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近日,國內外20名學者聯名撰寫的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Questions about NgAgo)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Cell)雜誌上發表。這也是首次公開發表的,專門針對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實驗的學術論文。昨日,韓春雨回應,科學論文會用科學論文回應,會把近期實驗的發表出來。但他表示,實驗論文不會馬上發表。

  論文稱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距離韓春雨文章發表6個多月,仍沒有實驗室公開聲明實驗重複成功。昨日,記者了解到,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在線發表。

  根據該雜誌官網介紹,其由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創辦。

  這篇論文由國內外的20位科學家聯名發表,質疑韓春雨的實驗無法重複。論文作者包括此前曾實名發聲無法重複韓春雨的13名中國學者,以及新加入的7名學者,如美國NIH人類基因組研究所教授Shawn Burges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程臨釗、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軍就等學者。

  通過學術渠道解決學術問題

  論文作者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志偉告訴記者,論文內容主要為各自所在的實驗室無法重現韓春雨NgAgo的實驗結果。作者除了之前的13名學者,還有新加入的學者。「大家在同一群裡交流,全部都重複過實驗,但沒有得到預想結果」。

  另一位論文作者溫州醫科大學教授谷峰則解釋,這是一篇以信件形式發表的科學論文,是對韓春雨論文的驗證工作。

  以論文形式發表,在黃志偉看來是通過學術的渠道解決學術問題。「學術證明還是要將學術結果發表出來」,他說,「將大家的結果發出來,是希望更多學者了解這個技術真實的實驗情況。如果有別人也去重複但沒重複出來,他們並不是孤立的」。

  焦點1

  20名學者論文質疑哪些內容?

  根據論文,實驗由不同實驗室研究人員獨立操作,但實驗結果均未證明NgAgo具有任何基因組編輯活性。黃志偉告訴記者,他的實驗室也重複很多次,但一直沒發現「切割」效果,沒得到預想結果。

  此外,論文還對韓春雨此前聲明的論文結果重現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以及重複實驗未果,可能因為NgAgo的活性對培養物中的支原體或細菌非常敏感等言論提出質疑。

  論文寫道,不論是最初發布的步驟,還是後來在全球科學家質粒共享非盈利組織Addgene網站上更新的信息,似乎都不涉及任何似乎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的步驟。同時提出,不可能所有的獨立實驗室的細胞都被汙染,導致一致陰性結果。

  這篇論文結尾處,學者提到,希望韓春雨能夠澄清NgAgo的不確定性,並能夠提供重複實驗結果所需要的細節。

  焦點2

  公布實驗數據會否洩露商業秘密?

  面對質疑,處於輿論漩渦中的韓春雨並沒有公布重複成功實驗室的名稱,也未披露更詳細的原始數據。對此,有觀點認為,公布詳細的原始數據是否意味著洩露商業秘密。

  根據報導,如果韓春雨論文屬實,其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並打破目前主流編輯技術的壟斷。原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王晨光認為,申請專利和發表論文是兩碼事,無論如何,作者需對其發表論文的真假負責。

  如果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是否會洩露商業秘密?王晨光認為,並沒有這種可能性。他解釋,申請專利和發表文章本身是矛盾的。既然已經發表了論文,說明專利申請已進入合法審批階段,可以向社會公示,接受質詢。「在這個階段,即使對外公開原始實驗數據,也不會影響申請專利,更不存在洩露商業秘密」。

  ■ 回應

  韓春雨:將發論文回應 不會馬上發布

  中外20位學者聯名在線發表論文後,昨日,韓春雨告訴記者,科學論文就會用科學論文回應,前一段時間,我們也已經在進行準備,會在雜誌上發表論文。但他解釋,實驗論文不會馬上出來。

  對於未重複實驗成功是由於材料汙染,他解釋稱,也不能完全說實驗無法重複因為材料汙染,如果要說無法重複實驗結果的原因,必須有大量的實驗證據。

  是否已有實驗室重複成功韓春雨實驗?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學表示,已經有獨立於學校之外的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基因編輯,並稱具體信息將適時發布。但一個月後,仍無下文。

  昨日,韓春雨回應,此前曾實名發聲的13名學者並未聯繫過他。但已有其他實驗室與他取得聯繫,他會盡其所能幫助其把實驗做出來。「目前,已有不止一家科研機構成功重複實驗」。

  聲音

  學者應保持實驗室開放性 公開相關數據

  部分觀點認為,以學術期刊論文的方式發表無法重複的實驗數據,是最為學術的質疑方式。對此,一位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評價,最為學術的質疑方式,應是雙方在正規的學術會議上,面對面進行交流。但在一方拒絕溝通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論文的形式。

  論文發表後,韓春雨是否應有所回應,甚至公開原始數據?上述不具姓名的學者認為,目前,在科學共同體內,沒有類似明文的規則。但學者應保持實驗室開放性,已經申請專利,可以公開的東西應該公開,比如原始的實驗數據。

  ■ 韓春雨事件回顧

  ●2016年5月2日

  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後,便身陷漩渦。先是被媒體熱捧,稱其為「三無」教授但有「諾獎級」發現。但一個月後,因為未有實驗室成功重複韓春雨實驗結果,其所受質疑愈演愈烈。

  ●7月29日

  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組編輯結果,建議發表韓春雨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介入,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

  此後,不斷曝出針對韓春雨實驗結果的質疑。這期間,他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說明,已有實驗室重複成功,但不方便透露具體信息。

  ●9月末

  韓春雨曾缺席多個基因編輯領域會議也被視為反常之舉。一位學者曾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發表成果後,當事人應該與同行交流,並積極希望獲得認可。但他卻缺席幾次重要的學術會議,如9月末舉行的以「基因組編輯新技術的興起將帶來的衝擊」為主題的「中國科協第114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等。

  ●10月12日

  本報發表《13名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文中提到,13名中國科學家也公開實名質疑,他們仍沒重複出實驗結果,並呼籲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調查。《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昨日回應,正在繼續調查。

  韓春雨回應,他依然認為(實驗失敗)細胞汙染的可能性最大,至於誰重複成功了實驗,他暫不方便透露。

  ●10月14日

  河北科技大學向媒體提供一份題為《關於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應》的書面材料。其表示,已經有獨立於我校之外的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了基因編輯,並正在洽談與韓春雨團隊合作。具體信息我們會適時向社會公布。

相關焦點

  • 20名中外學者聯名質疑韓春雨 過去半年無人重複試驗(3)
    時代周報記者 付聰 發自石家莊  紛擾半年的韓春雨謎題,謎底依然沒揭開。  時至今日,打開河北科技大學生科院網站,一首《浣溪沙/賀韓春雨博士發明基因剪刀》的詞還掛在第三條,後面兩條新聞也是關於半年前韓春雨因「諾獎級」發現的論文發表在頂級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下稱「《自然》」)期刊而揚名。五個月以來,這位年輕學者又因為實驗的可重複性而飽受質疑。
  • 韓春雨再遇波瀾!20位中外學者聲稱無法重複其實驗
    ,與Cell Research不同的是,這篇Protein Cell文章聯合了國內外20名學者共同署名,他們分別是:美國NIH人類基因組研究所Shawn Burges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程臨釗教授;溫州醫科大學谷峰教授;中山大學黃軍就教授、松陽洲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黃志偉教授;UCLA林碩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李勁松研究員、周斌研究員;中科院北京動物所李衛研究員、王皓毅研究員;北大深圳研究院秦偉教授
  • 13名學者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 韓春雨:細胞汙染可能性大
    近日,13名國內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資料圖片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將NgAgo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已逾五個多月。這期間,多名國外科學家曾聲明無法重複實驗。近日,13名中國科學家也公開實名質疑,他們仍沒重複出實驗結果,並呼籲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調查。《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昨日回應,正在繼續調查,現在沒有進一步結論。
  • 溫醫大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 咋就無法重複
    這些科學家表示,這次聲明是想提醒韓春雨和他所在的河北科大:作為同行,大家都在很認真地重複實驗、驗證技術,生怕因誤解而給出的負面判斷累及新技術發展。但同樣作為科學共同體一員的韓春雨,也應儘快認真回應目前的科學質疑,完成作為論文通訊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 13名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近日,13名國內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資料圖片  希望有第三方介入;《自然-生物技術》稱正在調查,沒有進一步結論;韓春雨仍表示細胞汙染可能性大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將NgAgo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已逾五個多月。這期間,多名國外科學家曾聲明無法重複實驗。
  • 漩渦中的韓春雨:正實驗研究論文結果無法重複原因
    論文發表後,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實驗室也競相去重複他的實驗,希望迅速掌握這把新「剪刀」。很快,北京大學魏文勝實驗室就宣稱了實驗重複成功。  名不見經傳的韓春雨,在一夜之間成為了業內炙手可熱的科學家。曾經發現他才華的前河北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也感嘆韓春雨所取得的成果,並給予了祝賀。在回憶初次見到韓春雨時,他也表示,「初次見到韓春雨時,就感覺他很聰明,就心生喜歡」。
  • 《自然—生物技術》回應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今年5月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稱自己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這項被看做可以衝擊諾貝爾獎的實驗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無人可以重複實現。近日,多名科學家向這家頂級刊物《自然·生物技術》提交其實驗結果證明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
  • 韓春雨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撤下論文就沒事了嗎?
    (原標題:實驗結果無法被重複,韓春雨團隊主動撤下爭議論文就沒事了嗎?)
  • 中外20家實驗室發表文章 聲稱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因為實驗結果的整理整合和學術論文的發表需要較長的時間,學術刊物上面發表的學術質疑文章往往會晚於學術同行之間交流以及在其他平臺上的質疑。但通過學術期刊發表無法重複的實驗數據,無疑是最為學術的質疑方式。這些數據表明這些實驗室在按照韓春雨描述的實驗和檢測方法進行重複實驗的過程中,無法檢測到NgAgo介導的基因編輯的產生。
  • 12位學者未能重複韓春雨實驗 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10月10日晚,12位學者決定實名公開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的結果:「陰性的」「不工作」等等。這樣的結論通俗表達即是,他們沒能「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  這並非第一次有人質疑韓春雨的實驗方法,但願意實名站出來,並接受公共媒體的採訪,卻十分罕見。
  •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河北科技大學回應韓春雨受質疑:已有校外機構重複實驗成功
    (原標題:河北科技大學回應韓春雨受質疑:已有校外機構重複實驗成功)
  • 韓春雨論文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科研風波再起:方舟子公開叫板韓春雨】 劉方舟:方舟子在6月30日發表文章,聲稱韓春雨的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韓春雨曾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出他的實驗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個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 的情況。
  • 韓春雨面對質疑聲稱: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從網上開始有聲音質疑韓春雨文章結果,《知識分子》一直保持追蹤國內外學術界最新的動態,但不依據私下匿名來源為主作報導,直到13位中國科學家公開實名發言後,《知識分子》才有可以較為完整、公開的事實可以報導。  韓春雨NgAgo實驗的可重複性爭議歷經數月之久,至今雖有多方表態,但仍然沒有跡象顯示很快會得到解決。如何在學術規範下尋找解決之道,是擺在中國科學界面前的重要挑戰。
  • 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是論文造假?還是實驗環境差異?
    多國科學家卻陸續表示韓春雨的基因編輯實驗無法重複,懷疑其論文造假,要求公開所有數據。7月29日,一度支持韓春雨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反戈一擊。他在Twitter上發布長文《我的NgAgo經歷》,否認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複實驗時得出的結論,表示並無嚴格意義上的證據顯示韓春雨的NgAgo-gDNA技術有基因編輯的跡象,並且要求韓春雨公開所有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
  • 方舟子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不可重複
    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複複製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並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 但方舟子在文中表示,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方舟子稱,「韓春雨在北大和遺傳所的報告上都強調,他目前的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的情況。
  • 韓春雨所在高校聲稱有機構重複實驗成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3位學者無法重複其實驗」相關問題 圖/視覺中國  回應韓春雨論文受質疑;仍未公布成功實驗室名稱,稱具體信息適時發布  ■「13名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追蹤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實驗結果,引發13名學者質疑(新京報10月12日報導)一事,昨日又有新進展。
  • 韓春雨: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  《知識分子》了解到,包括北京大學教授魏文勝在內的多個科學家已經在匯總各自實驗室測試NgAgo的實驗數據,將在近期向《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提交聯署文章,反映無法重複或再現韓春雨實驗結果的情況。此舉或將推動學術期刊方面啟動相關調查。­  韓春雨多次強調「大約20天左右」會有重要進展,我們拭目以待。
  • 河北科技大副教授韓春雨實驗遭國內13位研究學者質疑
    10月10日晚,國內13位知名研究學者實名公開了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無法成功的結果。這些學者的一致觀點是:「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  韓春雨此前發表的論文聚焦的是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允許科研人員對基因進行剪切和編輯操作。
  • 韓春雨事件最新:「實名質疑」又添 10 位學者
    已有 30 位國內外學者實名質疑5 月,韓春雨論文「利用 NgAgo 進行 DNA 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公布網絡版,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7 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 Gaetan Burgio 對實驗可重複性提出質疑,他呼籲 Nature 要求韓春雨公開所有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8 月,Nature 發文回顧 NgAgo 事件,其中有三位匿名的中國科學家表示可以恢復韓的實驗結果;同時期,韓春雨向非盈利性質粒共享信息庫 Addgene 提交新版的詳細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