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科學的基礎,哲學的根源。古代中國人認為數字是有能量的,0,1,2,3,4,5,6,7,8,9這十個數字都有各自的循環規律,這幾個數字都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
簡單地說,0是無極,1是太極,2是陰陽,3是三才,4是四象,5是五行,6是六氣,7是七星,8是八卦,9是九宮。下面詳細說明:
0是無極
老子《道德經》說:「無為天地之始;有為萬物之母。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中生有。
"0"有接近之意,似有或無,但"0"絕不是沒有,而是接近的狀態。
1是太極
由0到1,就像出生的嬰兒,1代表著新生。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太極就是指天地未分前的原始統一體,極,即端頭,即極點。
物極則變,變則化,太極是萬物變化的起點。
一切事物都有太極,從0到1,是起點,也是終點,所以太極也叫「太極」。
我們生活的宇宙,可以是空間,也可以是物質,比如我們的太陽系,地球上的生命無不依靠太陽運行。萬物生長離不開空間,這個空間也可以被稱為太極。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一幅太極圖,就在我們的頭頂上,那個漩渦就是。
2是陰陽
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
天地,男女、古今、生死、黑白、前後、上下、左右、內外、動靜、善惡、吉兇、一切事物都有陰陽,陰陽二氣變化無窮,生生不息。
受《易經》啟發,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了計算機二進位,代碼用代表陰陽的數字01表示,0101用數字01表示,0101創建的網絡就像宇宙一樣無限。
3是三才
天、地、人稱為三才,對應數「三」的上,下,中三橫。這個數字和《易經》上的乾卦一模一樣。三生發盡萬物。
儒家的仁者也同樣來自於「三」。儒學將「三」中間的一橫,即「人」抽出來,置於上下兩橫之間,這是客觀地看待天地之間的問題,所以說「仁者」是客觀的,無私的。
4是四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分別為太陰、少陽、少陰、太陽。
四象對應的節氣是:春夏秋冬四季。
5是五行
關於「五」大家想到最多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五行」是有著天文學之源的。
太陽系統中有五大行星:木火土金水、行星的運動和十天之內的天氣相對應,之後形成了所謂的運勢。
6是六氣
六氣即"風、寒、暑、溼、火、燥",是"五行"作用於十二地支的表現形式,反映了地球的氣候變化和人的感應。
五運六氣為中醫學的「運」之說,對於預測氣候、防病治病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7是七星
太陽系的五大行星加上太陽和月亮,就是日,月,木,火,土,金,水這七星,七星又稱北鬥七星。北方星空的變化,與遠古時期的觀測劃分有密切關係。
古人當時就是根據北鬥七星的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的,古人對北鬥七星運行規律的把握是相當準確的,以及後來發展出來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基於天文學基礎的。
8是八卦
據說伏羲發明了先天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周文王為後天八卦之變:坎,坤,震,巽,乾,兌,艮,離。
同時,周文王也把後天八卦推成64卦,孔子等人加以整理,形成現在的《周易》。
道門五術:山醫命相卜,是中華文化的思想淵源,也是中國古代科舉制的官方教材,對國人幾千年來的思想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只是普通百姓不知道而已。
就這次疫情的防治而言,發源於《黃帝內經》思想的中醫學,對提高免疫力,救治病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確實需要更多人重視、繼承和創新。
9是九宮
從古代開始,九宮圖影響了中國地理學和文化的研究,九宮源於《河圖》、《洛書》,大禹治水的成功傳說,就與《洛書》九宮圖有關。
「九宮」影響著中國規劃學的課程,是土木工程、建築規劃、園林設計、家居布局學問的瑰寶。
北京故宮的設計主要依據就是《洛書》九宮和易經的思想。
九宮最普遍的應用在建築,園林,家局設計等方面。
就天文學而言,太陽系中有九顆行星,而民間文化中,九是最大的陽數,有九五至尊,九九歸一,萬法歸宗的說法,從0到9這幾個數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
到了十就不說了,因為事物發展已經到了新的周期,所以10也就是0,0也就是10,事物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
宇宙萬物從出生,到發展,成熟,最後消失,再出生,發展,成熟,消失,就像計算機中的數字0,從0開始到1,再到10,不斷的循環。最常見的循環就是陰陽的二進位循環,到後來的3位,9位循環。後面我們再詳細講他們之間的特定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