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秒內降低10度,KAIST實時熱傳感VR手套項目公布

2020-09-05 青亭網

隨著VR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對於更沉浸的VR體驗感需求也越來越高。僅依靠360°視覺模擬已經不夠了,市面上還出現了全身體感反饋、氣味模擬裝置等外設產品,目的就是為了營造一個難以區分虛實的VR世界。

而對於體感反饋外設來說,又細分為觸覺反饋、力反饋,甚至溫度體感反饋等形式。近期,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研人員就公布了一項關於體感手套的新研究,研究中指出了一種集成了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電式傳感器(TED)的無線一體式手套裝置,特點是無需外部熱電裝置,可通過無線的方式與PC或VR接收或發送信息,實時模擬與虛擬軟體同步的溫度。

註:TED傳感器是一種常見於加熱器或制冷機的熱量轉換模組,能夠根據珀爾帖效應,將電流轉換為熱流,達到溫度調節的效果。根據電流方向的不同,TED模組可以產生加熱或冷卻的功效。傳統TED模組結合硬性基底材質,並不夠靈活,因此KAIST科研人員根據賽貝克熱電效應原理,開發了一種柔性TED方案。

據悉,這套手套系統由軟硬體兩大部分組成:1)硬體部分——4個柔性TED傳感器、11個壓電傳感器、一個界面主板、手套主體採用矽膠質地。傳感器體積足夠小,不影響手指伸展等活動。

2)軟體部分——用於識別壓電傳感器輸出的手勢數據,計算出手指彎曲的角度,以此來模擬手部動作。另外,軟體也用來配合界面主板的控制系統來模擬溫感。

除了傳感器外,該VR體感手套還集成了主板和電池,用來傳輸數據以及控制不同溫度的體感反饋。原理方面,它是通過TED和壓電傳感器來觸發皮膚表層對溫度的刺激,進而傳輸模擬的體感溫度。

簡單來講,KAIST研發的VR手套技術涉及到熱量轉換,通過實現對體感溫差的模擬,來增強VR虛擬溫度的逼真感,而不是實際上達到需要模擬的溫度。

KAIST表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與周圍環境交互時,身體會通過接收外界的各種刺激,來分析環境並做出反應。而通常為了實現對皮膚的溫度刺激,會使用液體循環裝置或溫差電元件,但體積較笨重,難以與緊湊的穿戴式手套集成。此外,傳統溫度模擬系統難以支持快速實時的溫差變化。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KAIST科研人員研發了一個集成一體式VR溫度模擬手套方案。該方案中搭載的壓電傳感器可識別手部動作,而柔性熱電式傳感器則支持對皮膚的雙向溫度刺激。這種定製的柔性傳感器足夠耐用,可承受超過5000次彎曲,彎曲半徑在20毫米內也足夠靈活。

由於皮膚對溫度的感知一定程度上與溫差相關(比如手很涼的時候摸冰塊不會特別冰,碰溫水會覺得體感溫度比實際更高),因此手套在模擬溫度時也將人的體溫元素考慮在內,在室溫環境中降低10°C體感溫度最快只需要半秒時間。

為了驗證體感溫度模擬與VR之間的關係和影響,KAIST科研人員進行了兩次驗證實驗,結果發現觸發皮膚對溫度的刺激確實有助於提升VR的逼真感和沉浸感。所有男性參與者認為溫感模擬有助於提升VR臨場感,60%男性認為有助於提升逼真感,而80%女性認為溫感模擬有助於提升VR臨場感,70%女性認為有助於提升逼真感。

此外,人的潛意識會對VR中的特定顏色期待相應的溫感刺激(可能指的是人對暖色調和冷色調會期待不同的溫度),視覺刺激有助於在VR中對溫度反饋的準確和快速識別,而且女性男性對溫感刺激的反應時間也稍有不同。

不過,目前這款VR手套原型需要針對不同手型進行適配,短時間內難以作為C端產品推向市場。

科研人員表示:手套形式的外設用於VR/AR足夠合適。考慮到人的雙手是全身自由度最高(27DoF)的部位,也是身體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可感知壓力、震動、拉扯、疼痛、溫度、輕觸等體感反饋,因此用手套作為控制器來操控AR/VR虛擬物體的效果會更自然。

的確,未來為了達到電影《頭號玩家》那樣的VR沉浸感,只有視覺模擬是不夠的,相信氣味模擬、溫度模擬、壓力模擬等多種額外的體驗感也同樣重要。參考:Nature

相關焦點

  • KAIST研發無線一體式VR體感手套,半秒內可模擬10℃溫差
    8月24日消息,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研人員公布了一項關於體感手套的新研究,研究中指出了一種集成了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點式傳感器(TED)的無線一體式手套裝置,特點是無需外部熱電裝置,可通過無線的方式與PC或VR接收或發送信息,實時模擬與虛擬軟體同步的溫度。
  • 康奈爾造了一雙「傳感手套」
    論文連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8/848一、雙段彈性光纖:從光路變化測運動信息該柔性傳感器目前的研究成果是一個3D列印出來的傳感手套
  • 2016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暑期研修項目
    南航與KAIST自2006年起開始建立穩定的合作交流關係,每年定期舉辦學術會議,併合作主持中韓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來自KAIST的航空系教授、南航名譽教授李仁獲得2011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這也是是中國政府授予來華工作外國專家的國家級最高獎項。
  • 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
    現在VR越來越火了,既有價格幾元錢的眼鏡盒子,也有幾千塊的VR一體機等等,讓人很是詫異,那麼到底vr虛擬實境技術是什麼東西呢?vr虛擬實境技術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實現虛擬實境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的技術?一起來看看下面對vr眼鏡的核心技術的詳細解析!
  • 康奈爾大學造出「傳感手套」,機器也可以擁有觸覺
    康奈爾"傳感手套"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3D列印的方式,創造了一雙"傳感手套",它可以讓機械臂擁有"觸覺"。該套手套的亮點就是每個手指上的SLIMS傳感器,主要研發人員之一Hedan Bai曾表示SLIMS的靈感來自於二氧化矽材料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 集成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電式傳感器的無線一體式VR手套
    近期,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研人員就公布了一項關於體感手套的新研究,研究中指出了一種集成了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電式傳感器(TED)的無線一體式手套裝置,特點是無需外部熱電裝置,可通過無線的方式與PC或VR接收或發送信息,實時模擬與虛擬軟體同步的溫度。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男子10秒喝光一瓶40度烈酒 女網友「求嫁」
    美國一男子在10秒內一口氣喝下700毫升高度酒,把視頻上傳至社交網站後引發熱捧,甚至有女網友高呼要嫁給他。但專家提醒,該男子的上述行為可能讓其喪命。威爾·威廉士現年27歲,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北威爾斯,他近日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視頻。
  • 集成壓電、柔性熱點式傳感器的無線一體式體感溫度模擬VR手套
    集成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點式傳感器的無線一體式VR手套, 驗證體感溫度模擬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研人員公布了一項關於體感手套的新研究,研究中指出了一種集成了壓電傳感器、柔性熱點式傳感器(TED)的無線一體式手套裝置,特點是無需外部熱電裝置,可通過無線的方式與PC或VR接收或發送信息,實時模擬與虛擬軟體同步的溫度。
  • 桌面「電熱毯」,三檔調溫+10秒即熱,打字不用戴手套了
    北方天氣已經進入寒冷狀態,天寒地凍,上班照舊,早上進入辦公室內,冰涼的桌面,瞬間感覺在觸碰冰塊。就算是室內開暖氣也不能瞬間緩解冰涼的現狀。寒冷辦公室內備有暖手寶,在使用鍵盤和寫字的時候是用不上,戴上手套幹啥都沒有了靈感,一天的工作變得很吃力,苦惱的上班族,有沒有一種解脫這種困境的神器,讓冰涼的桌面變熱乎乎。
  • 美火箭衛星雙擊月球 探測器未實時傳回圖像
    經過近4個月的飛行,美國半人馬座火箭、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9日相繼撞擊月球南極地區,以在月表之下尋找水冰存在的線索,但美國航天局預計的閃光現象並未如期出現。    美國東部時間7時31分(北京時間19時31分),半人馬座火箭首先以每小時約9000公裡的速度撞擊月球南極的凱布斯坑。半人馬座火箭是將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送入太空的運載火箭的第二級。4分多鐘之後,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也「如約」撞擊月球。
  • 為什麼不問問「神奇的手套」呢
    這是一副神奇的手套可通過智慧型手機將手語實時轉換為語音重量只有半個雞蛋重,成本只需50美元>可伸縮的傳感器嵌入到手套的5個手指中,這些傳感器可以獲取對應每個字母、單詞、數字或短語的手勢。同時,採用了機器學習機制來訓練設備,目前已經達到了識別美國手語(ASL)系統中的660個符號,識別率高達98.63%,識別時間短於1秒的階段性成果。
  • 10秒差距內無中子星和黑洞,最近恆星的6大發現
    測量這個視差可以直接確定這些恆星的距離,而「距離最近」則被任意定義為在10秒差距內(32.6光年),所對應的視差為0.1或更大。下面這些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6個發現:Top1、現今在10秒差距內發現了316個恆星系統
  • ...子公司擬24.5億元建設「200億支/年高端健康防護丁腈手套項目」
    格隆匯 12 月 4日丨藍帆醫療(002382,股吧)(002382.SZ)公布,近年來,丁腈手套因其優異的防護性、拉伸強度、貼手舒適性和廣泛的應用領域等特性,顯現出長遠的發展潛力,成為近年來醫療及防護手套各品類中增速最快的高端品種,因此公司近年來將丁腈手套項目建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 ESA公布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日前公布了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這款由Comex公司和設計師Agatha Medioni共同設計的模型手套來自於NASA為期兩年的Pextex項目,該項目旨在尋找新的太空衣材料。據了解,太空衣中最困難的部件之一就是手套,它們必須足夠堅固以此來維持類似地球的大氣層,另外其彎曲的方式至少能夠接近手的複雜運動。然而遺憾的是,現代太空手套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美國版太空衣的手套就很笨拙,它們戴起來很冷並且經常會刮掉太空人的指甲。為了解決其中的一些問題,歐航局正在研究未來太空衣的新材料和新技術。
  • 最近恆星的6大發現,且10秒差距內無中子星和黑洞
    測量這個視差可以直接確定這些恆星的距離,而「距離最近」則被任意定義為在10秒差距內(32.6光年),所對應的視差為0.1或更大。下面這些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6個發現:Top1、現今在10秒差距內發現了316個恆星系統在近鄰恆星研究協會(RECONS)合作研究中,有191個恆星系統在10秒差距內被發現。現在有316個恆星系統被發現,只有紅矮星、棕矮星和白矮星主導的系統陷入了爭論之中。圖片:T. J.
  • Facebook三項新VR專利曝光,展示多種不同原理力反饋手套
    近期,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了Facebook的一項VR體感手套專利,專利中指出了一種通過氣動囊袋來提供力反饋的手套,手套的特點是堆疊了由熱塑性聚氨酯等抗穿刺的耐用材料製成的大量氣囊,通過給每個氣囊重啟或抽氣,能夠為用戶的手部提供不同力度的體感反饋。
  • 技術科普:VR、AR、MR的區別
    虛擬實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 什麼是增強現實?它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真實的環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了同一個畫面或空間同時存在。 什麼是混合現實?
  • Facebook探索氣動型AR/VR觸覺反饋手套
    (映維網 2020年10月09日然而,本次活動並沒有介紹FRL Research的一個富有前景的手套項目。由於材料的強度降低,基於擠出式工藝的樣品在懸垂性方面顯示出有限的列印保真度,導致它們在固化前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