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啟「半導體民族主義」,中國尖端技術何去何從?

2020-12-06 政略戰略戰術

美國正在重建全球半導體的產業鏈,以期全面控制其從設計到組裝和測試的過程,這被稱為「半導體民族主義」。 在技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需要為應對日益加劇的反全球化做好準備,並將發展戰略從一體化轉變為自主發展。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遊的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現在顯示出越來越強烈的反全球化意願。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與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和臺灣臺積電進行談判,尋求在美國建立新的晶片工廠以實現自給自足。如果在措施中體現美國的半導體民族主義,將阻礙全球晶片產業鏈,其中臺積電等臺灣公司將受到第一打擊。

臺積電已成功抓住上一輪分工的機遇,已成長為全球半導體製造行業的領導者,佔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在行業分工期間,設計和製造逐漸分裂,這增加了設計和製造公司之間的通信成本和技術儲備,但也有利於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半導體製造向東亞國家和地區轉移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技術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和行業分工的結果。在分工之前,晶片公司大多是獨立運作的,它們在設計和製造之間有更好的聯繫,但成本也很高。

但是,儘管美國在20世紀下半葉經歷了大規模的去工業化進程,但它仍在英特爾等公司的半導體領域保持優勢,可以完成晶片設計到生產的整個過程。在過去的十年中,該國一直堅持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技術。

美國積極推動反全球化將迫使各國和地區採取立場。例如,它可能會限制總部位於荷蘭銷售EUV光刻機,或阻止日本向中國製造商出售原材料。所有這些措施將破壞全球產業鏈,並引發日本等其他參與者的技術保護主義。美國處於更加壟斷的地位,將迫使該行業進入「技術轉移」時代,而對於產業鏈下遊或外部的經濟實體,這扇門將被關閉。

自貿易戰以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進行了鎮壓,與西方公司開展業務的公司看到中斷技術合作的風險正在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將其戰略從與國際主流一體化轉變為自主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它應該加緊努力以促進其半導體工業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並嘗試獨立發展,而不是追求單一技術的進步。

儘管尖端技術始終備受關注,但大多數行業仍在使用以前的技術並保持著巨大的市場。中國企業仍然可以利用以前的技術來發展先進技術。在任何敵對的環境中,獨立開發的速度都會變慢,但會更加穩定和可控。

相關焦點

  • 白熾燈泡變身半導體最尖端技術?!
    溫馨提示:點擊↑↑↑↑藍色字體,關注「日經技術在線」微信號。
  • 技術民族主義的破產
    這次不得不向MIPS低頭,也可以理解,為了龍芯的市場化、國際化,花了數億元國家資金,總有責任在市場見個響聲吧.而對此不能理解的,則是 那些迷信「技術民族主義」的官員與時常為民族自豪感熱血翻騰的網民們.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6035.htm  技術民族主義和技術民族虛無主義  技術民族主義源於這樣的信念:經濟增長依賴於高科技,而高科技只有是本土企業100%擁有的,本國才能實現100%的 控制,才能實現受益;也就是說只有純種的才是民族的,才是符合中華民族收益的.2004年,網際網路實驗室出臺
  • 鄭永年:中美之間的技術民族主義衝突
    :技術民族主義者之間的衝突》 從中方的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的這種誤解與美國國內早已與現實脫節的、有時甚至會帶來麻煩的媒體宣傳是分不開的,這種宣傳誇大了「中國製造2025」的民族主義色彩。在美國媒體的報導中,將「中國」與「民族主義」這兩個詞捆綁在一起使用一直是非常常見的。「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的目的在於,將中國製造業從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升級至機器人、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半導體等更加高端的產業。不過,西方自身的民族主義情緒(nationalistic sentiments)扭曲了西方觀察家們的視角,他們以為中國產業升級計劃的終極目的在於幫助中國徵服世界。
  • 中國3G應從技術民族主義變成全球主義
    10月23日上午消息,在新浪網獨家全程直播TD高峰論壇,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表示,我國3G下一步應該從技術民族主義,變成技術全球主義;並且這一次經濟危機就會加速中國和美國間縮小差距,促使中國電信產業加速超過美國。
  • 世界上有哪些半導體技術強國,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如何?
    導電性能介入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用。可以說有點科技含量的產品都要用到半導體,哪個國家在半導體技術上取得領先就能站在世界生產的第一梯隊。
  • 中國尖端技術研究領跑全球!這次,是以「壓倒性優勢」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學術信息企業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為探索各國的研究開發能力,匯總了一份世界研究人員最為關注的尖端技術的各研究主題排行榜。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前三十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上高居首位。
  • 中國多項尖端科研國際居首
    >        本報訊 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日前發布的一項關於基礎科研的調查報告稱,中國多項尖端科研項目在國際上高居首位,其中包括多項化工技術。     該媒體與荷蘭學術出版企業愛思唯爾合作,對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平進行了排名,其中絕大多數為化學/化工相關領域課題。調查根據2013~2018年愛思唯爾發行的學術雜誌等論文數據進行分析,並匯總了得分最高的30個主題的排行榜。結果顯示,如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最為關注的前30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高居首位。美國居首位的主題只有7個。
  •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都擬上科創板,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摘要 【人生贏家!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近日,由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朱煜博士一人參與創辦的兩家公司都在申報科創板IPO。從成立背景來看,兩家公司都屬於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 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攻破尖端技術,產量將世界第一?
    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攻破尖端技術,產量將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製造逐漸走上了世界的舞臺,成為了我國一張極具代表的名片,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領域也有所成就,那你知道中國這一領域進步有多快嗎?
  • 印媒:為什麼西方害怕中國龍的技術民族主義
    印度《金融快報》8月8日文章,原題:為什麼西方害怕中國龍的技術民族主義去年12月,中國結束了政府採購中偏向本土創新產品的政策。此後,西方以為中國的「技術民族主義」將成歷史。然而,北京最近又在強調戰略新興產業,這令西方警惕起來。
  • 家樂福事件與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
    我想描述和梳理10多年來民族主義的表現,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批評其中狂熱、盲目的一面,最後,我還想提倡一種理性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把自己不成熟的主張拿出來和朋友們商量。中國當代的民族主義在年輕人中,尤其是年輕學生中表現得普遍,但同時具有虛偽和粗鄙的特徵。比如許多大學生可以在遊行示威時扔石頭砸美國大使館,同時搶著考TOFFE和辦赴美籤證。
  • 英媒:美國會遭技術民族主義障目而打壓中企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站10月8日文章,原題:將華為懸置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10月8日發表針對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這(一舉動)只不過是對中國進行打壓的一次演習」。
  • 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反應性的
    西方應對新冠疫情失利後,頻頻甩鍋中國,從隱瞞疫情到數據作假,直至高舉民族主義大旗,不僅在網絡上掀起輿論熱潮,也引發了外交部門的強硬回應。面對西方來勢洶洶,中國該如何回應?當民族主義在西方走向民粹主義時,我們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 辛亥革命時期的民族主義思潮
    於是,在這個移植與轉換的過程中,國內各派人物對之做了多重的處理,使得中國的民族主義具有中國的特色而表現出極其複雜的特性:  首先,中國各方面的先進分子必須要在新的世界背景、新的世界語境下處理這樣一種傳統與近代的觀念緊張:西方「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理論,與傳統中國的「天下—四夷」觀念,或具體說,早已在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積澱為傳統的民族觀和西方單一民族國家的政治觀念,兩者之間如何調適?
  • 突破美日技術壟斷!國產蝕刻機困境破局,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開篇提醒:本期的支線將從晶片製造的整個流程中,重點帶出「蝕刻步驟」中的尖端設備——蝕刻機,然後主線將從全球蝕刻機的市場形勢,拉回到國產蝕刻機的現狀和進度,弄清楚新生的中國蝕刻機企業,是如何突破美日老牌蝕刻大廠的技術圍堵。「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川普煽動「技術民族主義」
    8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擴大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具體措施包括從應用商店裡下架中國產品等。隨後,美國政府正式公布,45天後將禁止美國境內任何公民和組織與TikTok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同時與微信母公司騰訊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行為也被禁止。
  • 中國當代民族主義憤青調查:愛國還是誤國
    在中國幾乎所有大學的BBS,談起日本、美國和韓國,許多時候都是群情激昂。  在新浪網有關日本和中國東海問題談判的評論中,網民們基本都持一種強硬的態度。許多人已經開始分析中日兩國的軍事實力對比,認為中國可與日本一戰。  這種網絡上的憤怒已經讓日本人感覺甚切。
  •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近日,美國太空新聞網有則新聞,Title: in the field of space and the network, China is approaching us!
  • 潘教峰:破解技術民族主義需要理性合作 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7月2日,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分論壇「全球科技戰略的競合與突破」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技術民族主義為全球化進程增添了波折,究其原因,首先應承認,在技術發展及全球化進程中,各個國家獲得的利益多少並不均衡,「很多人在思考、反思這種事情,它是對全球化程度的一種反思。」
  • 中國部分高尖端技術差距15年,國人根本無法接受,背後真正原因
    歷史背景1996年以美國為首33個國家籤署的協議,說白一點就是一個技術聯盟,尤其是針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禁止出口一些高端技術之類,主要涵蓋了先進材料、材料處理、電子器件、計算機、電信與信息安全、傳感與雷射、導航與航空電子儀器、船舶與海事設備、推進系統等9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