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千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以用來推動整個地球前往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幻想總是美好的以我們目前的情況,既不需要面對太陽爆炸的危險情況,當然也沒有建造行星發動機的能力,那太難了。
可是又想去半人馬座,這個三體星人的老家感受一下三個太陽帶來的混亂,我們應該怎麼辦到呢?
想要去旅行,最主要的就是兩點:交通工具和好心情。好心情自然是不缺的,由於我們不是去逃難,所以誰去誰留並不會引起全球性的政治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
車好不在樣子上,發動機才是交通工具的關鍵。目前科學家們能夠提供的動力系統大概有三種:光帆、核裂變發動機、以及核聚變推進器。

有了解的朋友會說光帆是不是太陽帆?沒錯,就是太陽帆。如同在海面上行駛的風帆一樣,我們支起一張大帆,讓太陽發出的光子不斷的撞擊在上面推著飛船前進,但是單純的太陽帆並不能滿足我們的全部需求。
使用雷射技術的光子推進力,具備集中及控制光子的定向系統,協助推動太陽帆達到更快速的速率,這就是光帆推進。
光帆技術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是不如核裂變發動機來的實在。人類對於可控制核裂變的應用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利用核裂變產生的高溫氣體驅動宇宙飛船幾乎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在不差錢的情況下),但是這速度,就沒有什麼好談的了。除非像《太空旅客》中的飛船一樣可以提供冬眠設備,否則根本不可能將人類運出太陽系。
與裂變發動機相比,核聚變推進器要快得多。人類雖然沒有可控制核聚變的技術,但是依舊可以利用聚變強大的衝擊力推著飛船前行。《三體》中階梯計劃就是這樣。只不過在小說之中削弱的了這種方法的速度。
這是一種暴力而又有效的手段,在飛船的尾部不斷的釋放核彈,而飛船的尾部面積必須足夠大才能有足夠的推力,還要能夠經受住一次又一次的核打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計劃。
對於太空旅行,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麼?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更多科學資訊,更好的科幻故事。請點擊屏幕頂端的「關注」進入我的百家號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