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是「中國毛龜第一貢地」,已有1560餘年歷史

2021-01-15 徐厚冰

廣德四絕,就是在安徽廣德市境內的四道特色菜,它們分別是:楊灘鎮境內「御桌珍饈桐花魚」,橫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珍禽美味橫山雉」,盧村鄉的「山珍之珍笄山冬筍」,誓節鎮的「珍稀沙河鱉」。

其中桐花魚、笄山筍、沙河鱉多次上了中央電視臺節目,聲名遠揚,橫山雉已經消失,因而以廣德爛醃菜水作原料的「廣德第一鮮」代替了橫山雉成為「廣德四絕」美味之一,也屢上央視。

誓節的沙河鱉如今已經名揚四海,然而,許多人不知道中國最早「神龜」毛龜進貢地為廣德。

毛龜古稱神龜,是中國的瑰寶,歷來享有"活翡翠"、"綠毛神龜"、"千年神龜"的美譽,它與白玉龜、蛇形龜、雙頭龜並稱為中國四大珍奇龜。漢唐時,盛行養龜,許多文獻對綠毛龜有詳盡的記載,"龜千年生毛,是不可得之物也。"在唐朝,綠毛龜被列為宮殿裡的5大寶物之一,是價值不菲的珍稀水生動物,也是極佳的觀賞動物 。

據南朝梁沈約《宋書》的第廿八卷中《志》第十八卷《符瑞中》載:「孝武帝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毛龜見宣城廣德,太守張辨以獻。因詔。」清周廣業胡文銓《廣德州志》亦這樣記錄。就是說,南北朝時在宣城郡廣德縣(今安徽省廣德市)發現了毛龜,宣城郡太守張辨把它作為貢品給了皇帝孝武帝,因此發詔公布於天下。並記載了詳細的時間為公元459年5月8日(農曆三月廿一),距今已經有1560餘年!

為什麼說廣德是有文字記載最早毛龜進貢地?我們不妨從歷代史書中尋找、梳理毛龜的「蹤跡」:

南朝梁沈約《宋書》:「大明(南朝·463年)七年八月乙未,毛龜見新安王子鸞第,獲以獻。」(按:八月癸卯朔,沒有乙未,疑為己未,十七,463年9月)

南朝梁沈約《宋書》:「明帝泰豫元年(南朝·472年)十月壬戌,義興陽羨縣獲毛龜,太守王蘊以獻」。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卷十八》:「升明三年(479年),太祖為齊王,白毛龜見東府城池中。」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志第十》:「升明七年(483年)六月,彭城郡田中獲青毛龜一頭。」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志第十》「中興二年(502年)正月,邏將潘道蓋於山石穴中獲毛龜一頭。」

南朝姚思廉撰《梁書卷一 ·本紀第一》:「(梁高祖詔)丙戌(506年)正月己酉,邏將潘道蓋於(延陵縣)山石穴中得毛龜一。」

清繆荃孫《江蘇省通志稿大事志·第九卷》:「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七月乙丑,晉王廣獻毛龜。」

元脫脫《宋史》、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載:「貞觀十四年(唐·640年),和州進綠毛龜。」

唐蕭穎士《為揚州李長史作千秋節進毛龜表》「」玄元皇帝(666年))座隅(江都縣崇虛觀),有毛龜出現。」

清嘉慶官修官修《全唐文·第三部 ·卷二百四十五·為杭州刺史崔元將獻綠毛龜表》:「(694年5月亦說9月)於市內水中獲毛龜一枚,修尾長頭,元甲綠毳,名掩於楚宗,狀奇於靈繹。」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三十七 》:「大曆八年(唐·773年),京師金天門外水渠獲毛龜。貞元三年(唐·787年),李納獻毛龜。」

宋薛居正監修《舊五代史·卷一百四十一 ·五行志》:「梁龍德末(923年),許州進綠毛龜,宮中造室以畜之,命之曰龜堂。識者以為不祥之言」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瑞龜》:「至道三年(宋·997年)九月,壽州貢綠毛龜。」

明李賢彭時等修撰《明一統志·地理類(二)》(《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十一)、清謝旻江《西通志(卷八)》「盧肇宅,在宜春縣學中有洗硯池,產緑毛龜,昔有數龜遊池上未幾,與計偕者多,髙薦。」筆者考:宜縣人盧肇出生於818年,在盧肇宅發現緑毛龜雖無具體時間文字記錄,但不會早於818年宜縣人盧肇出生之前。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大中祥符九年(宋·1016年)九月戊午,荊門軍獻綠毛龜。」

元脫脫《宋史》:「至和元年(宋·1054年)二月,信州貢綠毛龜。」

清官修《大清一統志·卷二百六十四·黃州府》:「緑毛龜,明蘄州出置壁間,數年不死,死能闢塵。」

清·王士俊等監修《河南通志·卷二十九·物產》、清《大清一統志》:「緑毛龜,國朝出唐縣雙鳯山聖母池中,或曰內鄉縣清泉亦有之。」(筆者按:通志為防鳯山)

清徐珂《清稗類鈔·詼諧類(八)》(民國六年商務印書館):「京曹官公餘宴集,輒於韓家潭伶家,可莊太守即指案上綠毛龜而言曰,蓋麟、鳳、龜、龍為四靈也。」

等等,就不一一列舉,筆者從歷代志書包括各地方各地方志百餘部中搜尋關於毛龜記錄來看,大概情況史書(包括志書)上共載有83處(包括重複記錄)、古詩詞文表共載有46處、古典小說記載有共21處(不能作為史料證據)、古代中藥典共載有6處、大藏經共載有2處。筆者對每處記載都進行了詳細考證,得出結論: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最早發現毛龜並進貢給皇帝之地是廣德!也可以肯定地這麼說,安徽廣德是「中國毛龜第一貢地」。

從大量史料來看,為什麼歷代把發現的毛龜都作為貢品或記於史冊呢?

「神龜千歲,巢於蓮葉之上。自今諸道凡有祥異,復為貢。因詔。」從史書多處文字記載中,發現對毛龜的描述都大同小異,歷代都謂之為「神龜」或「祥物」。因此,歷代民間見之均作為稀見貢品或認為是「神異事物」而記於史冊。我們可以從梁劉孝儀為始興王上毛龜表中可以看出古人對毛龜的評價:

「臣聞嘉瑞五靈,既著方策,故休名千載,可得而傳,是以玄蔡赤文,來表軒黃之政。神龜青純。用顯姬公之德。出自江安,寔荷謙夷之慶,甲生□毳,寧非銷□之徵。實皇家之巨瑞,庶民之休幸。」(按:□銘文缺字)

毛龜為何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毛龜神秘的面紗。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第四十五卷》中就指出,毛龜不是什麼神龜:「綠毛龜久久生毛,長四五寸。毛中有金線,脊骨有三稜,底甲如象牙色,其大如五銖錢者,為真。他龜久養亦生毛,但大而無金線,底色黃黑為異爾。」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代人們對毛龜已經有了科學認識,原來,毛龜並不是什麼千年神龜。毛龜其實是一種背上生著龜背基枝藻的淡水龜。它是將動物與水生植物巧妙的融合為一體的生物。因龜背上的藻體呈綠色或黑色絲毛狀,並長達25釐米,在水中如被毛狀,故稱綠毛龜、黑毛龜、蘭毛龜等,通稱毛龜。野生毛龜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丘陵山區的一些特殊的小生態環境內,湖北蘄春是綠毛龜的主要產區之一,如今瀕臨滅絕。

其作為食品或藥物與普通龜沒有什麼區別,「此龜古方無用者。近世滋補方往往用之,大抵與龜甲同功(李時珍《本草綱目》。)」當然,野生毛龜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產生,其數量極少,當今仍是珍貴稀有觀賞動物之一,價值斐然。因此,現在有一些地方開始人工養殖綠毛龜,雖價格昂貴,卻供不應求。

如今,廣德的野生毛龜已經罕見,廣德人可以利用當地優良的自然資源環境,人工飼養綠毛龜,讓廣德「中國毛龜第一貢地」名不虛傳。

(作者:徐厚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謝謝!)

相關焦點

  • 快訊:廣德發生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1月4日21時49分在安徽宣城市廣德市附近發生3.4級左右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1.06度,東經119.50度,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
  • 介休秦柏,相傳為秦朝遺物,迄今已有2650餘年
    秦柏位於介休城西南15公裡西歡村柏樹嶺上,相傳為秦朝遺物,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根盤周長1670釐米,比陝西黃陵古柏周長多180釐米,樹齡比四川綿陽7棵柏早700餘年。位於素有「三賢故裡」美稱的山西省介休市 ,古晉賢人源緣於此,也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氣
  • 記住:廣德,不僅僅是一個地名
    安徽省廣德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廣德」作為地名來歷已久,《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註: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東漢建安初,「是時,策已平定宣城以東,惟涇以西六縣未服」,孫吳析故鄣置廣德縣。縣名是取美名,意在標榜「皇恩浩蕩,帝德廣大」。這是「廣德」地名有文史最早的記載。
  • 安徽廣德「原味四合」文化旅遊節開幕
    依託優質富氧山水,讓遊客充分體驗「原味」生態 四合鄉山水相伴,廣德第一高山馬鞍山坐擁其間,怪石嶙峋、飛瀑流泉、古木參天,是黃山與天目山交匯餘脈的皖浙分界山,也是汭河的源起之地,清澈見底的汭河水順勢而下,穿越山谷、流經村落。
  • 多貢人口口相傳的「歷史」或許道出真相
    多貢人口口相傳的「歷史」或許道出真相按照我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於地外天體已具有一定的了解。而天狼星,是夏夜裡地球上我們人類可以看到的最亮的一顆星。中國神話當中也有不少關於天狼星的故事,在故事裡,天狼星下凡都是成了李元昊、楊延昭等等的戰神。但是在古埃及的傳說中,天狼星成了索普德特和伊西斯的住所。
  • 多貢人口口相傳的「歷史」道出真相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天狼星下凡一說。但凡是天狼星下凡,那都是戰神,比如李元昊、楊延昭等等。按照古埃及的傳說,天狼星是索普德特和伊西斯的住所。按照當時多貢人祭司的說法,這顆星的運行周期是50年。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多貢人對這顆星星的了解已經延續了3000年了,而這顆星就是後來我們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白矮星——天狼星B。科學家通過觀測和計算,最終也確定了多貢人的說法是正確的,只是關於其運行周期在1951年的時候得到了更精準的數據,是50年零14天。
  • 中國古代彰顯威望的制度,竟使得這些國家屈服上貢
    在世界歷史上,各地區的強大國家都會利用朝貢制度顯示自身的威望,讓周圍諸國臣服。而我國古代的朝貢體系自公元前3世紀開始,直到19世紀末期結束,是最為典型的朝貢體系,長期存在於東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中國古代朝貢體系是以中原帝國為主要核心的等級制網狀政治秩序體系——中原王朝以天朝自居,通過冊封等手段,利用儒家思想,層層往外推拓,從而建立屬國向宗主國進貢的龐大體系。而千百年來,許許多多的國家與中原王朝建立了朝貢關係。琉球(即今天的日本衝繩)與中國的宗藩關係有五百多年之久。
  • 藏刀種類-拉孜藏刀.易貢藏刀和玉樹藏刀;如何鑑別和收藏手工藏刀
    孜隆刀鞘是十分講究,上面雕有龍、鳳、虎和錦花圖案,將西藏獨有藏地民族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很是驚奇。拉孜藏刀的加工具有鮮明的藏地民族風格和獨特的傳統工藝。拉孜藏刀除了實用性外,在刀鞘上還有精美的圖案,很多收藏愛好者都會以收藏到一套真正完整的拉孜藏刀而驕傲。
  • 提高生活品質,從養綠毛龜開始,關於綠毛龜的特徵,快來看看
    正是因為它有這樣的靈性,所以井春也是樂於與它互動交流,也是相當的享受整個餵養的過程,不得不說家裡養綠毛龜是真的能帶來無窮樂趣。三、餵養的綠毛龜對生活質量的改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同樣也開始變得繁重,少了以前的慢節奏,感覺少了一些味道。
  • 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至今已有50年歷史,每年都能運送上千萬旅客
    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至今已有50年歷史,每年都能運送上千萬旅客!你知道中國最早的地鐵是哪一個嗎?今天我想介紹一下,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路,這條線路有近50年的歷史,現在每年輸送數千萬人次的旅客,以後一起去看看吧,其實這條地鐵線路在北京——北京地鐵一號線,這條地鐵線路開通於1969年,那時正是新中國城市20周年,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告別了沒有地鐵的時代!
  • 「英雄之刀」——易貢藏刀
    世人知易貢,源於其產茶、制刀。採訪組此行主要目的就是探訪易貢藏刀即「易貢波治加瑪」的打制技藝。沿途,競相開放的花、一棟棟漂亮的藏式木樓相映生輝,恰如「易翁」之名的由來。易貢藏刀出產地拉嘎自然村坐落於大山偏僻的角落。走進村落,叮叮噹噹……清脆的鐵錘聲陣陣入耳。
  • 廣德地震最新情況通報!視頻曝光!
    安徽商報【安徽廣德地震最新消息:無人員傷亡報告,監控視頻拍下震動畫面】1月4日21時49分在安徽宣城市廣德市(北緯31.08度,東經119.51度)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震中附近有極少數房屋出現磚瓦脫落等情況。
  • 安徽宣城地區自有記載以來,歷史上發生多少次地震?
    歷次地震情況如下:三國·吳黃武四年(225),江東地連震。三國·吳嘉禾六年五月十四日(237.6.24),江東地皆震。三國·吳赤烏二年(239),正月初一日江東地又再震。正月二十七日,江東地皆再震動。三國·吳赤烏十一年(248),江東春二月地仍震。
  • 網傳:廣德撤縣設市已經通過答辯!
    網曝廣德撤縣設市已經通過答辯!最近,網上一直流傳一則消息:安徽廣德撤縣設市已經通過答辯!今年提前了一個月,根據時間,7月18日就在北京進行了專家論證會(只是沒有名單流出),根據小道消息安徽廣德已經通過答辯,黑龍江嫩江縣也通過了答辯! 這是否意味著廣德實質上已經批覆只待明年的官宣?不少網友都表示,廣德撤縣劃市應該是穩了!
  • 省地震局:廣德地震是正常地下活動過程
    安徽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負責人1月6日告訴記者,在廣德發生的地震以孤立型為主,2021年1月4日和2020年6月6日在廣德發生的3.3級和1.7級地震都是正常的地下活動過程,沒有直接的聯繫。據介紹,廣德1月4日發生的3.3級地震距離寧國-績溪斷裂最近,約為7km,而這一斷裂帶為次級斷裂帶,不會發生大的地震。
  • 天狼星與多貢人的淵源,造物主是否來自天狼星?
    多貢人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猜測他們是從東方(並不是代表我們中國)遷移過來的,他們沒有文字,知識和部落歷史都是靠口述一代一代傳遞的,生活基本以打獵和農耕為主,他們選擇這種生活據說是因為他們的神明,天狼星外星人。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曠世奇才,諸葛亮上榜,第一堪稱神人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有諸多奇人異士,他們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膽識過人無人能及,為當時他們國家文化、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塊了解下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曠世奇才,諸葛亮上榜,第一堪稱神人,無人能及,那他們是誰呢?跟著小編來一窺究竟。
  • 探曉易貢藏刀背後的故事
    藏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了獨特的光芒。在人類共有、最為熟知的刀具上,同樣展示出別具一格的風採。世人知易貢,源於其產茶、制刀,再就是易貢溝裡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泥石流那猙獰的面孔。易貢藏刀出產地—江拉拉嘎自然村坐落於大山偏僻的角落。
  • 安徽唯一與蘇浙毗鄰接壤的廣德撤縣設市 由省直轄
    據廣德政府官網介紹,廣德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區域面積2165平方公裡,人口51.5萬,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周邊 「 兩個半小時經濟圈 」 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個省會城市和16個大中發達城市,是安徽省唯一與蘇浙兩個發達省份毗鄰接壤的縣份,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北經濟的結合點,是華東沿海經濟挺進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第一站。
  • 安徽廣德發生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 月 4 日 21 時 49 分在安徽宣城市廣德市(北緯 31.08 度,東經 119.51 度)發生 3.3 級地震,震源深度 6 千米。3.3 級的地震,威力有多大?震級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