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是由一種神奇的燕子--金絲燕築巢而成,它不同於其它燕子,是唯一可以食用的燕窩,這裡我們深入介紹一下金絲燕的習性。
金絲燕築巢要遠離天敵幹擾,如人類、老鷹、貓頭鷹、老鼠、蛇等。一旦其棲息地及造窩點不安全,金絲燕就會飛走,另覓安全之處。這也是為什麼養燕行業尚未發展時,金絲燕都會選在偏遠的巖洞裡築巢。現在規範化的燕屋,恰恰為金絲燕提供了最為安全的棲息地和築巢地點。
臨近雨季是金絲燕的繁殖季節,在5月至8月的旱季,食物匱乏,金絲燕很難進行繁殖活動。每年的9月到次年4月,雨季來臨,昆蟲數量增加,食物充足,金絲燕繁殖工作就繁忙起來。這個時間也是金絲燕築巢的最好時機。所以業界也有雨季的燕窩品質最好的說法。
覓食習性
金絲燕每天早出晚歸。在清晨離開棲息地後,整天都在外覓食。
雨季,金絲燕會在森林、河流、湖泊、農田及油棕園一帶覓食,早上6、7點出門,傍晚7點天黑才會回來。如果在旱季,由於昆蟲類較少,金絲燕為了尋找足夠的食物,飛行的範圍會更遠、更廣,歸巢時間也會延遲到晚上8點以後。
棲息習性
金絲燕有定時回到棲息地點的習性,即回家習性。回家習性對金絲燕很重要,吃飽後築造燕窩,以便下蛋繁殖。
築窩習性
金絲燕築巢是為了繁殖後代。燕窩是由兩隻燕子吐出的一條條唾液,相互黏合,直至形成一個類似船盞的燕窩築成。在繁殖季節,建造燕窩的過程需要45天左右,在非繁殖季節,築造燕窩需要花費80天。
金絲燕還有再建燕窩的習性。燕屋的第一個燕屋被採收後,金絲燕會再造一個燕窩,大約耗時40天。如果再繁殖期間採收燕窩,金絲燕就會離開這間燕屋,另尋他處建造燕窩。所以,燕屋主人是絕對不會做傷害金絲燕的行為的。
繁殖習性
東南亞地區的金絲燕繁殖季節恰逢東北季候風時節(每年9月至次年4月)。繁殖期間,一堆雌雄金絲燕會共同在110天養育及帶大2隻小金絲燕。旱季(每年5月至8月)期間,金絲燕的繁殖活動會減少,唾液系統相當不活躍。在乾旱季節缺少昆蟲類方面的食物,加上燕子蛻換羽毛,所建造的燕窩盞摻雜大量羽毛,採收後一般是重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