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事件最新:「實名質疑」又添 10 位學者

2021-01-13 健康界

2017 年 1 月底完成調查

Nature biotechnology  就韓春雨及同事所著論文「利用 NgAgo 進行 DNA 引導的基因組編輯」發表「編輯部關注」(全文拉到底),稱將在 2017 年 1月底之前,與原作者保持聯繫,並為其提供機會以完成調查。

原論文的作者中有兩位,即韓春雨和沈嘯,已同意雜誌發表「編輯部關注」,而高峰、姜峰和 Yongqiang Wu 則認為這並不合適。

又有 10 位學者加入 「反對陣營」

同時,Nature biotechnology  還發表最新文章,由韓、德、美三國 10 位學者聯合聲明稱,三個獨立的實驗小組利用 NgAgo 未能發現基因組編輯的跡象。

這十位科學家在來信中說:「儘管在報導的三種細胞系中做優化 NgAgo 介導的基因組編輯的不同嘗試,但未能檢測到成功編輯靶向序列的證據。」

已有 30 位國內外學者實名質疑

5 月,韓春雨論文「利用 NgAgo 進行 DNA 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公布網絡版,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

7 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 Gaetan Burgio 對實驗可重複性提出質疑,他呼籲 Nature 要求韓春雨公開所有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

8 月,Nature 發文回顧 NgAgo 事件,其中有三位匿名的中國科學家表示可以恢復韓的實驗結果;同時期,韓春雨向非盈利性質粒共享信息庫 Addgene 提交新版的詳細實驗方法。

10 月,國內外 20 位科學家聯名發表,質疑韓春雨的實驗無法重複。論文作者包括此前曾實名發聲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的 13 名中國學者。

11月,Nature biotechnology 發表「編輯部關注」,同時刊登韓德美三國 10 位科學家對韓實驗結果的質疑。

編輯部關注:利用 NgAgo 進行 DNA 引導的基因組編輯

《自然-生物技術》的編輯就上述論文發表「編輯部關注」,以提醒讀者人們對原論文結果的可重複性存有擔憂。此次,我們發表三個團隊的實驗結果(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他們都設法去重複韓春雨及同事發表在原論文中圖 4 的結果,這一關鍵圖表展示了對哺乳動物細胞內源性基因位點的編輯。這些團隊無一能在任何位點,或在任何高於檢測方法敏感度的條件下觀察到 NgAgo 所誘發的變異。另外一組作者在《蛋白質與細胞》期刊也報告了類似結果(doi:10.1007/s13238-016-0343-9)。

我們和論文作者進行了溝通,他們正在調查造成可重複性缺乏的潛在原因。我們向其告知了這一聲明。儘管調查仍在進行中,但韓春雨和沈嘯同意我們的發布這一編輯部關注,高峰、姜峰和 Yongqiang Wu 則認為目前並不合適。這些調查一旦完成,我們會向讀者提供最新信息。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The editors of Nature Biotechnology are issuing an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regarding this article to alert our readers to concerns regard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original results. At this time, we are publishing the results of three groups (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 that have tried to reproduce the results in the critical Figure 4 in the original paper by Han and colleagues, which demonstrates editing of endogenous genomic loci in mammalian cells. None of the groups observed any induction of mutations by NgAgo at any of the loci or underany of the conditions tested ab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s used.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recently reported by a different group of authors in Protein& Cell(doi:10.1007/s13238-016-0343-9).

We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authors, who are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causes for the lack of reproducibility. The authors have been informed of this statement. While the investigations are ongoing, Chunyu Han and Xiao Shen agree with this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Feng Gao, Feng Jiang and Yongqiang Wu do not feel that it is appropriate at this time. We will update our readers once these investigations are complete.ⓝ


相關焦點

  • 13名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近日,13名國內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資料圖片  希望有第三方介入;《自然-生物技術》稱正在調查,沒有進一步結論;韓春雨仍表示細胞汙染可能性大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將NgAgo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已逾五個多月。這期間,多名國外科學家曾聲明無法重複實驗。
  • 韓春雨事件再起波瀾,面對質疑,他這樣回應……
    2016年10月10日,《科技日報》頭版刊發《韓春雨就「重複實驗失敗」答科技日報記者問》。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韓春雨看起來十分平靜,侃侃而談,並拒絕自證清白。David 的報導為我正名了為什麼大家置若罔聞,一味地追捧那些質疑我的報導,老是說「多人無法重複」。問:您已經明確知道有人已經重複出來了是嗎?方便告訴我們具體是誰麼?是國內科學家還是國外科學家?韓春雨:是的,我當然知道,但不能告訴你,說出來了那些人就會受到騷擾。那些說不能重複的人不也都是匿名麼?
  • 河北科技大副教授韓春雨實驗遭國內13位研究學者質疑
    央廣網石家莊10月12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5月2號,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課題組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NgAgo,並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將成果公開發表,震動了中國乃至國際生命科學界。當時,該成果被譽為「打破了外國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利壟斷」。不過隨之而來的,還有從未間斷的質疑聲。
  • 韓春雨拒自證清白, 12學者實名不能重複, 中國式調查何去何從?
    「他們(指重複失敗的科學家)要是願意實名出來,我們就讓重複實驗成功的人實名出來。」  韓春雨的這一說法迅速得到多名學者的響應。據中青在線報導,當天晚上,即有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溫州醫科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12名生物學家實名發聲,證實自己實驗室未能重複韓春雨實驗,並呼籲第三方調查。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這篇論文由國內外的20位科學家聯名發表,質疑韓春雨的實驗無法重複。論文作者包括此前曾實名發聲無法重複韓春雨的13名中國學者,以及新加入的7名學者,如美國NIH人類基因組研究所教授Shawn Burges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程臨釗、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軍就等學者。
  • 12位學者未能重複韓春雨實驗 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10月10日晚,12位學者決定實名公開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的結果:「陰性的」「不工作」等等。這樣的結論通俗表達即是,他們沒能「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  這並非第一次有人質疑韓春雨的實驗方法,但願意實名站出來,並接受公共媒體的採訪,卻十分罕見。
  • 韓春雨面對質疑聲稱: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從網上開始有聲音質疑韓春雨文章結果,《知識分子》一直保持追蹤國內外學術界最新的動態,但不依據私下匿名來源為主作報導,直到13位中國科學家公開實名發言後,《知識分子》才有可以較為完整、公開的事實可以報導。  韓春雨NgAgo實驗的可重複性爭議歷經數月之久,至今雖有多方表態,但仍然沒有跡象顯示很快會得到解決。如何在學術規範下尋找解決之道,是擺在中國科學界面前的重要挑戰。
  • 13名學者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 韓春雨:細胞汙染可能性大
    近日,13名國內學者實名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資料圖片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將NgAgo基因編輯技術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已逾五個多月。這期間,多名國外科學家曾聲明無法重複實驗。近日,13名中國科學家也公開實名質疑,他們仍沒重複出實驗結果,並呼籲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調查。《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昨日回應,正在繼續調查,現在沒有進一步結論。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未發現主觀造假
    很快,知乎、百度貼吧等網絡社交平臺上,關於「韓春雨論文無法重複」的話題開始增加,再加上國外學者的公開質疑,各大媒體平臺上又一次出現了「韓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國學者也開始發聲,指出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但也有零星學者表示,韓春雨的論文有效。同年6月7日,以「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韓春雨作為受邀嘉賓在會上作了中心議題評述報告。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河北科大: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在韓春雨撤回《自然·生物技術》論文的 1 年零 27 天后,這件從學術圈擴散至公眾視野的事件終於等來了當事人所在高校給出的正式處理結果。
  • 20名中外學者聯名質疑韓春雨 過去半年無人重複試驗(3)
    質疑出來後,在韓春雨的貼吧裡,能看到不少本校師生和質疑者的吵架帖。」  針對韓春雨事件,河科大在10月14日發表聲明稱「已有機構實現基因編輯」,並希望外界給予韓春雨及其團隊一點時間。  河科大宣傳部長張建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校方目前正在等待韓春雨實驗的進一步成果,才會有更進一步的聲明。」他還表示,「這其中還涉及國家利益,因此不方便透露更多」。
  • 韓春雨:希望與質疑的科學家能當面討論
    五個月以來,這位年輕學者又因為實驗的可重複性而飽受質疑。近日,12名科學家向《自然》期刊提交其實驗結果,均與韓春雨的論文結果有所不同。該期刊新聞發言人回應稱,已收到關於韓春雨論文的多個意見,批評意見經同行評議後,有可能會被刊登。10月31日,前後十幾通電話之後,時代周報記者終於聯繫上韓春雨本人。
  • ...韓春雨回應稱「細胞汙染的可能性最大」 學者建議河北科大核實...
    從那之後數月,圍繞他和他的研究成果的爭議和質疑聲就沒有停止過。10日晚,國內13位生物領域知名科學家通過媒體實名質疑韓春雨的實驗方法「無法重複」。這麼多專業領域知名學者公開站出來質疑韓春雨的實驗結果,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
  • 韓春雨撤稿事件:事情遠沒有結束
    在那個熱鬧而興奮的時刻,沒有人預料到之後學界對他的質疑如此聲勢浩大,也沒有人會料想到後來在媒體上出現的韓春雨是一個前後矛盾、反覆無常的形象,甚至有人稱其為「無賴」。2016 年 10 月 8 日,關於他的新聞又進入新一輪刷屏,韓春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回應「重複實驗失敗」時稱,「我為什麼要自證清白,自己有病嗎?」
  • 韓春雨回應「13個課題組重複實驗失敗」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 Nature子刊發布撤稿聲明
    Biotechnol. 34, 768–773, 2016)社論同時指出,韓春雨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其他學者的發現:Now, more than a year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report,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independent groups that reported initial
  •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稱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一圖看懂事件始末))  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很快,知乎、百度貼吧等網絡社交平臺上,關於「韓春雨論文無法重複」的話題開始增加,再加上國外學者的公開質疑,各大媒體平臺上又一次出現了「韓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國學者也開始發聲,指出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但也有零星學者表示,韓春雨的論文有效。  同年6月7日,以「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韓春雨作為受邀嘉賓在會上作了中心議題評述報告。
  • 「韓春雨事件」後續進展調查 - 南風窗網
    」事件已經持續了數月。    最新的消息是,《自然·生物技術》新聞發言人表示,可能會刊登經過同行評議後的批評意見,在論文被作者或編輯推斷出基本結論無效的情況下會撤稿,但調查需要相當一段時間。韓春雨則在前不久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已能重複實驗結果,近期會有消息公布。
  • 河北科大公布調查結果,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
    很快,知乎、百度貼吧等網絡社交平臺上,關於「韓春雨論文無法重複」的話題開始增加,再加上國外學者的公開質疑,各大媒體平臺上又一次出現了「韓春雨」的名字。一些中國學者也開始發聲,指出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但也有零星學者表示,韓春雨的論文有效。
  • 韓春雨事件再調查:河北科大避談學術評議,被曝曾組織論文買賣
    雖然論文已撤,高峰,論文第一作者,仍舊成為了河北科大的教師,和韓春雨的名字一同列在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資名單。姜峰、武永強,論文的第三、第四作者,據河北科大的教職員工在傳,都已獲得了該校的編制名額。2017年8月,澎湃新聞在韓春雨的新實驗室見到了武永強。此前,2016年10月,中國13位生物學實名呼籲對韓春雨課題組的論文啟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