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釐米缸開缸過程,看大神造景,又漲知識了!

2021-01-10 綠意怡然

前些日子,我寫過一篇關於莫斯在草缸造景中的應用的文章,引起了許多草友的關注。最近,我在爬貼學習的過程中,無意間看到一位大神的莫斯草缸開缸過程,竟與我之前的文章內容遙相呼應,大有知己之感。於是分享出來,供草友參考。

下面的開缸實例,是天湖葵大師在ADA大賽上的作品,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在細節上的處理,更見功力深厚。事先沒有徵得大神的同意,引用了部分圖片,敬請大神諒解。如有不妥之處,請告之,本人會及時處理。

先發一個成景後的效果圖

本次開缸硬體配置:

缸:120×50×50;

燈:金滷150w*2(13:00-15:00)+T5HO54w*4(10:00-16:00)距離水面高度30cm;

過濾:CF-1200;

底床:亞馬遜水草泥;

造景材料:溪流石、鵝卵石、青龍石、杜鵑根、泰國沉木、化妝砂;

水草:莫斯類有翡翠、垂淚、火焰、美鳳、珊瑚、小三角;迷你椒草、咖啡椒草、迷你青椒草、鹿角鐵、青木蕨;

生物:紫羅蘭三角燈/黑殼蝦/黃金鬍子;

下面是開缸過程。

根據沉木形狀,選擇三角構圖方式。關於構圖方法,我之前的文章有過介紹,在此不再多說。

不知什麼原因,上面材料清單中提到的青龍石,在這次造景中沒用到。沉木下面擺放的應該是溪流石。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最後得出結論(不一定正確,感覺有道理):青龍石對水質的PH值和GH值影響較大,不利於莫斯的生長。因為青龍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大量充足的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從而導致水質變硬,而大部分莫斯是喜歡軟水的。溪流石多為矽酸鹽石頭,不與CO2反應,對水質沒有多大影響,也許這就是高手不用青龍石的原因吧!

繼續在上面標紅的地方粘上一些細小的枝幹,既可以使原來的位置不會過於空洞,還會另變化更豐富一些。效果看下圖,比對一下不同地方,對造景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為了增加布局的穩重感,也是讓構圖更加自然,作者又在下面幾個位置作了調整。

調整後的效果如下:穩重平衡的感覺是不是明顯多了!

請注意下圖中的幾處位置,作者一直空著。

這是一個很巧妙的處理方式,中國畫講究「留白」,園林景觀講究「景眼」。顯然,如果把這幾處填上沉木或石頭,結果就像一堵牆,讓人感到「撐心」,而且也缺乏通透之感。

骨架搭好以後,開始粘莫斯、種草

關於水草的位置,既要根據造景布局的需要,也要照顧真實自然的感覺。我的經驗是種草之前,打開燈,前後左右細細觀察,哪裡光最強,哪裡光照不到,做到心中有數。光線最強的地方,是整個缸的亮點所在,一定要種最吸引眼球的草。光線暗的或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不用種了吧,既不利於水草生長,也有悖於自然規律,給人不實之感。

七天之後,水質變清,水草開始適應環境,展現生機

20天後,水草明顯開始生長,發白的莫斯膠已經看不到了。

58天後,成景!大家現在能看出我之前說的幾處留白的效果了吧

相關焦點

  • 草缸開缸教程:漂亮的120cm缸造景,水草缸玩的就是平衡!
    聊一個漂亮的120cm缸的造景。這個缸裡有對光線需求不高的莫斯、也有對光線需求高的挖耳,從植物對光需求來說,這真是不好協調,兩者同時出狀態是對維護者很大的挑戰。缸體設置:leili1987;圖 / 文:leili1987;編:尼特利開缸不久,挖耳草處於適應期,這種草一般都要適應新環境一兩個月。一段時間後因3個筒燈光線太強,關掉了中間的燈,這樣對莫斯剛好,但委屈了挖耳。挖耳草的巔峰狀態↓後來後景草瘋長↓這個120cm的缸體故事並未結束,同樣的配置,換了新裝。
  • 120cm草缸配置清單及開缸造景案例分享
    這一次分享一個120cm草缸的案例。缸體設置者:萬華鏡設備:缸體尺寸:120*50*50cm過濾:伊罕600濾材版照明:尼特利AT3 50w*2和AT1 50w*1底床:尼特利水草泥硬水版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多噴水,保持莫斯的溼度水草買多了這裡需要說一下的是,剛剛開缸的時候還用了紅松尾和古巴葉底紅,古巴在飼養一段時間後掛掉很多,所以後來全部移除了。紅松尾插了很多在沉木的縫隙處,不過也因為長藻長得厲害後來移除了。
  • 水草造景開缸詳細圖文步驟!
    成景照 造景過程 1 空缸尺寸 60*30*36 6 在此加放火山巖作為造景裝飾 (造景石材可以依據個人愛好來選擇,水牧場則鍾情於青龍石 *^-^*)
  • 資深魚友詳解三湖慈鯛的開缸過程、造景方式、飼養方法
    最近幫朋友開了個小缸,結合這次開缸、造景、入魚的過程,把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跟大家大家說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是今天的正文。開缸由於朋友說想開個小缸養一些三湖慈鯛,過濾要非常強的那種。所以我給他推薦了一款50左右的敞口式的小方缸。我給他推薦的過濾是滴流盒過濾,相對來說這種過濾的過濾效果非常強大。
  • 草缸造景快速建立草坪無水開缸方法
    無水開缸無水開缸聽起來很陌生,但是不要被它的名字嚇到,實際上無水開缸相當簡單,它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無水開缸需要準備些啥?第一步:添加造景素材和水草泥等到水草種上去的時候,最好不要破壞他們擺放的位置,和泥土,所以最終成景,自己要心中有數,一定要滿意!下一步就是對水草泥進行噴灑直到水草泥溼透,是噴灑,而不是直接倒水進去(大部分的水草泥在溼潤後顏色會加深,大家可以這樣判斷水草泥有沒有溼透)開始這一步對於無水開缸的成功與否有決定的作用。為啥呢?
  • 大師級草缸骨架教程,看完就知道魚缸造景的重點所在
    草缸造景越來越流行,在國內也出現很多造景大師,但是我們普通愛好者學習造景的渠道太少,都不知道該怎麼入坑,曾經一個網友說,我斷斷續續學習了將近一年,都沒幹入坑,這種形式,對草缸造景這一行業帶來很大阻礙,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石頭景開缸步驟,希望可以幫助一下新手朋友。
  • 水草缸開缸造景後(回頭水)你用過嗎?二次換水的好處。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水草缸開缸的一個重要的細節吧,可能不說,大家都不會太注意,可能有的人是無意中去做了,但是做過就不以為然了,新手可能更不太了解,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下其中的一個小細節,就是開缸後的二次換水的問題,我叫它(回頭水)。水草缸很多新老網友都非常的喜歡,新開缸的時候,需要準備很多的材料用來造景或是種草,那麼一定會有幾種情況遇到。
  • 「從零開始草缸造景丨序篇」草缸迷必看!草缸造景的第一課!
    作者丨【草缸造景觀賞魚】轉載請註明出處草缸,也稱水草缸,即著重於水草的造景搭配與生態組合的水族缸。通過對燈照、肥料、二氧化碳、水質等水草生長條件的維護,搭配觀賞魚、觀賞蝦、觀賞螺等,形成的獨特景觀。世界水族造景大賽獲獎作品大多數草缸流行天然造景,最大化模仿自然界的景觀打造及生態循環。
  • 功夫物種:海缸造景手法與圖示
    創辦河北功夫物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後又創立關於水景造景的培訓課程體系。該課程以五大優勢著稱,教學內容全面,從水草造景、水路造景到與林警官教學和水族店經營手把手教學;對教學態度深刻嚴謹,邀請業界獲獎老師前來授課。以過去的一些作品為例;如果魚友們有更好的分類,歡迎大家多多提議,一起為海缸造景做出更多的貢獻。
  • 【水草造景】水草泥的秘密
    今天TJ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年自己對水草造景中底床,特別是水草泥的一些認識,嘿嘿,有補充的朋友可以在最下面的留言位置可以告訴我,一起交流分享、成長進步;(一)底床常見的選擇     陶粒、天然砂子、人工砂子、化妝砂、水草泥,接下來,我們注意看一看;最後仔細分享一下水草泥的秘密;
  • 新手開缸必經之路,活石該如何造景?讓我帶你了解一下
    每一個漂亮海缸都離不開活石,活石不僅僅是缸裡最主要的過濾材料,也是唯一的造景材料。當你在感嘆這缸漂亮的同時,要知道缸裡的珊瑚和海魚僅僅是其中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完全由活石造景來決定!一個漂亮的海缸必定是建立在科學合理的活石造景基礎上的。
  • 60方缸水草造景過程分享
    這是很多草缸新手的首要問題,那麼一二水族就通過今天的文章,幫你了解開缸過程,助你快速入坑。今天我們要做的草缸,就是上圖這個景觀。設備介紹,超白缸:60*50*50,水草燈:T5燈管,素材:青龍石,沉木,水草泥,水草種類:迷你皇冠,小水榕,辣椒榕,細葉鐵皇冠個,莫斯,迷你椒草,血心蘭,紅丁香,青葉。
  • 雙樹樁青龍石化妝沙水草造景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雙樹樁青龍石的景,造景過程可能跟之前發過的有點不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先欣賞一下成景圖缸體尺寸:120cm*45cm*50cm超白缸床底配置:水草泥、化妝沙燈光:海霸T5-54W*6管水草燈二氧化碳設備:4L鋼瓶、外置細化器骨架:青龍石、沉木水草種類:莫絲、小榕、紅松尾,紅宮廷等其他:莫絲膠、魚線、發泡膠、鋼網片下面看看一步一步的開缸過程
  • 水草泥草缸開缸實例教程之一 :以尼特利原生態水草泥為例
    草缸即是以水草養殖布景為主題的水族缸,也可以叫生態魚缸,一般飼養以小型熱帶淡水魚為主,著重於水草造景。現在,大多數流行模擬天然造景,通常需要特別注重燈照、肥料、二氧化碳、水質等,以及所有對水草生長條件的維護。
  • 水草缸造景,好看的景色觸動心靈!
    今天的景色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來源:水草世嘉造景數據缸體:90*45*45cm底床:白色化妝沙、水草泥素材:火山石、杜鵑根水草:迷你牛毛、矮珍珠、南美叉柱花、天湖荽、三角莫斯、美鳳莫斯、水榕、簀藻、鹿角鐵皇冠、血心蘭、紅菊、綠宮廷生物:黑殼蝦、水晶蝦、小精靈、紅綠燈【造景過程】
  • 原創造景 | 開缸記:海水原生缸《養馬島潮池》
    【造景過程記錄】👇準備十一長假期間,去了養馬島旅遊,並計劃開一個養馬潮池生境的原生缸。原生缸尺寸定為80x40x40cm。👇成果採集到的生物寄居蟹類 約40隻海水螺類 約30隻伯氏網䲁 4條美肩鰓䲁 6條杆蝦虎 2條紋縞蝦虎 5條六線䲁 1條長牡蠣 若干刺參 1隻海水藻類 若干採集到的素材採集到的數據趕回家……回到家後,便趕忙對80的缸進行了造景
  • 海水缸一日開缸大法(P石+濾材+珊瑚基石)新手少走彎路
    P石,本質就是種濾材,只是做成了造景石的樣子,純淨無毒可培菌,可以直接開缸。P石在國外並不叫P石。引進中國後也只是稱為法國培菌造景石,後來大家嫌名字長,就叫P石了。國外很多魚友和水族館都大量使用他們的人工活石,已經經歷了時間的考驗。
  • 超級簡單的原生造景小缸!手把手教你盤它!
    先曬一張原生造景缸的整體圖: 開缸流程: 選擇素材
  • 草缸造景:4年13個造景,你看看這位水族造景發燒友
    水族造景玩家 海南·水手 接觸水草缸4年,先後利用4個缸體玩出了13個造景,現在就給大家一一呈現。後面開始慢慢搜索關於水草造景的一切,從網上買了第一包泥(尼特利9L裝大包的那種)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買過濾、買燈、買水草,買回來後開始不斷折騰,天天都搗鼓到三更半夜。剛開始迷你矮珍珠種下去沒幾天就爛了,直接找到客服開罵,之後才知道這種水草需要二氧化碳……在那之後,加了一個海南海口的水草造景群,認識了群裡名為香菸的玩家。第一次去香菸家裡看他的水草缸頓時呆住:怎麼這麼漂亮?
  • 草缸開缸準備?開缸流程
    首先是準備工作: 超白缸(通透性好) 水草燈(提供光照,利於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鋼瓶(降低PH值,植物光合作用) 開缸伴侶和基肥(活化底床,提供充足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