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父」雕像被拉倒 魁北克省長:「破壞歷史」絕非問題解決...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加拿大示威者拉倒「國父」雕像, 魁北克省省長: 「破壞歷史」絕非問題解決之道

【環球時報記者 劉皓然】受美國種族運動的影響,加拿大在剛過去的周末也出現雕像被破壞事件:有「加拿大國父」之稱的麥克唐納的雕像被蒙特婁市的抗議者當街「拉倒」,並慘遭破壞,此事在該國成為焦點。

據加拿大通訊社30日報導,當地時間29日,蒙特婁多米寧廣場爆發反警察抗議運動,數百名示威者呼籲當局削減警察執法部門50%的資金,並將削減的警用資金用於促進精神健康、加強緊急服務,以及減少社會衝突等公益事業領域。抗議活動即將結束時,一些人竟當街搞起破壞:他們用繩索套住麥克唐納雕像的頸部,集體發力將這尊有125年歷史的雕像從底座上拉倒,雕像重重摔在地上後當場「身首異處」。現場視頻顯示,雕像落地且頭部與身體分離後,破壞分子發出陣陣歡呼聲,而對於他們的行為,當地警方並沒有進行直接幹預,只是用揚聲器喊話,要求人群散開。即便雕像「身首異處」後,警方也未對肇事者進行逮捕。

雕像破壞事件引發加拿大政界人士譴責。蒙特婁市長普蘭特批評道,對於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人們應該結合歷史背景進行綜合評判,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將他們的雕像拉倒。魁北克省省長勒戈表示,固然應該反對種族主義,但「破壞歷史」絕非該問題解決之道。示威者的破壞行為也引發加拿大網友的反感。有網友表示:「如此程度的暴力行徑竟然也傳到了加拿大,我感到害怕,希望這種行徑能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還有人表示:「他們是在用ISIS極端組織的手段破壞我們的文化與歷史。」 加拿大環球電視臺稱,麥克唐納是加拿大歷史上首任總理,生前因推行教會經營的寄宿學校,強迫北美原住民兒童與家人分離等政策飽受爭議。另一方面,不少歷史學家將他視作該國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認為「沒有麥克唐納,就沒有加拿大」「有瑕疵但不影響他的偉大」。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國紐奧良奴隸主雕像被示威者拉倒,丟進密西西比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繼英國奴隸販子的雕像被示威者拉倒扔進河裡以後,當地時間13日,美國也出現了相同的一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13日,美國紐奧良的示威者把商人兼奴隸主約翰•麥克多諾的雕像拉倒後,將其運到密西西比河畔並丟入河裡。
  • 兩民族社會地位差異,國家認同感缺失,魁北克問題的由來和解決
    比如加拿大就被魁北克的問題困擾了糾纏了數十年。一、 魁北克問題的起因困擾了加拿大政府數十年的魁北克問題並不是突然浮出水面的,魁北克人也並不是突然就想著要脫離加拿大成為獨立國家的,而是在最初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共同對北美進行殖民便埋下的禍端。
  • 加拿大旅遊勝地:魁北克,一年四季拍一張照片都可以當壁紙的城市
    今天小編要為熱愛旅遊的小可愛們介紹魁北克,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受歡迎的省,沒有之一哦。因為無論什麼時候去,都是適合的時間段。春天賞湖,夏天賞花,秋天賞楓葉,冬天賞雪。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省,還是北美洲唯一一座擁有城牆的城市。
  • 經歷兩次公投失敗後,魁北克的獨立道路,是否還應繼續走下去
    "是時候去收穫歷史了……我們魁北克人民宣布,完全擁有一個國家的所有權力是我們的不懈追求:制定我們的法律、繳納我們的賦稅、籤署我們的條約,以及行使最高權力,即我們自己構思、管轄基本法律。"但調查的結果讓帕裡佐有點失望,支持魁北克主權完全獨立的人甚至不到40%。不僅如此,在多次舉行的魁北克主權問題聽證會上,不少人都對帕裡佐的主張表達了質疑。這使得帕裡佐意識到,目前的時機還不成熟,過早公投無疑會再次遭遇"滑鐵盧",必須對主權方案進行調整,以迎合更多魁北克人的心理,確保公投目標的順利實現。
  • 加拿大魁北克Ashram稀土-螢石礦床兩項研究成果即將發布
    即將在10月14-15日線上舉行的2020年第59屆冶金學家會議(COM2020)上,將會由兩篇論文涉及加拿大魁北克Ashram稀土-螢石礦床選冶情況。選冶試驗的資金是由加拿大自然資源部(NRCan)實施的為期6年的稀土-鉻鐵礦研發計劃所提供(2015年1月公布),重點是開發新的提取技術,遵守加拿大法規,並提高對加拿大稀土-鉻鐵礦礦床的了解。CommerceResources Corp.表示公司積極與各種研究和學術機構合作,以支持加拿大(尤其是魁北克)稀土產業發展。
  • 3.8億年前,加拿大魁北克,一條長了手的魚爬上了海岸!
    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將可能填補人類演化史上的一段缺失的重要環節,據加拿大科研團隊的研究,這種魚的化石掃描重建後顯示,它的鰭結構和人類的手臂和手指非常相似!Elpistostege魚的化石最早應該追溯到1938年,考古學家在加拿大米瓜沙國家公園的懸崖首次發現了這種魚的化石,但由於結構不完整,古生物學家未能了解到這種魚的真正形態!直到2010年在在加拿大魁北克米瓜沙國家公園的埃斯庫米納克地層中發現了一具這種魚的化石!
  • 3.8億年前,加拿大魁北克,一條長了手的魚爬上了海岸!
    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將可能填補人類演化史上的一段缺失的重要環節,據加拿大科研團隊的研究,這種魚的化石掃描重建後顯示,它的鰭結構和人類的手臂和手指非常相似!Elpistostege魚的化石最早應該追溯到1938年,考古學家在加拿大米瓜沙國家公園的懸崖首次發現了這種魚的化石,但由於結構不完整,古生物學家未能了解到這種魚的真正形態!直到2010年在在加拿大魁北克米瓜沙國家公園的埃斯庫米納克地層中發現了一具這種魚的化石!
  • 今年,魁北克投資移民即將重啟,中國預計可獲一千二百多配額
    隨著2021的到來,加拿大百萬移民計劃已經正式開啟,加拿大各省也在積極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移民政策,努力吸引自己想要的移民。 即將重啟的魁北克投資移民是怎樣的一個項目 加拿大魁省投資移民是加拿大為數不多的可一步到位直接拿楓葉卡的移民項目,該項目其無雅思、年齡以及學歷要求,一人申請全家可拿身份,因此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申請者。
  • 又一雕像被拖入河中,面對熊熊怒火,川普罕見退讓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美國、英國多地曾出現示威者破壞雕像的事件,6月6日,美國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被示威者拉倒;7日,英國布裡斯託的示威者推倒了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並把雕像扔進了河裡。13日,法國巴黎1.5萬名示威者聚集在共和國廣場,有人爬上了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徵——瑪麗安雕像,肆意塗鴉,踐踏國家文明。
  • 美國示威者拆除哥倫布雕像:縱火併扔入湖中
    當晚,示威者先用繩索拉倒雕像,之後還縱火,最後將雕像扔進了湖中。一名承認參與拆除雕像的抗議者表示,當人群反覆高呼:「拆了它!」 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 魁北克稀土工廠改造生產洗手液
    加拿大稀土公司Geomega已經開始修改位於魁北克布徹維爾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稀土試點工廠,使其能夠生產洗手液。了解更多,日本生產稀土的夢想仍然深陷泥潭在宣布這一舉措的聲明中,Geomega表示,洗手液將主要用於養老院和醫院,以幫助對抗covid19的傳播。
  • 他的雕像竟也被「斬首」!是美國的種族勝利還是文化浩劫?
    他成為了這次抗議活動的「清算對象」,波士頓的一座哥倫布雕像「被斬首」,只剩下身子,面對著遠方。而里奇蒙的哥倫布雕像就更慘了,先是被塗了紅油漆,然後被用繩索拉拽下轟然倒地,接著再放火燒後,最終被扔進了湖裡...在這次的非裔平權的抗議中,哥倫布因為新大陸的發現,導致了大量的非洲人被殖民者以奴隸的身份帶到了美洲大陸。從而哥倫布成為了這一切問題的「萬惡之源」。
  • 戴比爾斯創始人雕像遭破壞
    戴比爾斯創始人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位於南非開普敦Table Mountain山頂的雕像近日遭到破壞 自美國弗洛伊德事件之後,對於移除羅德斯雕像的呼聲也日漸高漲。人們紛紛指責羅德斯是種族主義者,其雕像不應被瞻仰。 上個月,牛津大學已經表示將移除羅德斯在其校園內的雕像。 2015年,開普敦大學也不得不屈服於「羅德斯必須倒下」(Rhodes must fall)的運動。
  • 邱吉爾等雕像被保護或推倒背後:是遺產損失,還是歷史的自審
    欲摧毀一座雕像的可以有很多種方法。2003年,一名舉重運動員用大錘砸向位於巴格達的巨型薩達姆·海珊雕像;1966年,與一名愛爾蘭共和軍持不同政見者在都柏林納爾遜(Nelson)的柱子裡放了一枚炸彈…… 甚至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也遭到了破壞。
  • 學人行走| 因紐特人是如何被加拿大政府「再安置」到北極的
    大約在公元1000年前後,因紐特人已分布於現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的西部和東部以及魁北克和拉布拉多的北部地區。16世紀早期,歐洲的漁民和捕鯨人每年都會穿越大西洋到加拿大東海岸進行漁業活動。       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加拿大聯邦政府有計劃將因紐特人從魁北克和拉布拉多地區遷移到高緯度北極地區,大多是在今天的努納武特準省內。這次大規模遷移有個專有名詞稱「再安置」。
  • 這些是應用倫理學中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在本文集中得到了解決
    是否有可能設計出符合道德和環境問題的森林政策,並為商業,勞工和原住民代表所接受?圍繞東海岸漁業崩潰的道德問題糾結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加拿大這樣的富裕國家有什麼義務來滿足全球環境正義的要求?這些是應用倫理學中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在本文集中得到了解決,其中絕大多數是專門為本書撰寫的。這是加拿大第一個同類系列。
  • 加拿大因紐特人:8戶居民被騙移民北極圈,57年後才道歉
    上個世紀50年代末,蘇聯在北極區域進行氣象科考和煤礦開採,為削弱其在北極圈的影響力,加拿大發起《努納武特移民計劃》,由當時的魁北克政府負責具體實施。1953年,魁北克政府宣布:「所有按計劃移民的人都可以獲得免費的房屋、燃料以及食品供給」。響應者雖然不多,倒也在各個不凍港海域移民了數百居民,唯獨格裡斯·菲德無人青睞。
  • 不愛我就拉倒,不漲工資就拉倒……拉倒就拉倒!【荔枝派】
    昨兒,周董的新歌火了……從《告白氣球》到《等你下課》再到如今的《不愛我就拉倒》……網友感嘆:現在年輕人戀愛真是越來越沒耐心了……「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的土味歌詞被網友拿來調侃——奶茶喝多了確實影響寫歌……今兒周董就出來「闢謠」了,翻譯過來大概是——詞就寫這樣,不愛聽拉倒!
  • 加拿大歷史,航海家走錯方向才發現此地,還將附近區域叫做中國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面積998萬平方公裡,僅次於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歷史短暫,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的居住地,沒有史料記載,因此也無法考證。但是卡蒂埃爾走錯了方向,一直向西航行到了加拿大的聖勞倫斯灣,並繼續向西來到了魁北克,當地印第安人告訴卡蒂亞此地名為加拿大,加拿大之名因此而來。卡蒂亞誤以為是已經到了印度,還將附近的區域叫做中國。此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蜂擁而至,並劃分勢力範圍。1756年英國和法國在加拿大爆發七年戰爭,共造成了一百多萬人死亡。
  • 邱吉爾雕像啟動戰時保護,英首相詹森:不能假裝有不同歷史
    欲摧毀一座雕像可以有很多種方法。2003年,一名舉重運動員用大錘砸向位於巴格達的巨型薩達姆·海珊雕像;1966年,一名與愛爾蘭共和軍持不同政見者在都柏林納爾遜(Nelson)的柱子裡放了一枚炸彈……甚至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作品也遭到了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