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TJ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年自己對水草造景中底床,特別是水草泥的一些認識,嘿嘿,有補充的朋友可以在最下面的留言位置可以告訴我,一起交流分享、成長進步;
(一)底床常見的選擇
陶粒、天然砂子、人工砂子、化妝砂、水草泥,接下來,我們注意看一看;最後仔細分享一下水草泥的秘密;
【1】陶粒:
優點:
陶粒很硬,燒結溫度高,不會粉化;
缺點:
營養物質已經燒盡、含有很多空隙會「吸肥",可能比天然的沙子還難養水草;陶粒很輕很滑很遠,不易塑性,會滑動,不易種植固定水草;
【2】天然砂子、天然泥土:
可能會影響(不良)水質,硬水、鹼水等等,影響水草、生物生長;
天然砂子常見的就是河砂、黑膽砂等等;
【3】人工砂子:
黑金砂、石頭磨碎的砂子等等;
【4】化妝砂;
a、化妝砂也是天然砂子,不過一般來說顆粒比較細,透氣性差,沒有肥性,本身不用來種植水草在水草造景中起到留白、寫意的作用;
b、如果髒了就吸走表層就可以;
c、水草泥和化妝砂都有的水族箱就應該把二者儘量的分割開來,用一些小石塊,大小不等,有技巧的、自然的分隔開來,就很棒了;
【5】水草泥
水草泥使用最廣泛,本質就是泥土,但是我們不能直接把土放到缸裡,因為會很髒,所以廠家就以泥土為原料製作了水草泥;
水草泥優點:軟化(GH)、調節水質(PH)、富含肥料;
水草泥缺點:粉化、(近期某些水草泥)黃水(因為採集地區PH變化的原因);
(二)水草泥使用注意:
【1】顆粒大小的選擇
水草泥在下層選擇大顆粒,方便透氣;上層細顆粒,方便種植紮根;
【2】水草泥鋪設厚度的標準
a、底床的厚度沒有特別的規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造景的意圖來決定;
b、最低限度的話,前面應該有3-5cm厚,後景水草因為比較高大,所以後景的水草泥應該再5cm以上,要不然會種不穩水草的;
c、造景時前低後高,導致後景的水草泥會比較厚,導致容易腐化,釋放硫化氫等等有毒物質,導致草縮芽、爛根、魚蝦死亡等等;
【3】增加水草泥透氣性的方法
a、下面大顆粒的水草泥會增加透氣性;
b、開缸時在最下面使用「開缸五寶",裡面就是活化底床的粉劑,這樣就可以防止底床的腐化;
(開缸五寶)
c、水草泥需要很多氧氣才不會腐化,所以水草泥使用過程中儘量避免直接拔水草出來,因為植物的根可以增加水草泥的透氣性;
d、種植一些根系發達的水草,也對水草泥的透氣性有幫助,比如椒草,龍鞭草、皇冠草等等,都是根系非常發達的水草;
【4】造景的時候,儘量避免把石頭直接壓住
建議先鋪小部分水草泥,然後放石頭,再把剩下的水草泥鋪進去,這樣水草泥就不會被石頭沉木等等重物壓住腐化;
【5】鋪底肥的重要性
水草泥雖然比起砂子來說更加富含肥料,但是也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也有必要在水草泥下面鋪能源砂或者根肥等等緩慢釋放的底床用的肥料,配合水中的液體肥料使用;這樣就能長時間的使用這個底床了;
(能源砂)
【6】水草泥黃水的解決辦法;
a、TDS調節到120-150可以抑制;
b、大量換水,直到不黃水;
c、加淨水粉、淨水劑;
d、使用活性炭(對於水草泥黃水,效果不理想)
OK,今天的分享就全部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
嘿嘿,有補充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的留言位置可以告訴我,一起交流分享、成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