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論文 《自然》要求提供原始數據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近日,「一鳴驚人」的韓春雨又陷入了「輿論風暴」。

  2016年5月2日,這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文章,並提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手段——NgAgo。

  論文發表後,韓春雨受到一些科學家及媒體熱捧,但此後不久,該事件又陷入持續性爭論,多國科學家表示其基因組編輯結果無法重複,也有科學家稱其可以重複。在多方呼籲下,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要求韓春雨公開相關實驗數據。

  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不可重複?

  韓春雨的論文發表至今已有3個多月,韓春雨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也被人認為是對現有的CRISPR技術提出了挑戰,有媒體報導時稱,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第四代基因編輯技術」,被譽為「諾獎級」成果。

  就在媒體爭相報導這位年輕科學家時,國外一些科學家已經開始利用韓春雨論文描述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然而這些實驗所得數據有的可以證明,韓春雨的實驗是可重複的,有些學者則聲稱其實驗結果不可重複。

  在這些質疑聲中,最受人關注的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者蓋坦·布爾焦(Gaetan Burgio)的研究結果。他此前聲稱有間接證據顯示,可以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並認為其「非常高效」,最終結果要等待基因測序的直接結果。然而,7月29日,蓋坦·布爾焦髮長文《我對於NgAgo的實驗經歷》質疑NgAgo的可行性。

  蓋坦·布爾焦在文章中指出,「像很多人一樣,多次嘗試後,我仍舊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證明NgAgo能進行基因組編輯」。他認為,「NgAgo可能沒有、或者只在嚴格限定的條件下才有內切酶活性,從而使得它幾乎不可能被重複;即使它真有活性,也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

  7月29日,作為國際轉基因技術協會前主席的西班牙科學家路易·蒙特利歐(Lluis Montoliu)也在網絡上發言表示,「在蓋坦·布爾焦及很多相似的失敗案例後,《自然-生物技術》應當要求作者公布原始數據及具體實驗條件」。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試圖郵件聯繫路易·蒙特利歐,截至記者發稿暫未收到回應。

  對於近日的各種質疑和爭議,今天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聯繫到韓春雨,他回復稱,「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

  一波三折,眾多科學家呼籲公開原始數據

  事實上,關注並嘗試重複韓春雨實驗的科研人員不只在海外。

  7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仇子龍在其微博中發表文章表示,「我們自己實驗室還在重複,優化各種條件,比如篩選等等」。仇子龍在文中表示,「目前這些實驗結果距離NBT文章中的結果相差甚遠。目前急需韓春雨老師提供可重複NBT發表文章的NgAgo,或者優化的Ngago2.0, smart版本等等進行實驗」。

  文章一出,仇子龍被眾多網友當做是認定實驗可重複的「挺韓派」,不少微信文章也據此聲稱仇子龍可以重複該實驗。對此,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相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網上信息有未經本人核實的不符合事實的部分,因此現階段暫不作回應。

  無論是支持還是質疑,關注此事的眾多科學家表示應公開原始數據。蓋坦·布爾焦也在長文中指出,《自然-生物技術》應該要求韓春雨向公眾公開他所有的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這是學術期刊的義務。

  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就韓春雨事件發表聲明稱,「《自然-生物技術》對於人們提出的任何關於論文的疑慮都會認真對待,並加以慎重考慮。已有若干研究者聯繫本刊,表示無法重複這項研究。本刊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同時,聲明指出,「作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發表論文的條件之一,作者須將材料、數據、代碼和相關的實驗流程及時向讀者提供,不可加以不當限制」。

  發布聲明當天,蓋坦·布爾焦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及其他媒體聯合採訪時表示,他並不認識韓春雨,兩人也從未有過任何形式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我對中國科學界沒有任何反對意見。我也並不反對NgAgo系統,而且CRISPR技術和NgAgo之間的戰役和我沒有關係。」

  蓋坦·布爾焦在採訪中表示,「說實話,對於來自《自然-生物技術》的調查,我的感受很複雜(甚至有些難過)。關於這篇文章我的立場是十分清晰的,並且已經把我的立場寫了下來。我們需要去弄明白為什麼我們這個領域沒有人可以成功重複這個實驗。想要更好地理解這個新技術的運作方式,唯一的辦法就是公開原始數據」。

  科學不取決於雄辯,而在於事實

  在韓春雨的研究成果掀起熱議的同時,不少科學家和相關學者認為,這樣的開放爭論正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方式,而有關科學的爭論最終要回歸到科學事實。

  蓋坦·布爾焦在其長文中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開放科學的體驗,並且感到和同伴們的討論富有啟發性。我認為與其追逐發表高影響因子的文章並且神神秘秘,我們應該開放和分享我們的結果,以幫助每個人都避免在不可重複和沒有意義的實驗上浪費時間。在我看來,科學應該以這種方式進行」。

  由知名學者饒毅、魯白、謝宇創辦的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在5月8日發表了介紹韓春雨的文章。8月1日,該公號推送了一篇饒毅在2012年發表於博客的舊文。文章指出,實驗科學不取決於雄辯,而在於事實。

  該文說道,「科學有討論和爭議是正常現象,為進步所必需。在科學討論中,嚴厲批評是一個原則,並不否認與人為善,因為科學批評的目的是為了進步。當出現不同意見時,討論是一方面,而對於實驗科學來說,最終起決定因素的是進一步的實驗」。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致電多位生物科學領域的科學家,他們均表示,目前對於韓春雨事件不便評論,但強調「要用科學說話」。記者 葉雨婷 陳馨瑤 實習生 任思遠

 

相關焦點

  •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韓春雨諾獎級新發現頻遭質疑 多國科學家要求公開數據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震驚全球學術界的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正遭遇越來越多的質疑。從5月2日他的論文發布在《自然-生物技術》網絡版之後,到現在為止,全球仍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複韓春雨的實驗。
  • 媒體:韓春雨事件,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當韓春雨團隊發表論文,宣稱NgAgo技術比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更有優勢。全球都沸騰了,很多實驗室馬上跟進實驗。這個實驗並不複雜,一兩周時間基本可以完成。很快,一些實驗室就發現無法重複NgAgo的編輯效果。不僅國內其他實驗室,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的實驗結果。
  • 媒體:韓春雨事件 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當韓春雨團隊發表論文,宣稱NgAgo技術比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更有優勢。全球都沸騰了,很多實驗室馬上跟進實驗。 這個實驗並不複雜,一兩周時間基本可以完成。很快,一些實驗室就發現無法重複NgAgo的編輯效果。不僅國內其他實驗室,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的實驗結果。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此外,論文還對韓春雨此前聲明的論文結果重現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以及重複實驗未果,可能因為NgAgo的活性對培養物中的支原體或細菌非常敏感等言論提出質疑。  論文寫道,不論是最初發布的步驟,還是後來在全球科學家質粒共享非盈利組織Addgene網站上更新的信息,似乎都不涉及任何似乎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的步驟。
  • 遭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爭議再升級
    7月29日,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組編輯結果,並呼籲《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介入,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
  • 韓春雨論文被撤銷並非塵埃落地
    作者:張田勘  在國內外學者幾番公開質疑其可重複性過去一年後,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關於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的論文已由《自然-生物技術》撤回。  《自然-生物技術》在其社論中稱:現在,距原論文發表已過去了一年多,我們了解到當初曾報告說初步成功重複出實驗結果的獨立研究小組,無法強化初始數據,使其達到可發表的水平。在徵求專家評審人的反饋意見後,我們判定韓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大量與其初始發現相悖的證據。我們現在確信撤掉韓春雨的論文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 河北科大讓韓春雨事件謎團加深:未定學術不端,但有疑似處理—新聞...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低調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下稱「《調查和處理結果》」),試圖以不足600字的一份結論結束關於韓春雨是否造假長達2年多的質疑。   韓春雨事件的結論究竟是什麼?這目前仍是「懸案」, 河北科技大學在結論中對韓春雨是否「學術不端」並沒有明確認定。
  • 韓春雨論文的可重複性問題,要怎麼「科學解決」?
    在場的同行和學生大笑——在「STAP細胞」學術不端事件過去兩年後,因篡改和捏造數據被《自然》撤稿、理研撤職的小保方晴子,早已成為科研人士無論如何都不能效仿的反面教材。然而,不到三個月後,在關於韓春雨的報導中,真的已經有人以小保方晴子的故事作為案例進行討論。這也許讓這位彼時被國內媒體捧成新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此時卻必須承受眾多科學家質疑的副教授始料未及。
  • 面對質疑 韓春雨聲稱:實驗沒問題,已重複兩次
    攝影:陳曉雪 編者按: 5月初,《知識分子》以國際科學媒體的標準,第一時間報導依據國際科學同行評議的學術刊物上發表的韓春雨論文以及當時多位科學家評論,並說明其是發展了荷蘭科學家的工作。此後,國內媒體和單位紛紛跟進,因為沒有新的工作進展,《知識分子》未繼續報導。
  • 上海專家如何看韓春雨風波?裴鋼院士:不要捧殺和棒殺
    他使用的基因編輯手段被一些科學家認為是「顛覆性的第四代基因編輯技術」,甚至被譽為「諾貝爾獎級」成果。在「誰是韓春雨?」的追問聲中,很多人對於他在相對簡陋的環境中做出了這樣的工作感嘆不已。韓春雨一時成了「勵志」典型。不過此後不久,就有人提出韓春雨的基因組編輯結果無法重複,其中最響亮的質疑聲音來自方舟子。他直截了當地提了幾個問題:第一,有沒有人或實驗室重複出了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結果?
  • 袁嵐峰:這次的韓春雨論文撤稿事件能說明什麼?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袁嵐峰】 2017年8月3日,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生物技術》撤回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副教授團隊於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這次撤稿,是韓春雨主動申請的。在歷時一年多後,這場戲劇性事件終於給出了一個科學方面的階段性結論。 如何理解這場事件?
  • 中國科學報: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難服眾 學界期待公布細節
    結果中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同時表示正在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對此,《中國科學報》記者聯繫多名科學家,包括當時公開實名質疑韓春雨論文結果的13名科學家,他們均表示對於韓春雨論文事件的調查結果難以信服,期待公布調查細節,用證據說話。
  • 一文讀懂韓春雨事件:論文已被撤稿 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
    [摘要]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發表論文公布NgAgo基因編輯實驗,但隨後多國實驗室表示實驗無法重複,質疑其論文真實性。8月3日,韓春雨論文已由《自然-生物技術》撤回,該期刊稱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撤稿聲明全文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的官網上,還清楚列出了韓春雨論文的前後發表和撤回的坎坷記錄。該論文最初於2015年6月3日投稿後被《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收到,2016年3月21日接受,而後在2016年5月2日發表,2016年11月28日又進行過更正,最終於2017年8月2日(北京時間8月3日)撤回。
  • 韓春雨論文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科研風波再起:方舟子公開叫板韓春雨】 劉方舟:方舟子在6月30日發表文章,聲稱韓春雨的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韓春雨曾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出他的實驗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個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 的情況。
  • 中國新聞周刊: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NgAgo,正是兩年多以前,讓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捲入巨大輿論漩渦的物質。如今,伴隨著兩篇新論文的發表,由韓春雨首次發現並命名的NgAgo能否作為基因編輯的新剪刀,再度成了被關注的焦點。說NgAgo繞不開韓春雨2016年5月2日,《自然》雜誌子刊《自然·生物技術》刊登了一篇名為《DNA引導的NgAgo蛋白可用作基因編輯工具》的文章,作者為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團隊,這是NgAgo首次被提出。文章稱,NgAgo能在嚮導DNA的指引下,對目標基因有效切割,可用於對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
  • 溫醫大谷峰團隊發出聲明質疑 "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咋無法重複
    這些科學家表示,這次聲明是想提醒韓春雨和他所在的河北科大:作為同行,大家都在很認真地重複實驗、驗證技術,生怕因誤解而給出的負面判斷累及新技術發展。但同樣作為科學共同體一員的韓春雨,也應儘快認真回應目前的科學質疑,完成作為論文通訊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引爭議 方舟子質疑博士論文造假
    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
  • 河北科大承諾公布韓春雨實驗驗證時間已到(附韓春雨事件表)
    6月底,韓春雨在和第三軍醫大學一位學生的電話中回答其實驗重複性問題和實驗細節,並要求學生在微信群中公布其電話錄音和談話要點。韓春雨在電話錄音中強調,做出來NgAgo實驗的前提是「防止細胞汙染」,並暗示對他的質疑是從事 CRISPR基因編輯研究的人士抹黑,因為NgAgo的出現將「導致黃軍就、黃行許等CRISPR研究者損失幾個億」。
  • 韓春雨事件始末梳理 韓春雨事件結局是什麼韓春雨論文造假了嗎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稱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調查和處理結果》還稱,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