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範圍性的全面熱武器戰爭時代的結束,各個國家政府不約而同的將國家的發展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上面來,基本上各個國家都迎來了和平與發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外的挑戰和風險就不存在了,反而戰爭的結束使傳統的安全風險轉變成了新的非傳統風險,繼續挑戰著國家的穩定與安全。
非傳統安全風險在各類國家中的表現形式也是大不相同的,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是不發達地區,非傳統風險更多的表現成極端組織的形成或恐怖主義勢力的滲透;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種非傳統的安全風險更多的表現形式是國家領土的分裂或獨立。比如加拿大就被魁北克的問題困擾了糾纏了數十年。
一、 魁北克問題的起因
困擾了加拿大政府數十年的魁北克問題並不是突然浮出水面的,魁北克人也並不是突然就想著要脫離加拿大成為獨立國家的,而是在最初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共同對北美進行殖民便埋下的禍端。
雖然法國在七年戰爭中輸給了英國,同時也輸掉了自己對美洲殖民地的控制權,但事實上第一個登上加拿大領土的外來者確確實實是法國。隨後,法國當局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北美殖民地便加大力度的向美洲輸入法國移民,而這些的法國人大多聚集在魁北克這塊土地上。當法國在七年戰爭中戰敗,英國接管了法國的北美殖民地後,英國理所當然的也接受了這塊住滿了法國人的領土。
但是對於身在魁北克的法國人來講,自己國家的戰敗並割讓領土是一件極其恥辱的事情,而讓所有身在魁北克的法國人蒙羞的並不是自己國家的戰敗而是英國不知恥辱的戰爭行為。因此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之間的關係開始產生了裂縫。讓這道裂縫逐漸擴大,演變成法裔加拿大人的不滿,使事態逐漸超出預期變得不可控的因素主要還是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對自己社會地位的不滿。
最初魁北克土地上的法國人大多都是從法國移民到北美洲的統治階級和貴族階級,而等到後期的法國大革命發生和結束之後,越來越多的貴族甚至是王室成員也都移民到了魁北克來躲避國內的紛亂。即便他們是落魄、逃難的貴族和王室,但是他們長年累積在骨子裡的驕傲和自尊仍然存在,因此即便他們身在魁北克,他們也覺得自己理應高加拿大人一等,尤其是英裔加拿大人。
但事實是在加拿大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魁北克的經濟發展一直不盡人意。經濟上的落後於其他地區導致的是魁北克人在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上與其他地區的差異。據相關資料統計,在那段時間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的收入處於加拿大社會的最底層,甚至要比新移民的收入還要低。這種與意想中的社會地位的不匹配而造成的心理落差感縈繞在每一個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心頭上,最終導致了20世紀60年代的"安靜革命"。
這次的革命開啟了魁北克對自己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鬥爭的新篇章,同時也開啟了魁北克和法裔加拿大人對自己重新定義的新時期。他們認為法裔加拿大人有權去在魁北克的事務上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也有權利去爭奪在聯邦中更好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以及相匹配的權利。
而他們對自身權利的追求也逐漸演變成了要求中央政府給予魁北克省政府更多的自治權利,直至要求魁北克脫離加拿大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二、 問題的解決過程
最初的時候,魁北克所要求的僅僅是更多的自治權,但是在那段時間他們魁北克人所求的自治權與中央政府所希望的加強中央的領導權利目標是相違背的。因此魁北克人的訴求並未得到中央的充分滿足,從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愈演愈烈。但魁北克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顯然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因此就魁北克為加拿大政府先後做了大量的努力。
1979年,支持魁北克獨立的政黨成為了魁北克省政府的執政黨,為了能夠更快的實現他們所謂的民族獨立,他們做了一系列的相關努力。首先這個執政黨抓住了加拿大國家最高級聯邦法律的獨立漏洞,並正式向聯邦政府提出希望魁北克在政治上保持獨立,但在經濟上仍然維持著與加拿大的一體化。
這種可笑的提議理所當然的遭到了聯邦政府的拒絕,進而加拿大展開了關於魁北克獨立問題的第一次公投。這次公投的結果儘管不利於魁北克的獨立,魁北克省和整個聯邦之間的關係也並沒有緩和很多,但卻給了加拿大政府思考解決魁北克問題的另一種思路。
既然魁北克人說自己想要謀求獨立是因為自己在整個聯邦社會地位不高,那麼就給予社會地位。當魁北克人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並在聯邦最高級法律中有所體現時,他們又聲稱聯邦最高級法律並沒有體現和考慮魁北克人民的意志和情感。20世紀80年代通過的加拿大最高級法律中只有英裔八省的籤署而沒有魁北克的籤署,魁北克人的利益還是沒有被聯邦政府正視。進而魁北克人鬧著舉行了第二次的獨立公投。
第二次的公投顯然也是以失敗告終,加拿大的分裂危機暫時得到解決。同時也是這次危機的解決給了聯邦政府喘息的機會,並最終在法律的層面徹底斷絕了魁北克想要獨立的心。
1998年8月,最高法院裁定魁北克無權單方面宣布獨立。2000年,加拿大議會通過了一項一個省必須通過獨立公投才能實現獨立的法案。而關於公投的相關文件,加拿大的聯邦最高級法律也做了極為明確的規定:
首先想尋求獨立的省份必須用文字清楚的表達自己獨立的意圖,而且不可以用含糊的言詞模糊人民對獨立後果的清晰認知,最後若想成功獨立在公投中贊成票的比例必須是絕對多數。
而且關於文本表述準確、贊成票比例絕對多數的標準還要由國會進行最終標準的制定和結果的裁決。即便上述兩個基本條件都得到了滿足,如果在聯邦政府和所有省份之間的談判中無法獲得三分之二的同意,那麼獨立也是不成功的。
在這種近乎嚴苛的條件限制下,魁北克的獨立成為了一種不可能,數年後魁北克省政府進行領導人換屆選舉。在這次魁北克省議會選舉中,自由黨擊敗了魁北克黨成為了魁北克省的執政黨,魁北克獨立運動進一步陷入了低潮。
結語
魁北克的問題雖說是國家內部歷史的遺留問題和國家政府思慮不周的問題,但總的來說這其中不乏歐洲某國的影子。最終加拿大還是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危機,在危機的解決過程中,加拿大在修改國家最高級法律的過程中還認識到了魁北克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國家認同感缺失。
參考文獻
1. 《加拿大魁北克問題的社會治理及其經驗》
2. 《淺析加拿大多民族聯邦制度對魁北克問題的影響》
3. 《國家認同構建中的加拿大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