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國際一類) | 上財商學院李卓政副教授及其合作者發表論文

2020-11-22 MBA中國網

精選學術推介

該欄目主要是推送上財商學院教師國內外學術前沿動態、科研成果的信息平臺。商學院以「雙一流」學科建設為科研導向打造學院核心優勢;商學院教師踐行「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的校訓,不斷提升科研實力和教學成果,在各自領域做出優秀的原創性科研成果,打造商學院財經特色品牌,為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編者按

我院教師以「雙一流」建設為使命,勇擔人才培養時代使命,以世界一流為標準,加強科研攻關,深扎教育一線創造出國際一類的學術成果。本期推介成果為上財商學院李卓政副教授及其合作者陳勇民教授、張天樂副教授完成發表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的論文「Experience Goods and Consumer Search」。

論文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INTRODUCTION

陳勇民(Yongmin Chen)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Universityof Colorado at Boulder) 經濟學終身教授,Provost’s Chair,是一位專長於產業組織學(產業經濟學)的著名經濟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價格理論,縱向產業結構,創新與智慧財產權,反壟斷及競爭政策,國際貿易的產業組織以及搜索理論。他在這些和其它經濟學領域發表了許多有廣泛影響的論文(已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陳勇民教授在產業組織學界享有重要國際聲譽,現擔任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蘭德經濟學雜誌)副主編。

作者介紹INTRODUCTION

李卓政: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產業經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微觀經濟理論,產業經濟學。

論文發表於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等經濟學頂尖期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作者介紹INTRODUCTION

張天樂 (Tianle Zhang) 是香港嶺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2010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研究領域包括信息經濟學以及經濟創新和專利理論。張教授的論文發表於 Economic Journa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等經濟學頂尖期刊。

論文展示

Experience Goods and Consumer Search

消費者搜索問題是經濟學家討論的熱點。在傳統的消費者搜索理論中,消費者通過搜索來發現商品的特徵和商品的價格。通常來說,搜索摩擦(search friction)的存在是市場勢力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降低搜索摩擦可以提高社會福利。以往的研究中假設商品是可檢驗性商品(inspection goods),即此商品可以通過搜索來完全獲取。與之相對的商品是經驗品(experience goods),即消費者購買使用之後才知道其質量的商品。在搜索的框架下,學界對經驗品的研究是一個空白。實際上,經驗品和消費者搜索理論的結合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在當前網絡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網上購物大大的降低了消費者的搜索成本,與此同時,相對線下門店來說,消費者更難評估網上商品的質量。因此消費者往往會在不了解商品質量的情況下搜索到想買的商品。儘管網購通過降低搜索成本提高了效率,我們發現網購市場充斥了大量低質量賣家以及低質量產品。這使得我們思考,進一步降低搜索成本是否合理?或者當搜索成本極低的時候,是否需要政策介入來規範市場?在文章中,我們提出了一個經驗品搜索模型,其中商品同時具有水平和垂直差異,消費者可以通過搜索來發現商品的水平特徵而不能觀察到商品的質量。每一個廠商生產一個商品,商品有高低兩種質量,而商品與消費者的匹配值(水平特徵)從一個已知分布中抽取。我們假設當消費者購買到高質量商品時,可以正常獲得其匹配值(match value)帶來的效用;而購買到低質量商品時,由於商品本身有缺陷,所以消費者獲得的效用為零。廠商可以通過投入一次性成本成為高質量廠商,從而大概率生產高質量的商品。而每個廠商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從某個分布中隨機抽取。在兩期的搜索模型中,我們假設早期消費者購買之前觀察不到產品的質量,而第二期的消費者則可以通過以往的購買和評價獲得廠商質量信息。文章首次在搜索的框架下引入了經驗品和信譽,討論了同時具有水平和垂直差異的商品。這個新框架使我們對搜索行為與市場表現的關係有新的理解。在均衡當中,消費者搜索的保留值(reservation value)同時反映了搜索成本和對質量的預期。商品的平均質量越高,消費者搜索力度越大,導致廠商的價格競爭也越激烈。但是,由於存在新的需求效應,均衡的價格反而更高。這種新的需求效應僅存在於經驗品中而非傳統的可檢驗性商品中。我們也發現,搜索摩擦的增加,會降低消費者與商品的匹配,從而提高均衡價格。但與此同時,廠商會更有激勵去進行質量投入,成為高質量廠商。因此,經驗品的引入對福利的影響顯著不同。我們發現,在某些條件下,消費者福利以及社會福利隨著搜索成本的提高先提高再下降。而以往的搜索模型中,搜索成本的增加使得福利單調下降。在引入了經驗品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的市場機制。第一,當搜索成本增加時候,消費者搜索更少,廠商的競爭減弱,因此降低了匹配值,提高了價格。搜索成本的提高損害各方福利。但是高價格會提高由於高質量信譽而帶來的邊際回報,從而刺激廠商投入變成高質量廠商,建立高質量信譽。因此市場上高質量廠商更多,消費者也有更大的概率買到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產品能實現消費者與商品匹配的效用,從而增加了社會福利。第二,在搜索成本很低的區間,廠商建立高質量信譽的質量效應起著主導作用。這是因為當搜索成本趨於零時,廠商的價格加成趨於零,只有成本極低的廠商才會選擇投入,因此高質量的廠商數目很小。在這個時候,一旦廠商建立起高質量信譽,他的銷量會大幅增長。因此,當搜索成本上升導致市場價格上升的時候,廠商如果通過投入來建立高質量信譽,那麼他的利潤會大幅增長。這種作用超過了搜索摩擦增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為了體現質量信息的可檢驗性帶來的重要影響,我們在文章中也對比了檢驗品在模型中的福利影響。如果商品的信息能夠在購買之前獲取,那麼消費者與社會福利會隨著搜索成本的增加而單調遞減。搜索成本增加的直接作用是降低了搜索效率。重要的是,當搜索成本增加的時候,更多的廠商會增加質量投入來獲取更高的回報。而更高的平均質量使得消費者搜索更少來找到高質量的商品。這種間接作用又提高了搜索效率。但如何解釋由經驗品產生的不同結論呢?分析發現,如果商品的質量可以在購買前獲得,那麼消費者看到低質量的商品就不會去購買,從而避免了買到低質量產品導致的損失。而經驗品則不同,消費者看不見商品質量,沒有辦法避免被坑,所以廠商質量的提高,對消費者福利的提高作用會更大。總的來說,在可檢驗性商品中,搜索成本增加直接作用大於間接作用,高搜索成本總是降低匹配值並且提高了市場價格,因此損害福利。我們進一步發現在搜索成本較小的情況下,廠商質量投入是無效率的。這與傳統的經驗品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文章新的發現是,當搜索成本較大的情況下,廠商會過度進行質量投入。可以這樣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儘管高質量的廠商會提高消費者福利,但它損害了廠商的利潤。當搜索成本較高的時候,消費者的匹配值本來就比較低。當廠商提高質量的時候,消費者並不會因此提高很多的匹配值,但是廠商有激勵通過質量投入來提高利潤邊際。當搜索成本較高的時候,高的投入成本對福利的負向影響起主導作用。在文章擴展模型中,我們也討論了搜索中介對商品質量的影響。總的來說,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一般認為降低搜索摩擦可以提高消費者市場的福利。文章進一步表明搜索摩擦對市場的影響還取決於商品本身的可檢驗性。對於可檢驗性商品來說,福利確實可以隨著搜索摩擦的降低而提高,但對於經驗品來說,如果搜索摩擦本來很低,那麼進一步降低搜索摩擦則會降低福利。我們發現搜索成本很低的時候,廠商質量投入不足,但搜索成本很高的時候,廠商會過度投入。擴展模型中引入搜索中介之後,如果中介可以承諾展示足夠有限的賣家,那麼這會提高福利,反之則會降低福利。網絡與數位技術降低了消費者搜索成本,擴大了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範圍。由於經驗品的存在,降低搜索成本反而可能更容易降低網絡市場上的賣家質量以及商品的質量。所以我們認為單純降低搜索成本增加競爭並不一定能提高市場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一些政策來規範市場,例如,設定商品質量的底線,可能的話,禁止低質量商品在市場買賣;從消費者保護角度,應該保護消費者退貨的權利等等。當然,退貨對於消費者來說費時費力,在某些時候也不一定可行,因為消費者購買之後並不一定能及時了解商品質量。但如果退貨手段可行,那麼退貨這種機制其實可以改變商品本身的屬性,由經驗品轉換為可檢驗性商品,從而提高市場效率。另外,如何設計產品責任來激勵廠商進行質量投入,淘汰低質量廠商也是未來研究中很有意思的問題。

SUFECOB

責編|張宜傑審編|李卓政 沈夢雪

相關焦點

  • 精選學術推介(國際一類)| 上財商學院高維和教授、孫琦副教授及其...
    精選學術推介該欄目主要是推送商學院教師國內外學術前沿動態、科研成果的信息平臺,商學院以「雙一流」學科建設為科研導向打造學院核心優勢;商學院教師踐行「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的校訓,不斷提升科研實力和教學成果,在各自領域做出優秀的原創性科研成果,打造商學院財經特色品牌,為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 江科大楊潔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發表高水平論文
    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潔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Jan-E. Bäckvall/李漫波教授為通訊作者的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響因子12.959,Q1區TOP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Amino-Supported Solid Palladium Catalyst for Chemo- and Stereoselective Domino Reactions.》,報導了在氨基化的多孔矽(MCF)負載的納米鈀催化劑Pd-AmP-MCF工作中取得的重大進展。該工作得到了楊潔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的支持。
  • 江蘇科技大學楊潔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發表論文!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潔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Jan-E. Bckvall/李漫波教授為通訊作者的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影響因子12.959,Q1區TOP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Amino-Supported Solid Palladium Catalyst for Chemo- and Stereoselective Domino Reactions.》,報導了在氨基化的多孔矽(MCF)負載的納米鈀催化劑Pd-AmP-MCF工作中取得的重大進展。該工作得到了楊潔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的支持。
  • 財政金融學院教師論文國際發表新成果 兩篇論文被經濟學頂尖學術...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兩位教師的合作論文被國際經濟學頂尖學術期刊正式錄用。其中,財政金融學院許榮教授合作論文」Social Ties and Favoritism in Chinese Science」被經濟學頂級學術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正式錄用並將發表。
  • 西北工業大學管院王陽副教授在UT-Dallas 24期刊中發表學術論文
    【MBA中國網訊】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王陽副教授作為通訊作者與華中科技大學吳慶華副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Fred Glover博士合作,在國際管理學領域最頂尖的UT-Dallas 24期刊《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上發表題為
  • 10年未發表論文的河北科大副教授一鳴驚人
    河北科技大學官方網站介紹,該成果核心為一項替代目前通用的Cas9的基因組編輯新技術,打破了國際基因編輯技術的壟斷,實現了中國高端生物技術原創零的突破。由韓春雨及其團隊發明的NgAgo技術,有望成為新一代「基因剪刀」。   「打開另一扇基因編輯的大門」   韓春雨的實驗室裡,空氣浴振蕩器和離心機像平時一樣傳出低頻噪音。
  • 上財商學院校友會生命健康俱樂部第二期活動精彩回顧
    6月23日上午,上財商學院校友會生命健康俱樂部(以下簡稱「生命健康俱樂部」)第二期活動在大禮堂二樓博雅知識堂圓滿舉辦。
  • 上財發布經濟學研究能力大學排名自己是第一
    在排名依據上,他們選擇了19本頂尖經濟學期刊,包括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14本分支頂尖期刊,這些期刊的質量均已獲得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當前全球經濟學的研究機構排名也是基於期刊的論文發表篇數,如荷蘭蒂爾堡大學排名,如果上財排名也「照搬」已有排名的話,就難談創新了。
  •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 行走的「四史」故事 | 上財商學院「訪讀...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鼓勵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學子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於2020年10月面向全院在校生開展了「『訪讀聽聞識四史』——行走的四史故事
  • 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在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發表綜述論文
    近日,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嚴佳豪副教授與中山大學楊國偉教授等合作,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學術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影響因子:22.250) 發表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全電介質納米材料的光子學性質及相關應用。
  • 武漢科技大學在國際TOP期刊上發表一系列論文!
    近期,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李誠予副教授與武漢大學唐宏武教授、南開大學龐代文教授合作,在分析化學領域國際TOP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論文。MicroRNAs(miRNAs)是一類內源基因編碼的單鏈RNA 分子,其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序列。由於miRNAs 與腫瘤細胞的生長、代謝等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如今已被認為是新一代的腫瘤標誌物。
  • 「三無學者」發表國際頂級論文:韓春雨現象
    (原標題:「三無學者」發表國際頂級論文:韓春雨現象) 「不鳴則已,
  • 復旦大學唐世平教授在國際關係頂尖期刊Security Studies發表論文
  • 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論文由國際頂尖數學期刊《Inventiones...
    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論文由國際頂尖數學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在線發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郗平副教授的論文「When Kloosterman sums meet Hecke eigenvalues」已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數學期刊
  • 華中科技大學80後副教授三個月內發表兩篇頂刊PRL,一篇science
    3月份的PRL4月份的三個月內連續發表頂刊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第一篇CNS主刊論文出現,這篇論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80後副教授祝雪豐和90後博士生的科研成果,祝雪豐副教授2014年入職華中科技大學,短短幾年就在華中科技大學快速的成長,2019年連續三個月在國際物理頂刊發表論文三篇,2019年2月9日一篇物理頂刊PRL,2019年3月8日一篇物理頂刊PRL,2019年4
  • 劉愛驊教授等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獲獎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及其合作者於國際頂級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在首屆《你最喜歡的綜述競賽》中榮獲第二名。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總編Sharon Hammes-Schiffer教授發表的年度社論(Chem.
  • 天水師院丁恆飛博士在計算數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
    每日甘肅網訊   近日獲悉,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丁恆飛博士與其合作者在計算數學領域國際著名期刊《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和《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上分別發表題為《A high-order numerical
  • 我校王接詞副教授合作綜述文章在《Physics Reports》上發表
    近日,我校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王接詞副教授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研究員團隊合作,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s Reports》上發表了綜述論文《Quantum coherence and geometric quantumdiscord》,這是我校在《Physics Reports》上發表的第一篇科研文章
  • 南昌大學高水平學術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
    (點擊圖片跳轉原文)近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舒龍龍副教授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題為
  • JMS論文發展北京工作坊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召開
    6月11日,由國際知名管理學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以下簡稱JMS)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承辦的「JMS論文發展北京工作坊」在明德商學樓召開。本次工作坊旨在幫助投稿作者,特別是中國作者提升其論文寫作質量,使其最終達到國際發表水平。六位國際知名教授作為論文評閱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