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好些國漫作品中,好人和壞人都有著絕對的界限,大魔王就是大魔王,而救世主就是救世主,主線無非是大魔王做了多少壞事,然而救世主通過不斷的努力,最後獲得打敗大魔王的力量。可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跳出善惡二元論,從一開始,好人和壞人就已經顛倒,哪吒在沒有乾坤圈壓制的時候,魔丸的一面全力爆發,能夠拿火尖槍直刺李靖。敖丙為了自己的目的,想去屠滅一座城池,然而到了最後,他們都變成了好人。
從降生開始,哪吒就自帶戾氣,因為命運弄人,哪吒是魔丸轉生,身邊的人基本上都對哪吒非常害怕。哪吒還沒有能力做惡的時候,陳塘關的家長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靠近哪吒,而且還群情洶湧,在海邊的時候,一群人拿著農具,讓哪吒滾回去,哪吒只好走了。後來哪吒真的成為了魔王,每次哪吒上街的時候,百姓們就會藏起來,然後哪吒就一個接一個的找到他們,這個時候的哪吒,真的有魔童的樣子。
可是真正的哪吒,雖然自帶戾氣,但是內心其實是很純良的,在大奸大惡上也有自己的認知,只不過陳塘關的百姓對哪吒的成見已經形成........《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李靖對殷夫人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李靖認為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城池,難以改變。所以哪吒在前期無論做了什麼,都無法贏得他們的肯定。
幸運的是,哪吒的父親李靖、母親殷夫人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哪吒,從這一點上來看,哪吒比《大聖歸來》前期的孫悟空要幸運得多,李靖和殷夫人堅信,即便自己的兒子是魔丸降世,可是終究會變得善良,後來的哪吒也證明了這一點,不是所有的魔丸都想著滅世的,命運並不能逼迫哪吒從一個好人變成一個大壞蛋。
同樣的例子發生在哪吒唯一的朋友敖丙的身上,敖丙本來是靈珠轉世,應該天生就是救世主,心懷慈悲的好人才對。然而在影片中期,敖丙卻毫不猶豫的黑化,想要發動滔天巨浪摧毀陳塘關,如果沒有哪吒恢復真身去阻止,東海龍宮三太子敖丙會毫不猶豫的屠城。
命運讓敖丙天生就是靈主轉世,然而敖丙卻一度黑化,作為中期的boss,敖丙似乎是壞的,按照以往有關哪吒和敖丙作品裡,哪吒應該抽掉敖丙的龍筋,然後哪吒成為了大英雄,影片結束。可是偏偏《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是這個樣子,戰敗後的敖丙沒有選擇進一步的報復,而是在天劫降臨的時候,陪伴在哪吒身邊,白白多犧牲了一條性命。
終究而言,以往的善惡二元論實在是過於局限,《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好的跳出了這個限定,哪吒生而為魔,然而卻通過反抗命運,最終成為了英雄。敖丙雖然在中期黑化,但是後期為了友情,也已經洗白,展現了善良的內心,《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沒有真正的壞人,有的只有反抗命運,不讓命運決定好壞的抗爭者。好人和壞人不是由命運決定的,而是由人自己的內心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