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開啊,廣玉蘭
■馬曉英
小區裡種植了幾棵玉蘭樹,有白玉蘭也有紫玉蘭,我更喜歡白玉蘭。
它的花兒潔白如玉,朵朵向上,自帶仙氣,有一種不惹俗塵、冰清玉潔的高雅。然而,它的脾性卻很急很烈,一開就是滿樹,不出十日,卻隨風散落,無處找尋。更多的時候,我只能看到葉生葉落,讓一絲期盼和一絲惆悵隨風起隨風落。
五月裡,又一種玉蘭樹開花了。它叫廣玉蘭,也叫洋玉蘭。顧名思義,這是從外國引進的樹種。關於白玉蘭的記載和詩文多極了,因為它在我國2500多年前就有了,可有關廣玉蘭的就少得多了。
蘇教版六年級的語文課本裡倒是有一篇優美的散文,名字就叫《廣玉蘭》。我記得這麼清,是因為當年女兒上這篇課文的時候正好是家長開放日,我就和女兒同堂聽了對這篇散文的講解。
「五六月份是廣玉蘭花盛開的季節。在綠油油的葉叢中,花朵是那樣的潔淨、高雅。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總之,只憑几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當時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還從未好好地、細細地打量過那神秘的花呢,忙忙碌碌、瑣瑣碎碎的生活,讓我焦慮而急躁。後來孩子大了,生活逐漸慢下來,中年之後的我每每經過路旁這些高大的樹種時,都會情不自禁地駐足,在一縷風過處,靜靜地品味那縷芬芳;在一朵如荷般開放的白花前,踮起腳尖來拍照……
我會把那篇課文翻出來,翻來覆去讀上好多遍,然後再跑到廣玉蘭樹下去回味那文字描寫的妙處。我終於發現,我對廣玉蘭的喜愛不僅僅是它有著白玉蘭一樣的皎潔和清香,更因為它的「慢」給了我從容和淡定。
廣玉蘭的花期長極了,通常有兩三個月之久。廣玉蘭不是一起開花的。當一朵花在時光裡慢慢暗淡的時候,另一朵卻在孕育、成熟。所以,人們形容廣玉蘭的時候,總用幾世同堂來表現她們的繁盛,生生不息。
廣玉蘭的葉子是常綠的,當秋風掃盡無數樹種的時候,它和青松站在一起,同樣的高大,同樣的健壯,同樣的遮風擋雨,同樣的那麼值得信賴……
走在這樣的樹下,你不由得就會產生一種感動,一種被扶持、被保護的美好感覺。還有,白玉蘭雖好,但卻腳步匆匆;廣玉蘭的「細水長流」才能讓你體會到日子的溫潤和細膩。我想,紅紅火火、轟轟烈烈地打開自己的人生,固然過癮,悠悠地經營人生,緩緩地釋放自己,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