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地球是由西向東進行自轉的,自轉一周的實際時間大約是23時56分4秒,不過這個時間並不是每天都保持不變,很多時候受到洋流、地核運動以及潮汐的影響,地球自轉的時間會出現變慢或變快的開發部,近日科學家公布地球的自轉速度在2020年裡比往年都要快,其中有28天都記錄到了變快的現象,這也導致了原子鐘的時間比人們生活中使用的時間要快,科學家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負閏秒,用於消除多出來的時間。
「 閏秒」的概念是上世紀原子鐘發明後提出來的,由於地球的自轉受到核心、季風和洋流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出現微小的變動,為了讓原子鐘的時間與生活中的時間保持一致,科學家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原子鐘時間,基本都是增加閏秒,從1972年起一共增加了27次,最後一次是2016年在最後一天的23小時59分59秒後又額外加了一秒鐘。
而在2020年裡原子鐘記錄到地球多次自轉變慢的現象,雖然每次都只有毫秒的差別,但在2020年7月19日這天的時長比24小時縮短了1.4602毫秒,這也是原子鐘記錄到最慢的一天,當2020年結束以後原子鐘累計滯後約有19毫秒,為了彌補原子鐘時間的誤差,科學家將首次進行減少閏秒的操作,在天文觀測中精確的時間才能確保數據準確,但對於一些運行的數據處理系統而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彼得·惠伯利表示:現在地球的自轉速度比過去5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或者是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持續加快,雖然只是以毫秒為單位的變化,但這些變化意味著地球的核心也發生了變化,難怪人們有一種現在的時間比以前過得更快的感覺。
地球自轉速度的影響因素
月球和太陽的引力都會影響地球的海洋會微微隆隆起,這就是海水每天潮漲潮落的原因,再加上四大洋中特有的洋流,都導致海洋在與地殼不斷發生摩擦從而消耗地球的自轉能量,科學家會認為地球自轉的速度會因此逐漸變慢。
然而近些年檢測到地球的自轉卻在加速,這是因為地球內部的熔融核心運動導致的,這些不斷遊走的液態熔巖不斷影響板塊的運動,產生的能量也足以改變地球的自轉速度,地震和火山噴發就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一種體現,而且地球內部活動越劇烈導致自轉的速度也就越快,科學家發現地球在四十多億年前自轉一天的時間只有10個小時,這說明現在的地球已經處於平穩的狀態,地球未來自轉的速度還是會趨向於減慢。
雖然一整年只是加快了19毫秒而已,只是為什麼大家都感覺到現在的時間變快了呢?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