鍺(矽)酸鹽倍頻晶體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2021-03-01 中科院之聲

金屬鍺酸鹽通常作為閃爍晶體(BGO)和毫米器件被報導。將Ge、Si引入到硼酸鹽中,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硼鍺、硼矽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人員發現很多含孤對電子(Pb2+、Bi3+等)的非心鍺酸鹽、矽酸鹽有著較高的對稱性甚至立方結構導致其極化率低以及各向異性小,因此多數已有的鍺(矽)酸鹽晶體存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弱以及雙折射率小的缺點,嚴重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而且鍺酸鹽極少作為NLO材料被報導。

在國家基金委重點與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資助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毛江高團隊將具有高極化能力的Bi3+和高配位的Cs+引入到鍺酸鹽中,通過高溫固相,合成了一例一致熔融的鍺酸鹽倍頻晶體:Cs2Bi2O(Ge2O7) (CBGO)。CBGO結晶於極性空間群Pca21。其中Bi3+形成了高度畸變的BiO5多面體,與Ge2O7通過共用氧原子形成七元環結構。這種BiO5八面體使得該化合物具有較高的極化率和各向異性,因此CBGO表現出強的倍頻效應和較大的雙折射率,其倍頻係數為KDP的13.7倍,雙折射率為0.073。理論計算表明,BiO5八面體對於CBGO的倍頻性能和光學各向異性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909735)。另外該團隊成功地將BiO5引入到硼矽酸鹽體系中得到一系列結構新穎且有著較強倍頻係數的Ba4Bi2(Si8-xB4+xO29)(x=0.09)(BBSBO),其倍頻係數為KDP的5.1倍,論文發表在RSC期刊《化學科學》上(Chem. Sci.,2019, 10, 837)。這些研究結果為新型NLO晶體的合成提供了新的設計策略。文章第一作者均為福建物構所與上科大聯培博士生唐如玲。

福建物構所鍺(矽)酸鹽倍頻晶體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來源: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鍺(矽)酸鹽倍頻晶體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金屬鍺酸鹽通常作為閃爍晶體(BGO)和毫米器件被報導。將Ge、Si引入到硼酸鹽中,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硼鍺、硼矽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人員發現很多含孤對電子(Pb2+、Bi3+等)的非心鍺酸鹽、矽酸鹽有著較高的對稱性甚至立方結構導致其極化率低以及各向異性小,因此多數已有的鍺(矽)酸鹽晶體存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弱以及雙折射率小的缺點,嚴重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而且鍺酸鹽極少作為NLO材料被報導。
  • 金屬磷酸鹽倍頻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金屬磷酸鹽NLO晶體具有深紫外透過、較高的熱穩定性以及易於大尺寸晶體生長的特性。
  • 福建物構所金屬磷酸鹽倍頻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金屬磷酸鹽NLO晶體具有深紫外透過、較高的熱穩定性以及易於大尺寸晶體生長的特性。在該體系中,利用磷酸根的縮合、引入強畸變的d0-TM(過渡金屬)多面體以及引入易於極化的陽離子框架(Cd2+、 Pb2+、Bi3+等)等設計策略,無機材料學家們獲得了一系列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
  •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設計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的關鍵是如何誘導無心結構的形成及如何增加化合物的極化率同時保留大的帶隙。最近研究表明,簡單的雙原子位置的不等價取代的方法是一種設計新的高性能倍頻晶體的新思路。 福建物構所碘酸鹽二階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獲進展
  • 福建物構所合成新晶體CBGO
    據悉,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毛江高團隊將具有高極化能力的Bi3+和高配位的Cs+引入到鍺酸鹽中,通過高溫固相,合成了一例一致熔融的鍺酸鹽倍頻晶體:Cs2Bi2O(Ge2O7)(CBGO
  • 【科研進展】新型半導體二維原子晶體鍺矽烷材料的帶隙調控
    【科研進展】新型半導體二維原子晶體鍺矽烷材料的帶隙調控 2020-04-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設計合成新型硼酸鹽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硼酸鹽具有豐富的化學結構,B原子可採用BO3和BO4兩種配位方式,並進一步聚合成一維的鏈,二維的層和三維的網絡,使硼酸鹽具有豐富的晶體結構。因此,硼酸鹽是設計合成新型光學晶體材料的優選體系。基於陰離子基團理論,BO3 平面基元具有不對稱電子云分布的π 共軛軌道,具有較大的微觀極化率,平行排列的BO3 平面基元利於使材料獲得好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性質,這兩個參數直接決定了材料的雷射轉換效率和倍頻應用波段範圍。
  • 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福建物構所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隨著雷射精密機械加工業、雷射化學、紫外雷射光譜學和雷射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全固態深紫外相干光源需求也愈加迫切,而其中關鍵突破點在於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製和應用。長時間以來,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實現定向的設計、合成非線性光學材料則是其中難點之一。
  • 天津大學封偉團隊在帶隙可調的新型鍺矽基半導體二維原子晶體研究...
    近日,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在半導體二維原子晶體的可控制備和帶隙調控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在理論計算和結構設計的基礎上,採用-H/-OH封端二元鍺矽烯,首次獲得了具有帶隙可調控的二維層狀鍺矽烷(gersiloxene)。
  • 福建物構所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是全固態雷射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探索兼具大的倍頻效應和短的相位匹配截止波長的短波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一項較有挑戰性的課題。與KBBF結構中的[BO3]3-基團一樣,該晶體中的[CO3]2-基團保持平行共面一致排列。同時,該晶體中ZnO2(OH)2四面體基團實現了上下功能層之間的完全自連接,並通過適宜的排列為晶體倍頻效應的提升做出貢獻。
  • 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因其頻率轉換性能廣泛應用於擴展雷射光源的頻率。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結構為模板,通過將KBBF中的無機的平面三角(BO3)3-基團和四面體(BeO3F)5-基團分別用有機的平面三角[C(NH2)3]+基團和無機的四面體(SO3F)-替換,成功獲得了第一例氟磺酸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從「隱士」到「明星」,鍺元素的逆襲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由於鍺是半金屬,其硫化物的共價性要弱於砷分組的硫化物,所以其溶解度(0.55g/100g水)也比難溶的硫化砷要高。因此,多硫代鍺酸鹽遇到稀鹽酸時並不像砷的硫代酸鹽Na3AsS4一樣生成硫化砷沉澱和硫化氫氣體,而是得到溶解後的硫化鍺和硫化鈉溶液,多餘的硫以單質形式析出。因此Winkler的上述分離方法不能奏效,最終少量的鍺還是混在溶液中無法分離。
  • 我國科學家設計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
    傳統的紅外晶體AgGaS2和ZnGeP2可用於中紅外波段,但因其損傷閾值較低,限制其實際應用。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通常可實現大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效應、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寬的透光範圍(紫外-中紅外)、適中的雙折射,是一種具有潛力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福建物構所無金屬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非線性光學晶體因其頻率轉換性能廣泛應用於擴展雷射光源的頻率。而對於紫外波段的雷射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優異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課題組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基金重大計劃和面上基金等項目資助下,以經典的KBBF結構為模板,通過將KBBF中的無機的平面三角(BO3)3-基團和四面體(BeO3F)5-基團分別用有機的平面三角[C(NH2)3]+基團和無機的四面體(SO3F)-替換,成功獲得了第一例氟磺酸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氟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隨著雷射在紫外和深紫外波段應用的日益重要,如何設計合成性能更優的非線性光學材料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課題組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B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助理研究員羅敏主持的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專項等資助下,以非線性光學晶體Sr2Be2B2O7(SBBO)結構模型為基礎,利用分子工程的方法成功設計了首例鉛/
  • 同濟大學研究團隊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氧化物晶體方面取得系列重要...
    隨著紫外雷射應用需求(< 400 nm)的快速增長,研創適用於紫外波段的光學晶體是當前化學材料領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術前沿和研究熱點。但是傳統的無機金屬氧化物雙折射晶體(如YVO4,方解石(CaCO3)等)由於紫外光透過率低等原因,嚴重製約了這些晶態材料在紫外雷射領域中的應用。因此,探索合成雙折射率大的紫外光學晶態材料仍然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難題。
  • 新疆理化所含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獲進展
    設計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難點是如何構築無心結構及如何增加材料的極化率。前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潘世烈領導團隊在含氟硼酸鹽、磷酸鹽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設計合成了系列氟硼酸鹽、氟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J. Am. Chem. Soc.
  • 同濟大學研究團隊在二階非線性光學氧化物晶體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但是傳統的無機金屬氧化物雙折射晶體(如YVO4,方解石(CaCO3)等)由於紫外光透過率低等原因,嚴重製約了這些晶態材料在紫外雷射領域中的應用。因此,探索合成雙折射率大的紫外光學晶態材料仍然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