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分都嫌低,這神作美過《地球脈動》

2020-12-04 電影頭條movieiii

回憶起小時候在科教頻道的熒幕記憶,自然就是《走近科學》

除了這樣的科教節目,當然我們還能回憶起各式各樣的自然紀錄片。

從《動物世界》到《人與自然》,美麗的自然世界是孩子的天然啟蒙讀物。

而談到國外的自然紀錄片,有一部在這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BBC出品的紀錄劇集《地球脈動》。

作為「海外版的《人與自然》」,影片更進一步,通過深入人跡罕至的極地荒原、無底深海甚至極少被探秘的地底洞穴,呈現了震撼人心的視覺奇觀。

這部神劇,第二季更是在豆瓣拿到了9.9的高分,成為了2016年評分最高的紀錄劇集。

而《地球脈動》原班人馬並沒有停止腳步。

今年4月,這支金牌攝製組攜手網飛共同推出了新作《我們的星球》。

《星球》一經播出,就收到了觀眾如潮的好評,反響和呼聲甚至超過了前作。

好評如潮的《星球》是如何吸引到胃口被養刁了的我們呢?

我們先來看看《星球》超強的卡司陣容。

影片原聲由曾為《蝙蝠俠:俠影之謎》、《指環王》系列做配樂的史蒂文·普萊斯操刀。

電影配樂師普萊斯為紀錄片配樂能夠更好地煽情與助興,又成功避免了BBC以往浮誇的風格。

擔任解說的則是 「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

作為BBC的御用解說,他的地位相當於解說《人與自然》的趙忠祥老師。

93歲高齡的他,再度以經典之音帶領我們進入神秘的自然奇觀。

此外,《星球》更是以超乎超人的工時和先進設備確保了影像品質。

600多名工作人員,在超過3500個拍攝日裡,走遍了各大洲的50多個國家/地區。

全程使用4K超清格式拍制,保留了自然世界「高清的美」。

每一幀畫面美得像截圖,色彩飽滿,細節高度保留,分分鐘想設成壁紙。

由於過於清晰,觀眾時不時就覺得身處另一顆星球。

水、光、霧混合的迷人質感在影片中隨處可見。

光只是清楚可還不夠。

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曾說過: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星球》採用美軍發明的空中攝影機拍攝,可從數公裡外拍攝某物體的超清特寫。

因此,我們有機會接近了從未被如此近距離拍攝的各(奇)種(奇)各(怪)樣(怪)的野外小動物們的日常:進食、捕獵、求偶、遷徙…

有趣的小動物充斥著畫面。

一群粉紅火烈鳥帶娃遷徙,成年長官帶著一個營的童子軍噗嗤噗嗤向前進軍。

這隻蠢萌笨鳥為了贏得放心,通過伸展羽毛擺出各種浮誇的造型,完成了一次「個人時裝秀」。

不過要想贏得雌鳥芳心,光擺空架子可不行。

這隻長鬚鳥別出心裁。

先是特意叼走落葉,打掃出了一片乾淨的舞臺,然後開始了表演。

請欣賞「舞技不如生鳥系列」。

而叢林中數量最多的切葉蟻群可以在24小時內切光一棵樹。

蟻群精密配合,全然無視沿途的動植物。

《星球》做到了足夠遠,足夠美甚至足夠近,但這卻不是最討觀眾好評的。

與十年前的《地球脈動》相比,我們看到了《星球》更濃鬱的人文關懷

《我們的星球》主題詞寫道:

就在50年前,我們終於抵達了月球,並有史以來首次回望地球。自此之後,人類人口翻了一番的,而野生動物數量下降了60%。

這一連串鮮明的數字擲地有聲,通過對人類短短的現代歷史的追溯,為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人類繁榮敲響了警鐘。

因此,《我們的星球》更像是文明預警

做著一份環境惡化、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銳減的階段性報告

然而這份有分量的報告並不沉悶。

《星球》的敘事圍繞著因果關係經由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觀眾目睹/介入了一次次「蝴蝶效應」的生發。

比如,第一集開頭講到了秘魯漁場富饒的鳳尾魚。

通過片中一系列生態系統運作功能的展示。

片末,觀眾不禁發現,如果沒有風塵的遷徙、洋流的運動,也就沒有秘魯的優質漁場 。

這就是,「撒哈拉的一粒沙依然能夠影響著世界」。

沙漠裡飄起的風塵滋潤了遙遠的南半球的秘魯漁場。

這樣微弱卻又深遠的聯繫讓我們明白,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一切正在發生,一切又已然發生

就像在第一集「一個地球」中,拍攝組去到了極地最北的冰川。

那些大量的冰川和海冰,通過將太陽輻射反射出去,保護著我們的星球,防止地球過熱。

在這個過程中,格陵蘭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它終年被冰層覆蓋,面積相當於9個英國大小。

而在過去20年間,格陵蘭島浮冰數量持續銳減。

融化的速度比十年前快了一倍。

巨大的冰川更快地向北撤退。

下墜的冰塊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波,震耳欲聾的聲響在海與冰之間迴蕩。

短短20分鐘內,7500萬噸冰融化,大量融化的淡水湧進海洋。

提高了海平面,改變了鹽度,擾亂了洋流。

這只是開始

第二集「冰凍世界」裡,我們很快就看到了受害者。除了北極熊這樣經典的「全球變暖代言人」之外,《地球》更是觀照了較少關注度的海象

由於全球變暖,海水退到了北方。

海象為了在覓食地附近獲得休息,扎堆湧上就近的海灘。

於是,這裡便赫然驚現了堆著10萬隻海象的海灘。

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擁擠的海象群。

這樣的「象口」密度,造成了踩踏事件頻發,海象的爭鬥不斷。

而一些海象為了避免爭鬥,設法去到了遠離象群的島礁。

一噸重的他們艱難地爬上了80米高的峭壁。

由於海象離開水,視力就變得極差,當他們因飢餓而試圖下山時,一樁樁觸目驚心的「墜崖」事件接連發生。

一噸重的海象難以在巖石上形成很好的抓力,只要不慎踩空,他們就會墜下懸崖。

巨大的身體像玩偶一樣在石頭與石頭之間翻滾。

他們摔在了堆滿了屍體的灘頭上。

許多屍體已經腐爛、發臭。

尚有一絲氣力的海象懸置在海灘上,望著天空。

然而,這並不是一部「喪片」。

劇集最後一段,攝製組作死地進入了「車諾比」。

這是現代人類最悲慘的災難之一。

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超過十萬人立即撤離,整座城市瞬間變成一座鬼城。

人們宣布,在接下來的2萬年裡,放射性塵降區不適宜居住。

然而,儘管有輻射,情況到了現在已經有了顯著的好轉。

不到10年,新苗就開始發芽。

不到20年,野生動物數量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甚至瀕臨滅絕的普氏野馬出現在了車諾比。

不到30年,災區的野生狼群上升至禁區外的七倍。

而現在,車諾比又重新被綠色覆蓋,一派生機勃勃。

這是我們星球的韌性

但這更需要人類控制自己的脾性

歷史上爆發過多次生物大滅絕,地球依舊熠熠生機。

我們保護自然救的不是這顆老星球,而是人類自己以及我們關於這顆星球所有美好事物的記憶。

就像片中提到的:

我們在未來20年的所作所為,將決定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9.8分以上的紀錄片排名,《地球脈動》接近滿分
    不少人偏愛紀錄片所表達的真實和美,跟隨鏡頭可以去到那些不曾涉足的地方,以旁觀者的角度體驗大自然的驚人創造力,拍攝得比較成功的紀錄片有很多,其中豆瓣評分在9.8分以上的也有不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9.8分以上的紀錄片 1、藍色星球2豆瓣評分:9.9目前豆瓣評分9.9的兩大紀錄片之一,藍色星球拍攝記錄的是一個海洋的世界,鏡頭對海洋中出現的各種生物進行細緻的拍攝,呈現出來的畫面有種震撼的力量,無與倫比的魅力。
  • 9.9分的紀錄片《地球脈動》開拍第三季
    如果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莫過於BBC電視臺的《地球脈動2》,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該片聚焦於地球上各種細枝末節,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每一個角落。目前,《地球脈動3》已經開始拍攝,大約四五年後才能和觀眾見面。而BBC也成為最高產精品紀錄片的製片方。
  • 《地球脈動2》,9.9分的神劇趕緊來補習一下
    「曾經驚豔世人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再次由來自BBC的製作團隊傾力奉獻出最新的第二季。在這一季裡,觀眾們將繼續見證地球各個角落動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間。從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到城市。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創造的萬千生物以其各自的習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它們渺小而偉大,通過BBC的鏡頭,生命的光輝得以放大,閃耀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 這部豆瓣評分9.9的《地球脈動2》,是虛高?還是神作?
    10年前,一部紀錄片改變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它通過自己的審美追求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幅關於地球、環境、自然萬物的恢宏畫卷。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7分,比常年佔據豆瓣TOP250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贖》還高0.1分,眾人以為它已經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10年後,《地球脈動》再次歸來,它會捲入「續集一部不如一部」的魔咒中嗎?
  • 太震撼,BBC這部神作豆瓣評分9.9分!但深喉爆料這是造假
    2006年BBC用史上最高預算拍出了劃時代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風靡了全世界。「十年磨一劍」後,BBC在2016年11月上映了續集《地球脈動第2季》,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和無人機技術實現遠程拍攝。   每經小編注意到,《地球脈動第2季》在豆瓣上獲得9.9的超高分,2.4萬用戶中有94.%都給了五星,被稱為「神作」並不為過。
  • 央視出品高口碑自然紀錄片,敢正面硬剛春晚,9.2分都嫌低
    BBC出品的自然紀錄片,在技術和藝術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畫面美輪美奐,音樂恰到好處,拍攝人員也相當敬業,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視覺盛宴。《地球脈動》《藍色星球》《荒野間諜》《地球的力量》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拍不出的。特別是《地球脈動》第二季,豆瓣評分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9.9。神作無疑。
  • 豆瓣驚現10.0滿分佳作 《地球脈動2》到底好看在哪裡?
    作為一個影迷你可能經常聽說「豆瓣高分電影」,一般一部電影的豆瓣評分能達到9.0基本可以被列為佳作一類。但是我們卻極少聽說「豆瓣滿分電影」,這兩天就出了這麼一部讓看過的人挑不出毛病的紀錄片《地球脈動2》。
  • BBC新片燃爆豆瓣評分9.7,超《權力的遊戲》追《地球脈動》
    一,影視劇先看BBC製作的電視劇,比如包法利夫人(豆瓣7.6),神探夏洛克(9.5),傲慢與偏見(9.2),紙牌屋(9.2),了不起的蓋茨比(7.7),唐頓莊園(9.3)......這些英劇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了。
  • 零差評神級紀錄片《地球脈動》一起感受地球大自然之美
    我們所在的地球,存在著許多波瀾壯闊卻不為人知的美。你知道9.9分零差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嗎?這部紀錄片可以治癒,因為所有的煩惱這些面前不值一提。從巴拿馬,到科隆島,到馬達加斯加,加拉帕格斯,紐西蘭,無時無刻都被大自然震撼。《地球脈動》第二季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
  • 豆瓣9.9分背後:騰訊視頻的「一個星球」夙願
    作者 | 周亞波什麼樣的影片,才能在豆瓣獲得9.9的評分?最近,騰訊視頻上線的BBC最新紀錄片《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就達成了「豆瓣開分9.9分」的奇蹟(截止發稿,豆瓣評分為9.8分)。從最終呈現的觀感來看,9.9分的評價並非虛高。01 | 「9.9分影片」樣本在騰訊視頻打開《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的第一集,彈幕裡就會看到「來看豆瓣9.9分」、「慕名而來」等一系列文字滾屏而過。「口碑效應」已非常明顯。影片用七集分別講述地球的七個大洲,「透過鏡頭,呈現各個大洲的極致生命狀態」。
  • 豆瓣9.9《地球脈動》|在紀錄片中看「生態」
    《地球脈動》很想引用一段影評開頭:「大部分劇,如果你覺得好看,心裡會感到開心。而有這樣一種劇,看完後你心裡反而會感到後怕:因為它太震撼了。《地球脈動》就屬於後者。」「因為看完《地球脈動》後,我真的感覺自己啥都見過了。什麼長假出行,什麼環遊世界,真的不如在一臺高清彩電上,把兩季《地球脈動》給看了。」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提到自然紀錄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9.9分的《地球脈動Ⅱ》,9.8分的《人類星球》等,這兩部紀錄片海豚君之前都有分享過。
  • 電影視界|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1》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幅關於地球、環境、自然萬物的恢宏畫卷。 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2016年11月《地球脈動2》正式上線,這季BBC更是首次採用全程4K高清攝像機進行拍攝,走遍40多個國家,拍攝時間長達三年。在這一季裡,觀眾們能夠見證到散落在地球各個角落動物、植物平凡而精彩的生命瞬間。
  • 《地球脈動》:你所有的驚為天人,都是因為見識太少
    你聽說過豆瓣10分的片子嗎?就是這貨。《地球脈動》(也叫《行星地球》)。雖然後來評分滑到了9.8,但這也真是夠喪心病狂了啊!如此好片,怎麼能不安利呢?!2006年BBC推出《地球脈動》第一季。評分也高達9.7。由《藍色星球》的製作團隊親力操刀。當年橫掃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說它是史上最偉大的自然紀錄片,一點都不為過。
  • 《地球脈動》拍到第二部,BBC如何像拍大片一樣拍紀錄片?
    BBC 的自然紀錄片Planet Earth (中文譯名《地球脈動》)第二季一經播出就被譽為神作。這幾乎是一件可以預見到的事情:一方面,BBC 的紀錄片素來就保持著一流的水準,可以說「BBC 出品必屬精品」,另一方面,2006 年《地球脈動》第一季的轟動就讓人們見識到了這個系列可能會達到的高度。
  • 豆瓣9.8,這樣的頂級神作,看一部少一部
    2019 VOL.198 本文由電影天堂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都知道BBC出品的紀錄片是頂級。從《冰凍星球》、《地球脈動》系列、《藍色星球》系列,還有去年的《王朝》。這些,幾乎都是接近滿分的神作。它們探討大自然中的魅力瑰寶,展現神奇動物的生存法則。不同主題,不同意義。但都能讓我們沉醉其中,得到啟發。
  • 推薦:優秀紀錄片《地球脈動2/行星地球2》
    >◎譯  名 地球脈動 第二季/行星地球 第二季/                       ◎片  名 Planet Earth Season 2◎年  代 2016◎國  家 英國◎類  別 紀錄◎語  言 英語◎字  幕 中英雙字幕◎IMDb評分  9.8/10 from 11,233 users◎豆瓣評分
  • 第一季豆瓣9.7分,續集9.9,這部紀錄片,我想要和很多人類一起看
    全球最頂尖的攝像師們都聚集於此,他們冒著嚴寒酷暑,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大自然的傳奇故事,捕捉到一場場震撼人心的生命奇蹟。在2006年BBC出品的紀錄片《地球脈動》中,攝影機潛入到浩瀚無際的海洋,甚至來到深海區域,探尋著這塊蔚藍色領域中五彩繽紛的生命體。
  • 《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在很多網友心目中,「豆瓣9分以上」已經成為「神作」的重要標籤。不過,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作品少之又少,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影視、綜藝、紀錄片推出,達到7分、8分的都算佳作了。讓網友打9分?那得有真正的實力!當然,也有例外,說的就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和CCTV(央視),這兩大巨頭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分分鐘「教你怎麼做節目」。BBC不用多說,他們家出的紀錄片在豆瓣隨隨便便都能上9分,大家已經習慣了,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紀錄片評分不高,那才叫新聞。
  • 堪稱「神作」的BBC紀錄片——《加拉帕戈斯群島》
    上期的《脈動地球》紀錄片大家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