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頭號恐怖分子真死了?DNA驗證獲積極結論

2021-01-19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東南亞頭號恐怖分子」馬爾萬這回應該是真的死了。菲律賓警方在上月行動中擊斃2002年印尼峇里島爆炸事件的主要嫌疑人馬爾萬。由於不方便將他的屍體運回,警員砍下他的手指、並拍攝了屍體照片作為證據進行DNA檢測。美國聯邦調查局已經對菲警方帶回的生物學樣本進行了初步鑑定,並得出積極結論。

據《菲律賓星報》4日報導,FBI已將該樣本和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馬爾萬的弟弟相匹配。據法新社5日報導,檢驗過後,DNA檢測結果和馬爾萬弟弟的生物體徵十分相似。出于謹慎考慮,FBI方面還表示,DNA檢測並不能提供「絕對準確」的結果。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馬爾萬被一些媒體稱為「東南亞頭號恐怖分子」。美聯社稱,他在美國接受過教育、擅長炸彈製作工藝,能說多國語言。他是活躍在東南亞地區的激進組織——「回教祈禱團」的領導人之一,而「回教祈禱團」又與「基地」組織有所勾結。2002年,印尼峇里島一家夜店遭遇爆炸襲擊,共有202人在襲擊中喪生,馬爾萬正是這起襲擊事件的主要嫌犯。美國當局懸賞500萬美元對其實施緝拿。此前,菲律賓當局曾誤報馬爾萬「被擊斃」。

據菲律賓「Rappler」新聞網5日報導稱,49歲的馬爾萬此前曾度過10多年的「流亡」生活。與其他恐怖分子不同的是,他在流亡期間潛入菲律賓南部,並多次結婚。菲律賓南部穆斯林聚集區有包括阿布沙耶夫在內的多股恐怖勢力,也是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組織的生存土壤。馬爾萬「入贅」的其中一個家庭還與恐怖組織有染。馬爾萬的其中一個妻子名叫阿米娜,阿米娜的前夫阿布·索利曼是阿布沙耶夫組織的前頭目。索利曼2007年在和菲律賓特警交火時被擊斃。阿米娜還有兩個姐妹,二人分別嫁給了阿布沙耶夫組織的另一位領導人簡加拉尼和蘇萊曼酋長運動組織的創始人和領導者艾哈邁德·桑託斯。

「Rappler」新聞網稱,「戰略性聯姻」是「基地」組織分支的一貫做法,馬爾萬通過一次「聯姻」就「整合」了回教祈禱團、阿布沙耶夫和蘇萊曼酋長運動三個這東南亞惡名昭著的伊斯蘭極端組織。

【環球時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付志剛 ●劉皓然】

相關焦點

  • DNA、摺紙與分子馬達
    之所以被稱為分子馬達,是因為這是一些具有馬達功能的蛋白質大分子。試圖看清這些分子馬達的運動就好比試圖從地球上觀看在月球上進行的足球比賽。首先,他們將與DNA作用的分子馬達固定在一個剛性支架上。一旦固定了,它就必須旋轉螺旋以從一個鹼基移到下一個鹼基。所以,如果他們能測量螺旋是如何旋轉的,就能確定馬達分子是如何運動的。但研究人員面臨著另一個問題:每當一個馬達分子穿過一個鹼基對時,旋轉就會使DNA移動幾分之一納米。這種移動實在是太微弱,即便用最先進的光學顯微鏡也無法檢測。
  • 歷史上車臣「恐怖大師」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玩火者必自焚
    巴薩耶夫是車臣叛軍的重要頭目,他策劃和實施了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人質事件、別斯蘭人質事件等眾多的人質劫持事件,他被稱為「恐怖大師」。他被俄羅斯情報和安全部門一直不遺餘力地加以追殺,雖然都被他僥倖逃脫,但最後這個巴薩耶夫還是難逃一死。那麼,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 dna親子鑑定原理和鑑定步驟
    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
  • 巴薩耶夫之死肯定普京反車臣分子鐵腕政策(圖)
    巴薩耶夫之死對俄羅斯反恐乃至全球反恐而言都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對車臣恐怖分子、反政府武裝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說,巴薩耶夫之死的意義超過扎卡維之死,我們僅從普京以及俄羅斯各方對此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此事的意義與價值。車臣總理甚至認為它給車臣反恐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車臣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就此翻過。  但我們必須承認,正如普京所言,俄羅斯面臨恐怖襲擊的形勢仍然很嚴峻,車臣總理的話更多的只是向外界傳達一種樂觀的情緒與態度。
  • 國際組織發文,ISI間諜機構正在緬甸訓練恐怖分子
    【緬甸中文網訊】日前,南亞自由民主峰會成員薩甫朗歐文對外表示,以製造恐慌及越境恐怖襲擊活動,臭名昭著的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nter Services Intelligence Directorate(ISI)間諜機構,正在緬甸邊境訓練恐怖組織成員。
  • 蜜蜂"空襲"巴西賽場 多克奇馬約莉難抵"恐怖分子"
    本報訊在恐怖主義分子對美國各地進行恐怖襲擊的時候,在周三巴西網球公開賽中,數以萬計的蜜蜂也襲擊了正在比賽的硬地賽場。好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三位種子選手也有驚無險的擊敗各自對手,順利晉級。  據目擊者透露,在本次比賽的二號種子南斯拉夫小將多克奇和克羅埃西亞的馬約莉比賽的第二局中,成千上萬的蜜蜂突然鋪天蓋地殺進賽場,比賽為此被迫中斷了75分鐘。
  • 廚師手持鯨牙制服持刀恐怖分子,獲贊無數,將獲勇氣勳章
    日前,倫敦再次發生恐襲,一位勇敢的波蘭廚師用5英尺長(約1.5米)的獨角鯨長牙擊退了一名持刀恐怖分子,他將獲得本國政府頒發的一枚勳章。英國《鏡報》12月1日報導,這位英雄,據信是一位名叫盧卡茲的波蘭廚師,周五在倫敦橋勇敢地和其他人幫助制服恐怖分子烏斯曼·汗,當時他用的是獨角鯨牙。當時,28歲的烏斯曼·汗穿著一件假自殺式背心橫衝直撞,刺死了一男一女,還把另外三人刺傷,隨後被警方擊斃。報導稱,廚師盧卡茲將因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制服恐怖分子而被授予「犧牲和勇氣勳章」。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20-11-01 14:06:22 2020年11月01日 14:0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參與互動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實驗結果如圖2、表2、表3所示: 由表2、3可知,水煮法得到的dna濃度比傳統法要高,主要因為水煮法步驟簡潔,減少了操作過程中對dna的損失及外源dna汙染機會。水煮法提取過程中不需要酚—氯仿抽提及乙醇沉澱,避免了對人體的危害,且所需費用低,但水煮法提取的dna純度較傳統法有小幅下降,主要是因為抽提過程簡單,dna溶液中含有蛋白質等雜質無法完全去除。
  • 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到底是怎麼死的?
    說起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淵源,雙方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仇怨頗深,即便是今天,俄羅斯軍隊已經控制了車臣大部分的領土,但是還是會有一些極端分子,仍然不斷的在俄羅斯境內製造恐怖活動。而說起車臣武裝,就不得不說說被譽為「恐怖大師」的車臣頭目巴薩耶夫。
  • 一般彈性碰撞結論的驗證及巧妙推導
    發生彈性碰撞碰後,兩個小球各自的速度都是關於完全非彈性碰撞的共同速度對稱,可以利用該結論可以克服一般碰撞計算量巨大的困難
  • 天空之眼:恐怖分子襲擊,飛彈一觸即發,無辜女孩最終難逃倖免
    不拍不知道,一拍嚇一跳,屋內除了恐怖分子頭目在開會外,另一個房間裡,恐怖分子成員正在利用炸藥製造炸彈背心,正在預謀發動一場自殺式的恐怖襲擊。 並且其中一名恐怖分子持有美國護照,讓美軍發射飛彈炸死美國人,這可不是兒戲。
  • DNA檢驗出錯 山西一教師被冤枉強姦兩學生(圖)
    為了慎重起見,公安人員又將李逢春的血樣和受害人褥面上的精斑一起送到山西省公安廳做dna鑑定。基於當時的鑑定條件有限,省公安廳做了6個位點的鑑定,結論是「受害人褥面上精子dna與李逢春血痕dna譜帶位置一致」,     隨後,李逢春被刑事拘留。一時間「老師強姦學生」的案子被傳得沸沸揚揚,無論是街坊四鄰還是同事朋友,大家都相信犯罪嫌疑人就是李逢春。
  • 恐怖分子:什麼才是生活和情感中的恐怖分子,值得我們深思
    1986年的一部電影在豆瓣評分8.8,片名還叫做恐怖分子,讓以為是什麼經典犯罪動作片,結果看完一遍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理解的有點離譜。它是一部純粹討論生活和情感的影片,如果問在生活和情感中什麼最恐怖?可能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可如果反過來問一成不變在生活和情感中算不算恐怖?
  • 王宏偉研究組合作在線發文揭示DNA同源重組分子機制
    王宏偉研究組合作在線發文揭示DNA同源重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12月12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宏偉課題組合作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催化DNA鏈交換的人源重組酶RAD51
  •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優勢是培養細胞
    基因晶片技術是用來讀取dna分子的基因的,優勢是無需體外體內培養細胞,只需要利用細胞核酸展示培養的酶可以將人體細胞核中基因序列複製到細胞中,與原核細胞核酸片段一一對應。基因晶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重複性、高解析度、高重複性、無菌等。比如可以分析人類的癌症基因,能將癌症基因區域的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kras、s180、s280等)靶向性分析出來。
  • 詳解俄羅斯爆炸襲擊:對付俄羅斯的恐怖分子多是車臣人
    對付俄羅斯的恐怖分子多是車臣人車臣反政府武裝和高加索酋長國是俄境內最著名的兩個恐怖組織,而且都是有著伊斯蘭宗教極端背景。車臣武裝分子在俄羅斯所發動的恐怖主義襲擊,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1995年6月14日,車臣反政府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在布傑諾夫斯克製造了綁架 1500多名人質的事件,要挾俄政府立即從車臣撤軍。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以及ASU生物設計研究所分子設計和仿生中心主任,剛剛宣布創建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它將開闢光電子(包括信息存儲和加密)以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DNA技術的一個裡程碑當然是dna摺紙的發明,其中一個長單鏈dna(Ssdna)在數百條短dna短纖鏈的幫助下被摺疊成指定的形狀,」嚴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