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3月30日),全球市場可能又將遭遇拋售:歐洲股市主要股指下挫,盤初跌幅一度擴大至2%;今天美國股市似乎同樣也是拋壓沉重,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儘管全球央行出臺降息和量化寬鬆等措施,且各國政府紛紛宣布財政刺激計劃,但是種種跡象顯示,市場避險情緒仍較重,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局面仍然沒有明顯下行。今天美元反彈,一度衝上99關口;歐元、英鎊等G10貨幣遭遇回落。除此之外,原油市場勢將迎來更為猛烈的完美風暴:周一歐市盤中,油價繼續暴跌,美國WTI原油期貨一度跌破20美元關口;布倫特原油更是一度暴跌超8%。分析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需求,再加上沙特發起的價格戰,都令油價持續大跌。
市場可能還將遭遇拋售?美元荒或再襲
歐美股市:歐洲股市主要股指多數下跌,目前扳回盤初的部分跌幅。今天早盤歐洲股市主要股指跌幅擴大,歐洲斯託克600指數擴大跌幅至2%。歐洲斯託克600銀行業指數跌4.5%。目前主要股指跌幅收窄,法國CAC4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
美國股指期貨一度轉跌,目前有所回升。此外,早前美股部分銀行股盤前下挫,荷蘭國際銀行跌超8%,巴克萊跌超6%,富國銀行跌1.4%。美股石油股盤前走弱。西方石油跌超6%,美國原油基金跌5.6%,雪佛龍跌超1%,英國石油跌0.4%。
在前期拋盤的打壓下,市場跌到相對的合理的價值區間,這也使得拋盤開始收力;另一方面,在諸多人為的幹預之下,買盤有所動作為正常現象,唯一要注意的仍是疫情什麼時候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控制,疫情一日得不到有效控制,市場的反彈隨時可能轉變。
市場仍在消化美國2萬億美元刺激方案,央行操作空間已經不大,但誠意已經很足,現在輪到財政部上陣,目的仍是避免疫情對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而從疫情發展來看,目前仍處於未完全控制階段,美國、英國等核心國家成為關注焦點,金融市場的最終反應仍繫於疫情狀況。現價入場做多仍宜有所保留。
接下來美股表現繼續影響金融市場,美股繼續反彈,全球股市喝彩;美股若調整則全球股市集體回探,同時也繼續對美元施加影響。若無大的意外,周一的市場走勢相對平靜。今天的焦點:據悉,北京時間19時55分美國總統川普在福克斯新聞的採訪,其言辭論調可能會影響市場走勢。
匯市方面:周一歐市盤中美元反彈,一度重衝破99關口,歐元、英鎊等G10貨幣回落。技術面來看,嘗試上探2017年高點(103.82)失敗之後,美元指數開始回落下行。隨著上行動能減弱以及RSI(相對強弱指數)跌回超賣區域,本月剩餘時間裡美元可能繼續盤整。
在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之際,美聯儲採取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刺激舉措來應對日趨疲軟的經濟增長前景、美國國會通過 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在這一背景下,美元指數最近不斷回吐自年度低點(94.65)以來這波漲勢創下的漲幅。
不過,儘管各國已經推出一系列的應對政策,種種跡象顯示,市場避險情緒仍較重,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局面仍然沒有明顯下行。根據ICE數據顯示,上周五(3月27日)美元3個月期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連續第11個交易日上漲。今天美元3個月期LIBOR下降1.675基點,為3月12日以來首次下降。
眾所周知:3個月期Libor是離岸美元關鍵的短期基準利率,3個月期Libor持續上升表明美元融資環境的持續緊張,俗稱「美元荒」。與此同時,3個月期美元LIBOR-OIS利差一直在擴大,目前在130個基點以上。Libor-OIS利差主要反映的是全球銀行體系的系統性信貸壓力,利差擴大一般被視為銀行間拆借的意願下滑。
另外,TED利差仍然在走高。3月27日,TED價差已飆升至147個基點,為2008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TED利差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映離岸美元流動性的指標。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機構在離岸拆借市場上借出美元,進行各種投資交易的風險溢價。
美元流動性短缺,無疑會給新興市場帶來衝擊。根據光大證券研報,美元指數攀升、造成新興市場匯率和資產價格承壓有兩種情況。美國經濟持續復甦,美聯儲上調基準利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美元指數趨勢性上行,引發新興市場貨幣危機。而資產泡沫破裂,避險情緒 推動的美元流動性枯竭多發生在危機階段,擔憂來自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令信用風險和資產價格難以預估,與今年的情形更相似。
原油市場的完美風暴:油價再暴跌 更慘烈的一幕還沒到來?
原油市場的完美風暴還在上演:周一歐市盤中,美國WTI原油跌至十八年來最低,一度跌破20美元關口至19.66美元,因對於需求的憂慮和價格戰持續的擔憂情緒繼續打壓油價。布油一度重挫超8%,最低跌至26.10美元/桶,觸及2002年以來最低水平
分析認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惡化,加劇需求的疑慮,且沙特與俄羅斯的價格戰令本已不堪重負的市場雪上加霜。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油價勢將紀錄以來最大季度跌幅,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暴跌超過50%。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油價需求已經崩潰,且根本原因是消費的加速下滑。全球航空業停飛,無數企業和工廠關閉,數十億人被迫呆在家裡……需求崩潰之際,市場的供應嚴重過剩,分析認為,大部分產油國料將不得不停產。
另外,還有分析指出,油價的持續暴跌,可能很快引爆美債危機。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產油國,產量僅次於沙特。因此,這波油價下跌,美國受傷也最重。
截至2020年1月,美國原油總產量達1299萬桶/日,其中頁巖油產量達976萬桶/日,佔比高達75%。美國6大頁巖油產區的平均成本價為46.6美元/桶,成本最低的產區East Eagle Ford的成本價為32.4美元/桶。
業界普遍預期,若原油價格不能反彈至美頁巖油成本線之上,近期將有很多油氣企業陷入之債務危機。據國盛證券的研報顯示,美國能源行業企業債存量規模達8043億美元,其中97%以上是原油相關。
雖然從總規模上看,頁巖油企業的債務總額不是很高,還不足1萬億美元,但是,事實上,引爆2008年金融危機的次級抵押債券市場規模也不大,僅6000億美元。問題的關鍵是,違約兩個字,以及信用體系的崩塌。
國盛證券認為,能源行業違約可能引發美國企業債違約潮。當前美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壓力已達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受疫情衝擊,債務壓力仍將進一步加劇。
溫馨提示: 中國人民銀行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20個基點。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