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構所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2020-12-03 瀟湘晨報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全固態雷射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探索兼具大的倍頻效應和短的相位匹配截止波長的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一項較有挑戰性的課題。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課題組基於功能基元替換的思想,以平面三角形基團[CO3]2-和四面體基團ZnO2(OH)2分別替換KBBF結構中的[BO3]3-和BeO3F基團,首次在碳酸鹽體系中構築一例具備KBBF結構特徵的新型羥基碳酸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NaZnCO3(OH)。與KBBF結構中的[BO3]3-基團一樣,該晶體中的[CO3]2-基團保持平行共面一致排列。同時,該晶體中ZnO2(OH)2四面體基團實現了上下功能層之間的完全自連接,並通過適宜的排列為晶體倍頻效應的提升做出貢獻。這些結構特徵使得該晶體的倍頻效應達到5.2倍KDP,雙折射率達到0.114(@1064nm),通過理論計算得到的最短相位匹配波長可達201nm,說明該晶體是一例較好的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備選材料。該晶體獨特的結構構型也將為新型紫外甚至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提供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福建物構所副研究員彭廣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葉寧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此前,研究團隊已在紫外NLO材料的設計、合成、晶體生長和非線性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 8, 3390-3394;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140, 22, 6814-681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140, 11, 3884-3887;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0, 59, 15978-15981;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 8968-8972;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9, 31, 1, 52-56;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7, 2, 896-903;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6, 28, 2301-2307;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8, 54, 1445-1448;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7, 53, 9398-9401;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8, 6, 6526-6533;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7, 5, 8758-8764)。

論文連結

福建物構所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來源: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設計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的關鍵是如何誘導無心結構的形成及如何增加化合物的極化率同時保留大的帶隙。最近研究表明,簡單的雙原子位置的不等價取代的方法是一種設計新的高性能倍頻晶體的新思路。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 福建物構所召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發展戰略研討會
    研討會旨在總結和梳理研究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發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水平,討論重大創新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明晰「十二五」乃至更長時間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戰略重點、發展方向和創新目標,進一步提升研究所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自主創新水平,提高國家戰略性需求的滿足能力。
  • 福建物構所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因其頻率轉換性能廣泛應用於擴展雷射光源的頻率。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C(NH2)3]+基團和無機的四面體(SO3F)-替換,成功獲得了第一例氟磺酸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即C(NH2)3SO3F。
  • 福建物構所金屬磷酸鹽倍頻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金屬磷酸鹽NLO晶體具有深紫外透過、較高的熱穩定性以及易於大尺寸晶體生長的特性。在該體系中,利用磷酸根的縮合、引入強畸變的d0-TM(過渡金屬)多面體以及引入易於極化的陽離子框架(Cd2+、 Pb2+、Bi3+等)等設計策略,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
  • 我國科學家設計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2020-11-17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和副研究員姬成敏首次在二維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中,實現了高靈敏的自驅動紫外偏振光電探測。
  • 福建物構所鍺(矽)酸鹽倍頻晶體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金屬鍺酸鹽通常作為閃爍晶體(BGO)和毫米器件被報導。將Ge、Si引入到硼酸鹽中,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硼鍺、硼矽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人員發現很多含孤對電子(Pb2+、Bi3+等)的非心鍺酸鹽、矽酸鹽有著較高的對稱性甚至立方結構導致其極化率低以及各向異性小,因此多數已有的鍺(矽)酸鹽晶體存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弱以及雙折射率小的缺點,嚴重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而且鍺酸鹽極少作為NLO材料被報導。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2020-03-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和副研究員李麗娜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等資助下,成功構築了一例可實現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的二維三層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鉛氯鐵電體。
  • 氟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雷射光源的波長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頻率轉換器件材料——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變頻能力。
  • 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因其頻率轉換性能廣泛應用於擴展雷射光源的頻率。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BeO3F)5-基團分別用有機的平面三角[C(NH2)3]+基團和無機的四面體(SO3F)-替換,成功獲得了第一例氟磺酸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即C(NH2)3SO3F。
  • 金屬磷酸鹽倍頻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在該體系中,利用磷酸根的縮合、引入強畸變的d0-TM(過渡金屬)多面體以及引入易於極化的陽離子框架(Cd2+、 Pb2+、Bi3+等)等設計策略,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其中,KH2PO4(KDP)和KTiOPO4(KTP)作為商用NLO材料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非線性光學器件。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現代雷射科學與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BO3平面基元作為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構築基元被用來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O3因其共軛平面結構也被公認為是構築NLO材料的理想結構單元之一。然而,硝酸鹽因非常容易溶於水,使得發展該類化合物作為NLO晶體材料遇到瓶頸。
  • 福建物構所中遠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中遠紅外二階非線性光學(MFIR-NLO)晶體材料在資源探測、光電對抗、空間反導、國防通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目前商業化的MFIR-NLO晶體材料(例如,AgGaQ2(Q=S,Se)和ZnGeP2等)存在多方面的性能缺陷,限制了它們的應用範圍。
  • 福建物構所發現具有大的線性和非線性光學效應的亞銻硼酸鹽
    倍頻效應(非線性光學效應)和雙折射(線性光學效應)是現代光學中兩種極為重要的性能,可以應用到諸多領域。許多研究結果都顯示含有孤對電子的陽離子對倍頻效應和雙折射性能有顯著的增強作用。然而,這兩種光學性能對結構的要求不同,因此在一種材料上同時實現大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仍然是一個難題。
  • 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雷射頻率變換、信息通訊、光信號處理等眾多領域都具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2.02 星期三
    科研進展1、營養與健康所等建立MAnorm2計算模型3、深圳先進院創建一種串聯分子螢光互補方法4、福建物構所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5、空天院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產品6、工程熱物理所在水泥窯爐低氮脫硝技術研發中獲進展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重要的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在信息、能源、工業製造、醫學、科研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鍺(矽)酸鹽倍頻晶體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金屬鍺酸鹽通常作為閃爍晶體(BGO)和毫米器件被報導。將Ge、Si引入到硼酸鹽中,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硼鍺、硼矽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