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
佳能Powershot A80
佳能A80發布至今已經年半有餘,但是憑藉著強大的功能以及較低的價格,現在在市場上無疑極受歡迎。甚至在論壇上也是張口A80閉口A80。這款機型採用1/1.8英寸的400萬像素CCD,3倍光學變焦鏡頭,具有全手動曝光模式,快門速度為15-1/2000秒,最近微距為5cm。她的LCD為1.5英寸旋轉屏幕,使用4顆AA電池和CF存儲卡。
A80無疑正中了大部分囊中羞澀的攝影發燒友對入門級數位相機的期待,大尺寸CCD能夠保證成像的質量,旋轉LCD可以獲得取景的自由,手動功能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低廉的價格更使得她是如此具有誘惑力……哪一刀不是砍在入門用戶的心坎上的。但是大家是否想到如此熱銷的產品下深埋著的陷阱呢?
首先,最為大家詬病的是這款機型的LCD尺寸非常小,僅為1.5英寸,和現在主流的2.0或者是2.5英寸根本就無法比較。而且解析度很低,只有6.7萬像素,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LCD的顆粒感非常強。這個問題小則影響取景,最為不爽的是不適合自己,用得不開心;拍攝速度也是這款機型讓人頭痛的地方,開關機速度、暗部對焦速度、快門時滯以及閃光燈回電時間等重要速度指標都明顯落後於許多同級機型,對於想買一部抓拍型數位相機的朋友來說真是要慎重考慮;另外,A80在廣角端的暗角比較明顯,高解析度模式下無法直接在照片上列印拍攝日期,開機時鏡頭聲音比較大,機身外殼的塗漆容易脫離,在操作上,存儲卡蓋子比較緊,小力未必能打開,大力又怕掰斷了蓋子,這可難為MM了。另外我們知道許多數位相機都可以作為「U盤」存儲其他資料,但是A80並不具備這個寫入功能。
A80的其他缺點也明顯,例如秉承佳能系列機型嚴重紫邊的特點,僅僅支持CF I卡,體積相對比較大。價格不是萬歲,A80沒有配置鋰電,甚至沒有充電電池,僅僅配備了4顆鹼性電池以及32MB的CF I卡,如此來看,價格便宜是有其原因的。
挑戰A80
富士E500
Finepix E500是富士去年末推出的入門級數位相機,其不但具有完備的手動功能,而且28mm廣角端,使用兩顆AA電池以及2.0英寸的LCD顯示屏都是低端機型難於企及的。E500僅為1850元的售價更是重重砍在低端入門用戶心坎上,其矛頭直指佳能的兩款400萬像素機型:A80和A85。
富士E500採用1/2.5英寸原色CCD,有效像素為410萬,3.2倍光學變焦的富士儂鏡頭,她的廣角端達到28mm,這對於大場景的表現相當重要。和佳能A系列一樣,可以通過轉接鏡實現焦距的擴展。E500的最大光圈為F2.9-F5.5。這款機型全手動的曝光模式,快門速度為2-1/2000秒。LCD為2.0英寸,像素達15.4萬。使用兩節AA電池和xD卡。這款看起來還算不錯的機型有哪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呢?
首先小尺寸CCD上集成410萬像素,本身已經決定了這款機型在成像方面並沒有什麼突破,從實拍樣張來看,E500的成像和A80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紫邊和噪點都比較明顯,顆粒感比較嚴重,大家選購之前可以留意其樣張。至於方方正正,中規中矩的外觀設計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鏡頭方面,28mm的廣角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但可惜長焦端只有91mm,發燒友經常拍攝的中焦人像也難於企及了。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她最大光圈僅為F2.9和F5.5,特別是長焦端F5.5的較小光圈確實增加了長焦抖動的機率。E500的最慢快門速度也僅為2秒,要拍攝較暗的夜景或者煙花時,一般都無法使用到較小的光圈來獲得更清晰的畫面,甚至有時會曝光不足。另外,E500的動畫拍攝能力非常差,僅可以320×240、10幀/秒的解析度拍攝每段長為60秒的動畫。E500的閃光燈也備受非議,部分用戶反映她無法完全自動地彈出,卡在「半路」上需要用戶手動往上掰,另外她的閃光燈回電時間長,一般需要4、5秒的時間。
E500的售價這麼低,而硬體配置表面上看卻相當不錯,其實大有原因。一是E500和佳能A系列一樣,沒有隨機附送鎳氫電池和充電器,而僅僅送來兩顆鹼性電池(比A80還少了兩顆),這無疑為富士公司省下了幾乎100元了;二是E500隨機只附送16MB的xD卡,比佳能A80/A85更不厚道,這富士不又省下來了嗎?便宜還是有其道理,消費者後期投入是比較大的,一般買上電池充電器和128MB的xD卡,得要再花上400多元。
銷售冠軍
松下FX7
松下FX7可以說是一款將高端的光學防抖動技術「下嫁」到「平民」的時尚超薄型數位相機,在去年末還連續幾周獲得日本DC銷售冠軍,足見其在實力上還是獲得許多用戶認可的。FX7採用1/2.5英寸規格的500萬像素CCD,3倍光學變焦。她採用全自動曝光模式,快門速度為8-1/2000秒,最近微距為5cm。LCD顯示屏為2.5英寸,11.4萬像素,使用鋰電和SD/MMC卡。
對於各個硬體指標都相當不錯,而且還獲得了許多用戶認可的FX7來說,筆者還是如實地向大家介紹一些FX7讓人感到遺憾的地方,希望能夠給大家的選購提供些參考。
首先,FX7的電池備受眾多用戶詬病的設計之一。FX7使用專用的鋰離子電池,容量為710mAh,此容量在家用數位相機中算是比較底的。而更讓人擔心的是,FX7的2.5英寸LCD(還具備亮度增強功能)、光學防抖動功能以及高速連拍等等都是耗電大戶,其續航能力必大打折扣。據官方資料,在CIPA標準下FX7可以拍攝120張圖片,而如果都使用了上述功能的話,那麼供電時間就更加短了。據用戶反映,停停拍拍一般僅能拍攝40張左右,看來選購多一個或者兩個電池還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款機型沒有光學取景器設計,在野外一顆電池拍攝時,其續航時間也無法增加多少。另外,可能是由於「耗電大戶」比較多以及金屬機身的緣故,拍攝一小段時間後機身會明顯變熱。
在成像方面,由於她的CCD尺寸僅有1/2.5英寸,因此在噪點控制等方面略顯劣勢,畫面的噪點變多,細節解析度不夠。在功能方面,FX7不具有手動曝光功能,這個對於家用數碼來說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的場景模式卻比較少,僅有9種,實用性會略微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款機型的快門速度達到1/2000秒,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無法調節到的,即使是使用了運動模式。LCD顯示屏本來也是這款機型的亮點,但是2.5英寸的LCD只有11.4萬像素,顯示效果並不清晰、不細膩。在操作方面,FX7的按鍵比較小,那種手指較為粗大的男士用起來可能略感費力。另外,由於LCD的面積太大,而寬度又比較小,因此機背右邊的拇指槽設計明顯偏小,左邊又沒有留下把握的空位,操作FX7時確實擔心她會滑下來,男性用戶得要考慮清楚。另外,她沒有任何配件支持,包括流行的底座和潛水外套等。
最後,由於LCD屏幕佔據了背面極大部分的位置,在實際的使用中用戶可能會經常接觸到LCD,這樣往往會使LCD容易變髒,從而增加她刮花的危險。另外,不能不提的是:和松下FX7同個系列的FX2使用相同的電池,功能幾乎一樣,FX2採用同為1/2.5英寸的400萬像素以及13萬像素的2.0英寸LCD。從實用性來看,同樣CCD較小像素能提供更好的畫面純淨度;而LCD雖然小了但像素增加了,顯示畫面會變得更清晰、細膩。在價格方面兩者卻相差700元,要大家舍FX2而求FX7,是不是該慎重考慮一下呢?
手動功能
索尼W1
索尼W1在大約10個月前上市時可謂風雲一時,2.5英寸規格的大屏幕LCD顯示屏,這在當時並不多見。再加上500萬像素CCD以及索尼的品牌號召力,即使是現在仍然吸引著眾多家庭用戶甚至入門級用戶的青睞。W1採用1/1.8英寸規格CCD,3倍光學變焦鏡頭,具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功能,快門速度為30-1/2000秒,微距為6cm,可以拍攝640×480、30幀/秒的無限時有聲動畫。她使用兩顆AA電池以及索尼記憶棒。
W1當時憑藉著還較為稀罕的大尺寸LCD以及半手動功能獲得了許多家庭用戶甚至年輕MM一族的青睞,特別是無限時的高解析度動畫拍攝功能更是讓不少人為其心甘情願掏空口袋。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證明,索尼W1原來未必都是那麼好。
首先,筆者得說說這款機型的半手動曝光功能。W1在光圈優先模式下可以有如下選擇:廣角端光圈為F2.8和F5.6兩檔,長焦端為F5.2和F10兩檔;快門優先模式下可調節的比較多,可以進行1/3檔調節,例如1/125秒後有:1/160秒、1/200秒、1/250秒。上面可以看到其實光圈優先的實用性並不大,極大地限制了攝影者創意的發揮。另外,索尼W1在快門速度方面有時還會出現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大家知道,當快門速度值比鏡頭焦距的倒數大的時候,相機會自動發出警報並縮小光圈提高快門速度。而對於W1來說,筆者曾經試過在自動模式下最長焦端114mm拍攝時竟然出現1/60秒的快門速度,而光圈竟然達到了F10!W1為何不將光圈收縮到F5.2,從而避免快門速度低於安全速度的情況呢!這無疑是索尼在設計上的一個不小的BUG。另外,這款機型的廣角端為38mm,拍攝風景、家庭聚會等大場景時有較大的限制。
W1的LCD其實解析度也是比較低的,僅為12.3萬像素,和現在的T11等機型相差甚遠。高解析度無限時有聲動畫當然是好,但是大約0.4MB/秒的動畫拍攝起來可耗存儲卡了,一張300元左右的128MB記憶棒僅僅能錄製5分鐘的動畫,索尼也是不太厚道的。好在她使用兩顆AA電池,而且隨機附送了兩顆鎳氫電池和充電器。
數碼單反
佳能300D
對於這部歷史上第一款平民化的數碼單眼相機,歷史也給了她巨大的回報,她的銷售就是最好的證明了。然而歷史也給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二手市場上EOS 300D是最多人出手的高端相機之一。這款機型採用630萬像素22.7x15.1mm的CMOS傳感器,使用佳能EF以及EF-S系列鏡頭,焦距換算為1.6倍。她的手動功能豐富,快門速度為30-1/4000秒,並支持B門,閃光同步為1/200秒,最高ISO感光度達到1600,支持外接閃光燈和RAW無壓縮格式。300D的LCD為1.8英寸、11.8萬像素,使用CF卡,支持微硬碟,使用專用鋰電BP-511。
表面上各項參數接近高端單反,而價格又無懈可擊的佳能300D為何落得如此「下場」呢?大家現在決定購買時建議還是仔細了解一下這款機型的一些內部操作。
其實,300D所謂的豐富手動功能也是有許多限制的。本來對於數碼單眼相機來說,用戶都希望能夠自由地使用各項功能以及調節各項拍攝參數,而佳能300D與此背道而馳。我們知道,許多數位相機即使是在自動曝光模式下仍然可以自由調節ISO等設置,而佳能300D卻無法調節。另外,300D在程序自動、光圈優先以及快門優先模式下無法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在全手動曝光模式下無法使用評價測光。在上述四種模式下,局部測光(範圍較大的點測光)需要按下AE-Lock鍵以後方可使用。還有,300D的自動對焦也是無法自由選擇的,300D的連續自動對焦功能只能在運動模式下使用……這看上去無疑就是剝削了用戶自由創作的權利了。
300D的「劣跡」還不止這些,我們知道對焦輔助燈是許多數位相機配備的功能。300D也具有這項功能,但是她是設計在閃光燈裡面的,使用時必須打開內置閃光燈,倍感不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300D設計一個黑白屏幕作顯示參數使用,但是這個屏幕在一般狀態下顯示信息並不全面,例如ISO感光度等就無法顯示,這往往會誤導用戶。當然,由於佳能的市場策略運作有方,300D還是受到追捧的,但這絕不是因為她在功能參數方面的優勢。
將主流的幾款機型的缺點都說得如此嚴重,並不是說她們沒有購買的價值。每一部相機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會有其存在的市場,將其缺陷列舉出來主要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不要為廠商的宣傳以及價格所誤導而沒看到其另一面。像E500那樣,表面標價1850,但沒有2300元還別指望能夠真正著陸使用。列舉這些相機的缺陷主要是希望大家買得清楚,用得稱心。同時,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也不要因為存在的缺點而無視其優勢所在。這真是本文希望大家明白的地方,最好祝願大家在消費者日前能買到適合自己的數位相機。
編輯:林潔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