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王權
11月4日是伊朗學生佔領美國大使館40周年紀念日,美伊兩國各自舉行紀念活動。就在當天,美國財政部宣布將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和9名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相關的個人列入制裁名單。5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四階段措施,並於6日重啟濃縮鈾提煉。
德黑蘭被扣「恐怖主義最大後臺」帽子
《華盛頓郵報》稱,自去年5月川普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對伊朗的敵意一直沒有消退,「幾乎每周都有一位美國高級官員指責伊朗領導人『嗜血』『好戰』或發表其他貶損言論」。進入11月,這種敵意愈發加劇,美方甚至指責伊朗為「全球最大的恐怖主義贊助國」。
「自由歐洲」電臺稱,美國務院11月1日發布的《2018恐怖主義國家報告》聲稱,伊朗每年花費近10億美元用於支持作為其代理人的恐怖組織,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伊斯蘭聖戰組織甚至臭名昭著的「基地」組織都在其資助名單上。美國務院反恐協調員薩爾斯在新聞發布會上揚言:「伊朗對國際安全的威脅已不再局限於中東,而是向全球範圍擴散。」
「美國軍事新聞」網站也援引美國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布萊恩的話聲稱,自2012年以來,伊朗向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提供超過16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幫助敘政府訓練來自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等地的什葉派武裝分子,這些人對敘利亞的無辜平民進行了鎮壓。
美財政部在聲明中強調,新制裁是為阻止資金流入由哈梅內伊身邊的軍事和外交顧問組成的「影子網絡」,阻止其「在全世界輸出恐怖主義」。此前,美國已宣布制裁哈梅內伊、伊外長扎裡夫等伊方高層,並對伊朗石油、鋼鐵、礦業企業和伊朗央行實施制裁。
油田之爭是雙方矛盾新焦點
「自由歐洲」電臺宣稱,表面上看,伊朗持續增強武力是惹惱美國的誘因。根據哈梅內伊近期發布的命令,伊朗將為革命衛隊製造並裝備「最先進的現代化武器」,以滿足防禦、作戰和搜集情報所需。更令美國不安的是,他們懷疑伊朗正在囤積製造核武器的材料。有消息稱,伊朗政府已將重水庫存提高至130噸、濃縮鈾儲備量增加至300公斤,均超過伊核協議規定的上限。「今日俄羅斯」網站評價道,儘管美國已退出伊核協議,卻要求德黑蘭繼續遵守該協議。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近期加大力度指責伊朗,其實是因為後者加入俄敘聯軍,與美國展開對敘利亞北部油田控制權的爭奪。伊朗媒體稱,美國企圖霸佔敘利亞近90%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中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這裡目前仍由庫德武裝控制,尚未有成規模的俄敘聯軍進入。《以色列時報》稱,伊朗領導的準軍事部隊和什葉派民兵是幼發拉底河以東僅次於庫德武裝的軍事力量,「未來俄、敘、伊三國可能組成聯軍,直接從敘利亞東部向產油區背後發起進攻,並奪得控制權」,因此,伊朗已被美國視為油田爭奪戰的最大威脅之一,也是目前相對容易的打壓對象。
伊朗回應:我們不需要搭理他們
面對美國的指責和種種企圖,哈梅內伊指出,就目前形勢而言,完全不需要搭理美國的上躥下跳。他表示,要抵制美國對伊朗進行滲透,須禁止與美國進行任何會談,美國的貪婪沒有止境,伊朗要堅決抵抗到底。
魯哈尼針鋒相對地回應了「危害地區安全」的指責。他表示,外國士兵才是威脅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因素,海灣國家應通過自身力量維護本國安全,無需外國幹涉。為此,伊朗向海灣合作委員會的6個成員國和伊拉克發送了「荷姆茲和平倡議」,邀請所有受波斯灣和荷姆茲海峽事態發展影響的國家加入「希望聯盟」。
魯哈尼還宣布,伊朗於6日啟動位於福爾多鈾濃縮廠的離心機,重啟凍結的濃縮鈾提煉活動。他同時強調,伊朗採取的所有措施都是可逆的,如果伊核協議其他籤約國遵守承諾,伊朗也將遵守所有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