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爭議再升級

2020-11-23 36kr

圍繞韓春雨NgAgo實驗可重複性的爭議已經持續了幾個月,日前爭議再次升級。

7月29日,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多位科學家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組編輯結果,並呼籲《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介入,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

爭議來源於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的題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論文,提出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引發國內外強烈關注。與目前最為普遍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不同,韓春課題組發明的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利用格氏嗜鹽鹼桿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核酸內切酶,以DNA為介導進行基因組編輯,簡稱NgAgo-gDNA。由於該技術具有嚮導設計製作簡便、特異性高、脫靶率低等明顯優勢,若能廣泛應用,比CRISPR-CAS9更簡便、經濟,因此也被國內媒體稱為「顛覆性的第四代基因編輯技術」、「諾獎級」實驗成果。

不過隨後,實驗的可重複性遭到國內外研究者的質疑。目前國內外尚未有實驗室宣布能完全成功重複實驗。面對可重複性質疑時,韓春雨曾在各類報告上回應稱,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

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蓋坦·布爾焦(Gaetan Burgio)此前曾稱可以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結果。7月21日晚,蓋坦·布爾焦在個人Twitter上表示,在小鼠受精卵上重複韓春雨的實驗後,他看到有序列發生插入缺失,且和目標序列有相似性,這意味著基因組可能發生了編輯。但他同時提到,目前無法排除這一現象是否是由引物二聚體或質粒的問題引起,並且蓋坦·布爾焦得到的序列存在部分紊亂的情況,需要重新實驗才能下定論。

但就在7月29日,事情發生了反轉。蓋坦·布爾焦髮長文質疑NgAgo結果,他稱:儘管他和同事在過去的一個月做了多次嘗試,但最終發現,NgAgo無法進行基因組編輯。「與此同時,我從我的Twitter帳戶、TAGC大會、E-mail、Google討論群的多次討論中發現,很多人都嘗試著利用韓春雨的實驗步驟對人類細胞株、小鼠或斑馬魚進行基因組編輯,但是不論是使用NgAgo的DNA,mRNA還是蛋白質,他們都未能檢測到基因組編輯 。」他寫道,建議《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介入,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

據「賽先生」消息,國際轉基因技術協會(ISTT)也在其Twitter和群發郵件中對韓春雨的實驗可重複性提出質疑:「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信息就是:NgAgo無法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基因編輯。看清楚,不要再浪費你的時間、金錢、人力和課題。如果任何人有任何線索表明Ago可以作為基因編輯器,請務必像蓋坦·布爾焦一樣分享這些結果。」

此外,還有前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現就職於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下屬研究機構Janelia Farm的科學家David Stern表示,無法利用NgAgo在果蠅中進行編輯。西班牙科學家Lluis Montoliu稱,他們在NgAgo之前就已經利用TtAgo進行了兩年的實驗,並無法實現基因組編輯。

據了解,多位科學家都建議《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對此展開調查,要求韓春雨公開原始數據和具體實驗條件。幾位科學家也在考慮將這些負面實驗結果近期投放到生物預發表伺服器bioRxiv。

「賽先生」報導中稱,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的從事或關注基因編輯領域的科學家也表示,按照韓春雨論文中介紹的方法做了多次試驗,都未能重複出韓春雨的試驗結果。不止一個實驗室發現無論體內還是體外實驗,無法檢測出NgAgo的核酸內切酶活性。

科學家們認為,就科研實踐而言,對於有爭議的結果,需要經過專業途徑進行嚴謹調查。同濟大學校長、細胞生物學家裴鋼也曾在採訪中表示,科學要經過時間的考驗,會水落石出。對於一項基於應用的技術來說,NgAgo能否重複,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唯有科學本身可以去檢驗。


相關焦點

  • 韓春雨面對質疑聲稱: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從網上開始有聲音質疑韓春雨文章結果,《知識分子》一直保持追蹤國內外學術界最新的動態,但不依據私下匿名來源為主作報導,直到13位中國科學家公開實名發言後,《知識分子》才有可以較為完整、公開的事實可以報導。  韓春雨NgAgo實驗的可重複性爭議歷經數月之久,至今雖有多方表態,但仍然沒有跡象顯示很快會得到解決。如何在學術規範下尋找解決之道,是擺在中國科學界面前的重要挑戰。
  • 溫醫大科學家質疑:「韓春雨實驗」 咋就無法重複
    「不能再拖了,必須要發聲,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否則,世界同行將會怎樣看待中國的科研誠信?」  這些科學家表示,這次聲明是想提醒韓春雨和他所在的河北科大:作為同行,大家都在很認真地重複實驗、驗證技術,生怕因誤解而給出的負面判斷累及新技術發展。但同樣作為科學共同體一員的韓春雨,也應儘快認真回應目前的科學質疑,完成作為論文通訊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 韓春雨諾獎級新發現頻遭質疑 多國科學家要求公開數據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震驚全球學術界的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正遭遇越來越多的質疑。從5月2日他的論文發布在《自然-生物技術》網絡版之後,到現在為止,全球仍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複韓春雨的實驗。
  • 獨家│印度科學家初步確認韓春雨實驗的可重複性
    NgAgo-gDNA技術在《自然》子刊《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後,引起了科研圈的廣泛關注,讚揚聲自然是不斷,不少學者們稱其為「諾獎級」的成果;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質疑聲,其中包含了方舟子在近日發文所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的可重複性問題。
  • 《自然—生物技術》回應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今年5月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稱自己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這項被看做可以衝擊諾貝爾獎的實驗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無人可以重複實現。近日,多名科學家向這家頂級刊物《自然·生物技術》提交其實驗結果證明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
  • 英刊:已獲有關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新數據
    新華社倫敦1月19日電(記者張家偉)就廣受關注的韓春雨基因編輯論文爭議,英國期刊《自然·生物技術》19日給新華社記者發來一份聲明說,期刊已獲得與韓春雨實驗所用NgAgo系統可重複性相關的新數據,調查還在進行中。
  • 《自然》子刊稱獲得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新數據
    原標題:《自然》子刊稱獲得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新數據  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及其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後其技術的可重複性受到不斷質疑一事再傳新消息:元月19日,《自然-生物技術》聲明獲得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新數據
  • 韓春雨:實驗沒問題 已重複兩次
    從網上開始有聲音質疑韓春雨文章結果,《知識分子》一直保持追蹤國內外學術界最新的動態,但不依據私下匿名來源為主作報導,直到13位中國科學家公開實名發言後,《知識分子》才有可以較為完整、公開的事實可以報導。­  韓春雨NgAgo實驗的可重複性爭議歷經數月之久,至今雖有多方表態,但仍然沒有跡象顯示很快會得到解決。如何在學術規範下尋找解決之道,是擺在中國科學界面前的重要挑戰。
  • 多國科學家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癌症百億級市場待解
    多國科學家無法重複韓春雨實驗 癌症百億級市場待解  劉欣 • 2016-11-30 11:21:24
  • 《自然》雜誌發聲明:獲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新數據
    法制晚報訊(記者 黎史翔)《自然-生物技術》發布最新聲明指出,該期刊已獲得有關韓春雨實驗可重複性的新數據,需要調查研究這些數據。(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  《自然-生物技術》19日給法晚記者發來其發言人的最新聲明。
  • 20名中外學者發論文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這也是首次公開發表的,專門針對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實驗的學術論文。昨日,韓春雨回應,科學論文會用科學論文回應,會把近期實驗的發表出來。但他表示,實驗論文不會馬上發表。  論文稱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  距離韓春雨文章發表6個多月,仍沒有實驗室公開聲明實驗重複成功。昨日,記者了解到,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在線發表。
  • 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是論文造假?還是實驗環境差異?
    多國科學家卻陸續表示韓春雨的基因編輯實驗無法重複,懷疑其論文造假,要求公開所有數據。7月29日,一度支持韓春雨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反戈一擊。他在Twitter上發布長文《我的NgAgo經歷》,否認了自己7月15日之前部分重複實驗時得出的結論,表示並無嚴格意義上的證據顯示韓春雨的NgAgo-gDNA技術有基因編輯的跡象,並且要求韓春雨公開所有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
  • 韓春雨向《自然》提交實驗可重複性數據
    聲明中稱期刊已經獲得了與NgAgo系統可重複性相關的新數據,在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需要調查研究這些數據。質疑是否能推進科學?輿論再起風雲,但聲音不再單一。藉口下臺?如今出現可重複性數據,頂多證明的是韓春雨沒有造假,並不能說明,當初的質疑是錯的。@我也蠻人:科學要經得起質疑,但質疑不是以勢壓人,更不是以高位之尊而瞧不起人,這是思維慣性的錯誤。@陳教授:科學需要質疑精神,但過度的圍觀和輿論無益於前沿科學的研究發展。
  • 多國科學家質疑韓春雨論文 《自然》要求提供原始數據
    近日,「一鳴驚人」的韓春雨又陷入了「輿論風暴」。  2016年5月2日,這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文章,並提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手段——NgAgo。  論文發表後,韓春雨受到一些科學家及媒體熱捧,但此後不久,該事件又陷入持續性爭論,多國科學家表示其基因組編輯結果無法重複,也有科學家稱其可以重複。
  •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Nature: 數名研究者證實可重複性 韓春雨已提交詳細protocol
    三個月前,來自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發表了關於通過NgAgo酶對哺乳動物進行基因編輯的論文。在轟動學術界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表示,無法重複出該結果。於是質疑聲四起。  在這樣的日子裡,韓春雨每天都會收到很多騷擾電話和簡訊,嘲笑他,甚至對他講「你的事業完蛋了。」不過,韓春雨始終相信自己的工作沒有問題。
  • 賈鶴鵬:面向質疑,韓春雨應該怎麼做?
    然而,經過三個月的重複跟進,不少實驗室反映無法重現韓春雨論文中的結果。儘管關於如何更好地進行重複實驗,韓春雨本人在相關論壇中曾做出個別回復,但時至7月29日,仍有多國科學家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結果。 目前學界與公眾對韓春雨論文結果可重複性問題的爭論愈發激烈。8月2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聲明,將對韓春雨論文展開調查。
  • 韓春雨回應"重複實驗失敗":我為何要自證清白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學那間實驗室裡再見到韓春雨時,雖然身處「論文造假」「多人重複實驗失敗」的爭議旋渦,但他看起來十分平靜,依然侃侃而談,並不時反問記者:「你覺得我要是造假了,我還能這麼淡定?」他說,有人在網上說,韓春雨現在怎麼睡得著?「我告訴你,我睡得很好」。
  • 韓春雨回應「重複實驗失敗」:我為什麼要自證清白?
    韓春雨回應「重複實驗失敗」:我為什麼要自證清白?,雖然身處「論文造假」「多人重複實驗失敗」的爭議旋渦,但他看起來十分平靜,依然侃侃而談,並不時反問記者:「你覺得我要是造假了,我還能這麼淡定?」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引爭議 方舟子質疑博士論文造假
    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然而,數月以來,全球科學家幾乎都沒能重複他的實驗結果,同行的質疑聲越來越強烈。直到7月29日,「友軍」的倒戈引發了新一輪國際風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法國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曾憑間接證據宣稱重複韓春雨的結果,非常高效。這一度讓韓春雨的支持者看到了希望,但Gaetan Burgio謹慎地表示要等待基因測序的直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