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學者」發表國際頂級論文:韓春雨現象

2020-11-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三無學者」發表國際頂級論文:韓春雨現象)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用在韓春雨身上再合適不過。近日,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副教授及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基因編輯技術的論文,「中國科學家發明世界一流新技術」的消息不脛而走,甚至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其未來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副教授韓春雨是典型的「三無學者」——非名校、非名人、無職位,但在學校條件不好、經費缺乏、人員很少的情況下做出的研究,卻優於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等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魯白表示,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學,在簡陋的實驗室,用極少的錢做出了這樣的成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有個細節耐人尋味——韓春雨博士畢業13年,沒有一篇獨立的所謂SCI文章,直到最近的「一飛沖天」。對於自己至今仍是「副教授」職稱,韓春雨表示並非學校不重視自己,而是因為自己不想為評職稱和申報基金花費時間。正是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驢子」,頂住了長時間寂寂無名的壓力,以13年磨一劍的耐性和執著,用非凡的投入和專注,取得了科研生涯中具有標誌性的重大成果。

高校以量化考核論英雄,主要看拿了多少課題,拉了多少項目,發了多少論文,編了幾本專著等,以一種功利化、流水線化的方式考核科研人員,以數量的多少代替水平的高低,早就被詬病為「學術GDP」。韓春雨的成功看似幸運,實則有一種必然性: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靜得下心境、耐得住寂寞,心無旁騖,持之以恆?這種成功,不光是因為專業上的矢志不渝,更因為心靈上的所向披靡。如今這個社會,缺的就是這一份靜氣、這一種精神。3(薛世君)

作者:薛世君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文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韓春雨論文被撤銷並非塵埃落地
    韓春雨論文的被撤銷也許部分排解了長期以來國內國際圍繞這一研究課題產生的爭論和困擾,也揭開了涉及該研究的一些問題的面紗並提供了部分解答,但是問題遠非塵埃落定在中國,發表論文,尤其是在世界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文章)就意味著成果,而且被認為是重大突破和發現,是了不起的成就。這在韓春雨論文發表後表現得特別充分,淋漓盡致。  國內一些媒體和科學界的權威大佬大神級人物迫不及待地稱韓春雨的發現是「一鳴驚人」,是中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一流新技術」、是「創世」之作,是「諾獎級成果」,韓春雨將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諾獎候選人」等等。
  • 袁嵐峰:這次的韓春雨論文撤稿事件能說明什麼?
    科學期刊發表論文和撤回論文,是什麼性質的事?這是許多人不太了解的。 現代的科學雜誌在發表一篇論文前,都會經過審稿的程序,請匿名的同行來對文稿提出評論和批評。越是高級的期刊,審稿的標準越嚴格,這是期刊信譽的生命線。
  • 《自然》中國區總監:韓春雨撤稿事件不影響中國學者發表論文
    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國區科學總監Ed Gerstner博士(圖片來自騰訊)11月4日下午,應邀參加騰訊WE大會的國際頂級科學出版集團施普林格·自然的中國區科學總監Ed Gerstner博士,與媒體進行了交流,一一回應熱點問題。
  • 韓春雨論文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科研風波再起:方舟子公開叫板韓春雨】 劉方舟:方舟子在6月30日發表文章,聲稱韓春雨的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韓春雨曾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出他的實驗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個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 的情況。
  • 韓春雨論文被自然子刊撤稿:作者主動撤回—新聞—科學網
    韓春雨。資料圖 北京時間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題為《是該數據說話的時候了》社論(原文連結),並宣布撤回韓春雨團隊於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澎湃新聞此前便已獲悉,論文撤回,是韓春雨主動申請撤回。《自然-生物技術》在社論中表示:「我們現在確信韓春雨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 韓春雨事件始末梳理 韓春雨事件結局是什麼韓春雨論文造假了嗎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稱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調查和處理結果》還稱,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
  • 韓春雨論文被撤,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還會出現嗎?
    2016年5月,來自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博士就曾帶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短暫的驚喜,其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一種嗜鹽鹼環境的細菌中發現了一種核酸內切酶,能在沒有先導的情況下,識別基因組特異序列,並引發基因編輯,並認為是一種全新的基因編輯工具——NgAgo-gDNA技術。
  • 被遺忘的韓春雨與NgAgo
    韓春雨的NgAgo已經過去了四年,現在是否造假已經杳無音信。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沈嘯為發明人的專利——以Argonaute核酸酶為核心的基因編輯技術,因申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答覆國家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該專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2017年1月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該專利申請的「視為撤回通知書」。
  • 河北科大承諾公布韓春雨實驗驗證時間已到(附韓春雨事件表)
    2016年4月13日,沈嘯、韓春雨的專利發表,並於5月11日進入實質審查。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題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論文,高峰為第一作者,沈嘯為第二作者,韓春雨為通訊作者。
  • 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論文 《自然》要求提供原始數據
    2016年5月2日,這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文章,並提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手段——NgAgo。  論文發表後,韓春雨受到一些科學家及媒體熱捧,但此後不久,該事件又陷入持續性爭論,多國科學家表示其基因組編輯結果無法重複,也有科學家稱其可以重複。在多方呼籲下,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要求韓春雨公開相關實驗數據。
  • 韓春雨論文的可重複性問題,要怎麼「科學解決」?
    這一切,都源自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關於「新一代基因編輯系統」NgAgo的研究結果[1]。論文中那引起眾多同行、媒體乃至公眾關注的成果,被多國研究者反映「無法重複」。針對此事,果殼網科學人聯繫到了分享重複失敗數據的遺傳學家蓋坦·布爾焦(Gaetan Burgio)和呼籲韓春雨公開原始實驗數據的路易斯·蒙託柳(Lluís Montoliu)。
  • 媒體:韓春雨事件,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稱,發現一種叫NgAgo的酶能夠用於編輯哺乳動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時興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更精確、更通用。這在學術界是一個重磅消息,全球許多實驗室開始跟進研究。韓春雨在媒體熱情洋溢的介紹中,迅速成為一顆耀眼的科研新星。然而,好景不長。
  • 追問韓春雨事件調查報告的四大痛點
    據此前《中國科學報》報導,針對韓春雨論文的質疑集中在論文中的第四部分結果上,即證明NgAgo能否編輯內源人類基因組。2.撤回韓春雨基於論文的所獲是否合規合法?今天,韓春雨發布公告致歉: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在經歷了質疑、撤稿和調查之後,通過校內外同行專家的指導和進一步的實驗驗證,深刻地認識到,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著不嚴謹的問題,論文的發表給國內外同行學者造成了誤導和人力物力的浪費。
  • 特稿:韓春雨撤稿驗證科學界「自淨」機制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特稿:韓春雨撤稿驗證科學界「自淨」機制  新華社記者黃堃  備受關注的韓春雨基因編輯論文爭議事件近日有了結果,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
  •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中國新聞周刊: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三個月前,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也在國際期刊《核酸研究》上發文,同樣稱NgAgo能促進幾種細菌體內的基因同源重組,可視為潛在的基因編輯工具。NgAgo,正是兩年多以前,讓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捲入巨大輿論漩渦的物質。如今,伴隨著兩篇新論文的發表,由韓春雨首次發現並命名的NgAgo能否作為基因編輯的新剪刀,再度成了被關注的焦點。
  • 媒體:韓春雨事件 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據財經網12月15日報導,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稱,發現一種叫NgAgo的酶能夠用於編輯哺乳動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時興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更精確、更通用。 這在學術界是一個重磅消息,全球許多實驗室開始跟進研究。韓春雨在媒體熱情洋溢的介紹中,迅速成為一顆耀眼的科研新星。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河北科大: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在韓春雨撤回《自然·生物技術》論文的 1 年零 27 天后,這件從學術圈擴散至公眾視野的事件終於等來了當事人所在高校給出的正式處理結果。在經歷了質疑、撤稿和調查之後,通過校內外同行專家的指導和進一步的實驗驗證,深刻地認識到,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著不嚴謹的問題,論文的發表給國內外同行學者造成了誤導和人力物力的浪費。論文發表後,面對媒體和同行的質疑,未能冷靜理性對待,發表了一些不當言論,給社會公眾帶來了不必要的紛擾。」對此,韓春雨表示了歉意,並對同行學者和社會的關注表達了感謝。
  • 溫醫大谷峰團隊發出聲明質疑 "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咋無法重複
    前天,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位課題組負責人,就廣為關注「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今年5月2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有關NgAgo的實驗。「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否則,世界同行將會怎樣看待中國的科研誠信?」
  • 新華每日電訊:「韓春雨式創新」是一場及時春雨
    韓春雨和他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媒體報導稱,其研究將會給基因技術和產業帶來巨大變化,有可能成為衝擊諾貝爾獎的熱門。後續報導還顯示,韓春雨是典型的「三無副教授」——非名校(就職於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學)、非名人(沒有任何人才頭銜稱號)、無職位(無行政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