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劉穎報導 今年,昆明市以省會城市第1名的成績成功摘取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實現了全昆明人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這極大提升了昆明的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激發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對昆明發展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省會第一摘桂冠 昆明曬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績單
中共昆明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金幼和在雲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一場雲南省全國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上說,近年來,昆明市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堅持以創建促進發展、以創建改善環境、以創建造福群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堅克難,深入紮實推進各項創建工作,著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近年來,昆明市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認真總結經驗,對標先進,明確了2018年夯實基層基礎、2019年著力鞏固提升、2020年全力攻堅衝刺的實施步驟,在組織領導上堅持「全面發動、全員參與、全力推進」,在調度指揮上強調「市區互動、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在任務落實上突出「工作細分、任務細分、區域細分」,在宣傳發動上注重「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享」,不斷健全完善指揮調度、專項整治、模擬測評、督查問效、日常推進、常態保持等機制體制,全市上下凝聚起廣泛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政務環境方面,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十大行動,整合38個部門的130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政務服務從8小時向「全天候」服務的智慧跨越,「一網四中心」「七辦模式」獲評2019年中國地方政府競爭力智慧為民十佳案例,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法治環境方面,構建市域社會治理「三大體系」,實施「黨建引領、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新舉措,「五個一批」和100個城鄉社區治理創新試點工程紮實推進。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點)1814個,實現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市場環境方面,每年安排1億元對主城區農貿市場實施硬體提檔、管理升級,改造提升集貿市場168家,新建擴建34家。深化旅遊市場綜合治理和文明旅遊創建,廣泛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推出昆明首批誠信示範街區,建立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服務監管平臺,在19個領域開展失信違法重點治理,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從2018年在第36位躍升至2019年第18位。生活環境方面,建立城市網格化管理全覆蓋五級平臺,做到了全方位監管、全天候調度、全過程考核、全鏈條責任。推進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治理和「廁所革命」,開展62條城市道路整治,新增城市綠地743公頃,建設2000餘棟(座)景觀亮化設施,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63萬平方米。社會環境方面,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禁毒工作實現盤龍區、官渡區「摘帽」,「兩搶」警情逐年下降,不文明養犬行為減少78%。與2018年相比,2019年昆明社會治安安全感指數排名上升24名,交通安全感指數從倒數第4躍居全國第1。生態環境方面,全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長期保持在97%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51.4%。深入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2019年滇池全湖水質由2014年的劣Ⅴ類好轉為Ⅳ類,入選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以總評分第1名的成績榮獲聯合國人居署國際花園城市金獎。人文環境方面,開展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2.4%,成功舉辦上合昆明馬拉松、滇池國際龍舟爭霸賽等重大體育賽事活動。連續三年入選國家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被評為全國十大最具文化影響力城市,成為全國第一家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省會城市。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方面,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開展德育主題活動3000餘場。建成市級、區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站)10個、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13個、鄉村學校少年宮100所。構建「2+11」教育現代化制度體系,新增優質學位7萬多個。
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一是用好氛圍薰陶人。聚焦「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題,創新設計了一批體現春城昆明特色的公益廣告。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和「學習強國」平臺聯通融通的有效機制,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207個、縣級融媒體中心18個,「學習強國」昆明平臺正式上線。二是用好典型引導人。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獲評全國文明城市3個,全國文明單位35個、全國文明村鎮13個、全國文明家庭6戶、全國文明校園7所。1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7人獲評雲南省道德模範,19人獲評雲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50人獲評中國好人。三是用好活動帶動人。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我為文明昆明代言」等各類主題實踐活動100餘場次。疫情防期間,重點組織了「排隊一米線」「使用公筷公勺」等主題活動,8.4萬名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257名一線防控人員入選「昆明好人」。四是用好風尚教育人。頒布實施《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43萬市民參加「文明行為大討論」,發動廣大市民開展「大家學、大家議、大家評、大家改」活動。成立志願服務發展促進會,註冊志願者119萬人,打造了百名「市民河長」、千支「愛湖志願服務隊」、萬名「滇池衛士」的「百千萬」滇池志願服務品牌。
始終著力創新方法舉措確保創建任務落地落實。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1+9」創建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四班子主要領導親自研究安排、調度指揮、檢查指導。建立了「省市區街道」「黨政軍群」和「社會各界」共同參加的「4+4+N」聯動機制。二是突出建章立制。制定了常態推進交通整治、城市管理、農貿市場提升、志願服務等一系列工作文件,推動工作融入日常、嚴在經常。三是注重精細管理。完善「全鏈條」責任體系,落實路長、樓長、網格長、河長等責任制,組建了網格化綜合監督指揮中心,全市劃分管理網格1272個。四是運用信息手段。建成「昆明市文明創建動態管理系統」,開發了「春城創文進行時」手機小程序,強化日常動態監督和信息化管理。五是加強督促檢查。建立「每日曝光、每周巡訪、每月督查、雙月點評、季度測評、年度考核」的督查檢查機制。共組織開展全真模擬測評、季度測評、專項測評36次,電視督查講評會16場。
金幼和表示,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把美麗春城建設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是昆明人的共同目標。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昆明的創文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對昆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強調要不懈抓好城鄉文明建設,經驗要總結髮揚,短板要抓緊補上,引領全省文明風尚。今後的工作中,昆明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成功創建成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緊扣常態長效,突出工作重點,推動由「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整體躍升。一是持續在創建為民惠民上下功夫。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真正把文明城市創建變成回應群眾關切、辦好民生實事、增進市民福祉的過程。二是持續在培養時代新人上下功夫。聚焦文明風尚教育和文明行為養成,發揮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三是持續在服務城市中心工作上下功夫。把昆明建設「世界春城花都、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健康之城」的目標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實現大改善、大提升。四是持續在推動常態長效上下功夫。以制度為保障、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引領、以務實為原則,建立健全動態管理、責任追究、群眾監督等常態化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以美麗春城的形象迎接COP15大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