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漩渦中的韓春雨:正實驗研究論文結果無法重複原因
資料圖:韓春雨。 一年前,英國《自然 生物技術》雜誌刊載了一篇有關「基因編輯工具」的論文。論文的負責人「一鳴驚人」,得到了學界和媒體給予的無限榮光。 論文發表後,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實驗室也競相去重複他的實驗,希望迅速掌握這把新「剪刀」。很快,北京大學魏文勝實驗室就宣稱了實驗重複成功。 名不見經傳的韓春雨,在一夜之間成為了業內炙手可熱的科學家。曾經發現他才華的前河北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也感嘆韓春雨所取得的成果,並給予了祝賀。在回憶初次見到韓春雨時,他也表示,「初次見到韓春雨時,就感覺他很聰明,就心生喜歡」。
-
面對質疑 韓春雨聲稱:實驗沒問題,已重複兩次
《知識分子》了解到,包括北京大學教授魏文勝在內的多個科學家已經在匯總各自實驗室測試NgAgo的實驗數據,將在近期向《自然·生物技術》(NatureBiotechnology)提交聯署文章,反映無法重複或再現韓春雨實驗結果的情況。此舉或將推動學術期刊方面啟動相關調查。 韓春雨多次強調「大約20天左右」會有重要進展,我們拭目以待。
-
溫醫大谷峰團隊發出聲明質疑 "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咋無法重複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在做相關驗證實驗。 前天,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位課題組負責人,就廣為關注「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今年5月2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有關NgAgo的實驗。「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
-
韓春雨論文的可重複性問題,要怎麼「科學解決」?
這一切,都源自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關於「新一代基因編輯系統」NgAgo的研究結果[1]。論文中那引起眾多同行、媒體乃至公眾關注的成果,被多國研究者反映「無法重複」。針對此事,果殼網科學人聯繫到了分享重複失敗數據的遺傳學家蓋坦·布爾焦(Gaetan Burgio)和呼籲韓春雨公開原始實驗數據的路易斯·蒙託柳(Lluís Montoliu)。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另一位論文作者溫州醫科大學教授谷峰則解釋,這是一篇以信件形式發表的科學論文,是對韓春雨論文的驗證工作。 以論文形式發表,在黃志偉看來是通過學術的渠道解決學術問題。「學術證明還是要將學術結果發表出來」,他說,「將大家的結果發出來,是希望更多學者了解這個技術真實的實驗情況。如果有別人也去重複但沒重複出來,他們並不是孤立的」。
-
韓春雨論文被撤銷並非塵埃落地
《自然-生物技術》在其社論中稱:現在,距原論文發表已過去了一年多,我們了解到當初曾報告說初步成功重複出實驗結果的獨立研究小組,無法強化初始數據,使其達到可發表的水平。在徵求專家評審人的反饋意見後,我們判定韓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大量與其初始發現相悖的證據。我們現在確信撤掉韓春雨的論文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
袁嵐峰:這次的韓春雨論文撤稿事件能說明什麼?
因此,一篇論文經過嚴格的審稿流程發表出來,就意味著論文結果的可靠性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得到了雜誌和審稿人的支持。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其他人默認地就會相信這些結果。所以在韓春雨的論文發表之初,許多人為之振奮。例如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院士撰文《如何才能湧現更多「韓春雨」?》,我在觀察者網發表文章《韓春雨究竟做了什麼?意味著什麼?》
-
《自然—生物技術》回應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今年5月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稱自己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這項被看做可以衝擊諾貝爾獎的實驗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無人可以重複實現。近日,多名科學家向這家頂級刊物《自然·生物技術》提交其實驗結果證明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
-
韓春雨論文被自然子刊撤稿:作者主動撤回—新聞—科學網
「由於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複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 「雖然許多實驗室都進行了努力,但是沒有獨立重複出這些結果的報告。因此,我們現在撤回我們的最初報告,以維護科學記錄的完整性。不過,我們會繼續調查該研究缺乏可重複性的原因,以提供一個優化的實驗方案。」韓春雨團隊在撤稿聲明中表示。
-
韓春雨事件始末梳理 韓春雨事件結局是什麼韓春雨論文造假了嗎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稱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調查和處理結果》還稱,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
-
媒體:韓春雨事件,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當韓春雨團隊發表論文,宣稱NgAgo技術比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更有優勢。全球都沸騰了,很多實驗室馬上跟進實驗。這個實驗並不複雜,一兩周時間基本可以完成。很快,一些實驗室就發現無法重複NgAgo的編輯效果。不僅國內其他實驗室,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的實驗結果。
-
河北科大承諾公布韓春雨實驗驗證時間已到(附韓春雨事件表)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發表了關於NgAgo基因編輯新技術的論文,受到國內媒體轟動性的報導。但是,可重複性是實驗科學的基本要求。按正常科學程序,論文發表後,接下來應是其它小組獨立驗證這一新技術的階段,進而將這一成果確定下來。但到了七月份,國內外很多小組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結果。
-
中國科學報: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難服眾 學界期待公布細節
結果中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同時表示正在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對此,《中國科學報》記者聯繫多名科學家,包括當時公開實名質疑韓春雨論文結果的13名科學家,他們均表示對於韓春雨論文事件的調查結果難以信服,期待公布調查細節,用證據說話。
-
河北科大決定對韓春雨成果啟動學術評議,最壞結果會是什麼?
河北科大決定對韓春雨成果啟動學術評議,最壞結果會是什麼?按照韓春雨團隊的實驗結果,該技術效率之高,能媲美已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對基因的特定位點進行準確地剔除、添入等。論文發表之後,瞬間帶來諸多讚譽。然而兩個月之後,該論文的可重複性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質疑。在按照韓春雨論文所述的方法進行實驗後,他們無一例外地沒有看到NgAgo技術有能編輯基因的跡象。
-
韓春雨有望衝諾獎的新基因編輯技術,尚無實驗室宣布重複成功
還在檢驗能否重複實驗中作為新事物,NgAgo的優勢引來不少關注。很多實驗室開始重複韓春雨課題組論文中的實驗,來驗證NgAgo 的有效性。但近一個月來,關於實驗能否重複的質疑不斷,方舟子也發文指出疑問。截止發稿前,國內外尚未有實驗室宣布能完全成功重複實驗。
-
媒體:韓春雨事件 學術界能否自證清白
當韓春雨團隊發表論文,宣稱NgAgo技術比目前廣泛使用的CRISPR-Cas9技術更有優勢。全球都沸騰了,很多實驗室馬上跟進實驗。 這個實驗並不複雜,一兩周時間基本可以完成。很快,一些實驗室就發現無法重複NgAgo的編輯效果。不僅國內其他實驗室,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也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的實驗結果。
-
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是論文造假?還是實驗環境差異?
多國科學家卻陸續表示韓春雨的基因編輯實驗無法重複,懷疑其論文造假,要求公開所有數據。7月29日,一度支持韓春雨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反戈一擊。因為他長期研究小鼠細胞,較為熟悉,並在兩年半前,用小鼠細胞,完成了他的首次CRISPR-Cas9基因編輯,所以他選擇了小鼠受精卵進行重複實驗。由於韓春雨的論文中使用的是人體細胞,嚴格意義上來說,Gaetan Burgio和韓春雨所做的不是同一個實驗,但由於小鼠和人體結構相似,一般認為人體細胞能完成的實驗也能在小鼠細胞上進行。
-
被遺忘的韓春雨與NgAgo
韓春雨的NgAgo已經過去了四年,現在是否造假已經杳無音信。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沈嘯為發明人的專利——以Argonaute核酸酶為核心的基因編輯技術,因申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答覆國家智慧財產權的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該專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2017年1月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該專利申請的「視為撤回通知書」。
-
溫醫大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 咋就無法重複
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在做相關驗證實驗。 浙江在線10月12日訊 前天,溫州醫科大學研究員谷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3位課題組負責人,就廣為關注「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今年5月2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有關NgAgo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