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鼓勵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學子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於2020年10月面向全院在校生開展了「『訪讀聽聞識四史』——行走的四史故事」主題徵文活動。
本次徵文活動覆蓋面廣,包括本碩博各層次學生,共收到作品584份。本次徵文活動邀請兼職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學校行政部門教師、校關工委老師,其他思政工作教師等擔任評委,經過2輪評審,78份作品獲得一二三等獎。這些作品風格豐富多樣,作品主體多元化,有的走訪了博物館或歷史;有的自己查閱了歷史文獻;有的是聽聞了長輩所描述的故事,從訪四史,讀四史,聞四史三個方面展開,共同求索,尋找方向與支撐力量。
訪四史: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歷史是當下的證據,現在是歷史的不斷重演。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精神的民族,面對艱難險阻,奮起抗爭,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2020級工商管理2班的楊怡雯在《血與淚中的中國力量》中寫到自己參觀淞滬抗戰公園時的所見所感,文中提到「隨眼可見的便是各種淞滬抗戰期間留下的珍貴照片、文字、實物史料,無不展示著苦楚然而滿腔熱血的士兵們以及將領們的內心世界和外部遭遇」,「激勵著每一位華夏子孫『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讀四史 :堅定信仰,砥礪前行
讀歷史書籍是了解和體悟歷史使命,尋找自己信仰的絕佳方法。
2020級工商管理2班的任浩睿在《「四史」潤心 學子前行》中寫到:「『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別對於沉默了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這是《激蕩三十年》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改革開放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值得每一個人去認真學習與領悟偉大的歷史意義。」
個體相對於一個時代來說,或許只是一粒微小的灰塵,但是個體用整個生命澆灌的事業,卻是他們生命的全部,這些故事會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存在於書籍之中,這些故事就是蘊含在書中的精神和信仰,會逐漸變成了一個民族無法割捨的文化。
聞四史:此間無言 卻勝有聲
歷史本身並不會說話,但藉由敘述人之口,它便有了聲音,便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四史無言,卻勝有聲。那些所聽聞的四史故事,就是我們堅定信仰,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的重要源泉。
2019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康佳在《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記錄了她的太姥爺,為支援八路軍抗日,為子弟兵籌糧送糧,不幸凍傷致殘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了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深情。文中提到:「躍然紙上的『四史』,他們曾用一生經歷;崎嶇中通向光明的大道,他們曾用血肉鑄就。」,「當年的軍民一心,讓我們贏得了偉大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而今,只要我們黨民一心,同甘共苦,共同進退,我相信,當下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四史」學習給予了重要啟發,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智慧,從而使腳下的道路更加清晰而堅實。上財商學院學子們講述的一個個真摯的「四史」故事,體現了他們在學習感悟「四史」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著初心使命,在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