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暫歇,但第二波衝擊可能很快到來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圖解金融

作者丨趙建(西澤研究院院長、教授)

在美聯儲用上全部子彈,幾乎將所有的政策資源打光的時候,美國股票指數終於停止熔斷。補倉、贖回、擠兌的流動性疾風驟雨暫時緩和,市場如期迎來了一波非常強勁的反彈。一切顯而易見:

如果美聯儲這樣all in的極端政策市場都不買帳,那麼可能就真的是全球金融體系的「世界末日」了。

「末日情結」是投資的大忌,歷史上哪一次大危機人們不都充滿了末日恐慌,認為一切將萬劫不復?然而,每一次放大歷史刻度來看,都不過是「虛驚一場」——人類文明的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那是宏大敘事。對於個人來說,關鍵的是,在太陽升起之前的黑暗和至暗時間,你一直活著,你的人生沒有「爆倉」。這段時間有多久,從歷史的走勢來看,應該是越來越短。1929年大蕭條,用了近六年的時間;2008年的次貸危機,則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放在當下,嚴格來說仍然沒有完全確認這是一次「金融危機」,經濟學家們更願意看作是一場由疫情引發的「流動性擠兌」。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很簡單,所謂的金融危機,是不是虛驚一場?美股的這次崩潰式下跌,是不是也不過像2018年10月份那樣,只是一次面對外生衝擊的技術性調整,接下來馬上又是「太陽照常升起」?當然那時面臨的衝擊是人禍——中美貿易戰。

圖1 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衝擊也有一次股災

從基準情況來看,顯然不應該估計的這麼樂觀。因為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疫情,以及為防控疫情採取的緊急措施。對此中國已經付出了兩個多月的代價,用上了最極端的「休克療法」。當前的疫情已經處於尾聲,但是事情遠遠還沒結束,後疫情時期的經濟修復和重建,這些工作並不比疫情防控輕鬆。如果企業破產、供應鏈斷裂、人員失業、債務違約等問題嚴重,那麼由此產生的次生災害,可能也不比疫情本身少多少。

圖2 高頻數據表明流動性和波動只是暫時緩解

數據來源:中金固收

美國,以及整個EX-China(中國除外)的地區,疫情爆發階段還遠沒結束,感染人數還在飆升。一切仍然處於不確定性之中,這就像一個黑匣子——灰犀牛和黑天鵝的結合體。你看到了危險就在眼前,但是危險造成的傷害和程度,依然未知。顯然,這個衝擊因子,已經從未知的未知,變成了已知的未知。對於資產定價來說,未知的未知還沒來得及「pricing in」,而已知的未知,則是沒有底。

未知的黑洞,對應的就是流動性黑洞,預期黑洞。在流動性黑洞中,除非有信心和信用的修復,否則所有的外在流動性注入都有可能被恐慌帶來的過度謹慎窖藏。現代貨幣制度下,流動性的傳導是需要信用的,既有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借貸,又有非銀之間或影子銀行下的結構性債務。這就是問題所在:非銀機構之間加槓桿的同時,並不相應創造貨幣或普遍意義上的流動性。

這也是這次美股崩潰的直接技術性原因:指數級增長的非銀槓桿與線性增長的流動性之間的背離。一切帶有槓桿的金融資產膨脹系統都是耗散結構,膨脹到一定程度(流動性邊際),崩潰,以及繼而發生的塌縮,就是必然的宿命。外生衝擊只是導火索。

然而流動性又是很玄妙的東西。我在以前的文章《趙建:中國的信用與貨幣之謎——常識、原理與方案(收藏版)》裡說過,貨幣不等於流動性,貨幣只是流動性的基礎,是最主要的執行流動性功能的媒介之一(並不是全部)。極端情況下,貨幣如果全部窖藏,流動速度為零,那麼市場上也沒有流動性。

圖3 ETF和長期共同基金罕見失血

所以,美聯儲這次採用的終極手段,本質上並不是想把市場上所有的流動性缺口全部兜住——這犯了哈耶克說的「致命的自負」,企圖用一個中央銀行的「金融計劃經濟」來替代無比複雜精緻的現代金融體系——不僅完全不可能,還完全違背了美國一直堅守的市場主義價值觀。

相對簡單的實體「計劃經濟」都完全不可能,更不用說更加複雜的現代金融經濟。而用中央銀行來為金融市場的所有風險兜底,這是改革開放以前中國計劃經濟下的大一統銀行模式:人民銀行既是央行又是商行。而中國的金融體系改革的起點,就是從將商業銀行從央行體系中剝離開始的。

圖4 美聯儲功能「無邊界」拓展

危急時間,一切看上去非常弔詭:中國的商業銀行在央行化,更多的是在執行政策性功能;而美國的中央銀行卻在商行化,企圖將市場所有的流動性缺口補上。兩個都是西西弗斯,囚禁在滾石升落的經濟周期輪迴裡。只不過這一次,美聯儲推的巨石,是從山頂上滾下來的,具有無比大的慣性、勢能和速度,幾乎將整個金融體系碾壓。(參考《趙建:西西弗斯神話及其終結——超級債務周期裡的央行(上)》)

中國商業銀行的央行化、政策化、財政化,是在將另一個巨石推向山頂——房價,以及通貨膨脹。我在前一篇文章強調了,中國是大財政,美國是大金融,兩個迥異的系統,面對疫情的重大衝擊,表現也會不一樣。

但有些東西,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在五十年超級債務周期的頂部,疊加了一個疫情衝擊。這個衝擊不是瞬時的,而是一個周期性的過程。從中國的經驗來看,從爆發到見頂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如果疫情周期是相似的,那麼中國之外的國家,美國的情形,還處於趕頂的過程中。對於全球金融市場,如果疫情不見頂,一切都難言底部——政策底?美聯儲都有可能採取負利率。

圖5 國外疫情尚無見頂跡象

所以當下的局勢判斷起來相當複雜,但謹慎一點是應該的,小心無過火。當下的複雜性在於,動態因子多了一個疫情因素。從心理、資金、政策、技術和基本面之外,現在還多了個疫情面——一個不可控不可知的變量。

一般來說,在一次金融大波動過程中,首先是政策面見底,其次心理面,繼而資金面即流動性。然而,在這一次金融風暴裡,只要疫情面沒見頂,所有的變量都難言底部。當瘟疫的死神在城市的上空飄來飄去,人們就不會再採取風險偏好更高的行動。

美國的金融風暴,經歷的是一場流動性擠兌(贖回和平倉)。美聯儲的all in,只是硬扛滾落的巨石,不過是風暴裡的「稍稍雨歇」。然而,槓桿的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跑得快」遊戲只是剛開始,四次熔斷的慘痛記憶已經留在交易員的記憶裡,就像一場噩夢。金融市場已經是驚弓之鳥,而接下來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杯弓蛇影。

而且,很快就會有第二次衝擊,來自分子的衝擊,即疫情引發的經濟斷層式衰退。對於美國這種以服務業為主(佔到80%)的經濟體,疫情的衝擊將是致命性的——數據顯示美國的餐飲住宿等行業的訂單開始「零封」。有經濟學家已經多次警示這次影響是2008次貸危機的兩倍。我覺得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已經出現的高頻數據正在證明這些擔憂。

圖6 發達國家消費支出幾乎「零封」

對風險資產來說,如果第一波衝擊是分母端——流動性危機,那麼第二波分子端——經濟大衰退——引發的衝擊,可能很快就會到來。到時驚悚的經濟數據會引發新一輪心理恐慌,在心理面的勾連下,引發第三波衝擊:分子—分母相互強化帶來的緊縮螺旋。這樣,才構成危機經濟學情景的完整上半場。

此時的配置應該返璞歸真,洗盡浮華。黃金、農業、醫藥等超級防禦型資產,以及空頭對衝保護,或許能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當然前提是,你認為橫掃一切的流動性擠兌危機已經過去。

相關焦點

  • 全球可能還將遭遇拋售?這一市場的完美風暴可能很快引爆一場危機
    除此之外,原油市場勢將迎來更為猛烈的完美風暴:周一歐市盤中,油價繼續暴跌,美國WTI原油期貨一度跌破20美元關口;布倫特原油更是一度暴跌超8%。分析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需求,再加上沙特發起的價格戰,都令油價持續大跌。 市場可能還將遭遇拋售?美元荒或再襲 歐美股市:歐洲股市主要股指多數下跌,目前扳回盤初的部分跌幅。
  • 重慶降雨暫歇 現壯麗「丁達爾效應」景觀
    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圖/凌舸智)中國天氣網訊 7月14日,重慶降雨暫歇,陽光通過雲層縫隙形成丁達爾效應,從南山壹華裡景區俯看重慶中心城區,景色壯觀,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 第二波疫情衝擊下的歐洲一角
    11月20日,布魯塞爾大廣場豎立起一棵18米高的聖誕樹,目前比利時正經受第二波疫情衝擊,節日氛圍大不如往年。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軍攝/光明圖片11月16日,受第二波疫情衝擊,法國巴黎聖母院附近的一條美食街店鋪關閉,人煙稀少。
  • 【券商聚焦】中金公司:「第三波疫情」將對全球可能產生的影響
    鳳凰網港股|中金髮研報指,近期東南亞,南亞,拉美,中東北非,新興歐洲等地區新冠確診上升較 快,成為「第二波」歐美之後的全球「第三波」疫情;其中以土耳其, 巴西,俄羅斯,印度,墨西哥,及印尼等大型新興經濟體為代表。中金預計,如果第三波疫情持續發酵,可能對全球跨國交流「解封」節奏, 製造業產業鏈和大宗原材料供給,全球需求以及金融穩定等造成影響.
  • 原油交易提醒:利比亞增產神速OPEC+或別無選擇聚焦「澤塔」風暴衝擊
    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已解除另外兩個石油港口的不可抗力,利比亞的原油產量在未來兩周內可能達到800,000桶/日,並在一個月內突破每日100萬桶。英國石油表示,第二波疫情對石油需求的打擊超出預期。利比亞增加疊加疫情,OPEC+現在更有可能在2021年延長減產時間。
  • 珠三角倒閉潮真相:金融風暴加速淘汰落後企業
    「國際金融風暴對廣東確實有影響,但並沒有形成『倒閉潮』。實際上,廣東正實施『雙轉移』政策,即使沒有金融風暴的影響,這些企業也會轉移,也會搬遷。此外,廣東還有很多新增長的企業。今年1-9月,全省註銷企業有5萬多家,但新登記註冊的企業有9萬多家。這些新登記註冊的企業中有很多是小企業。廣東省的『雙轉移』政策不會因金融風暴的影響而停下來,相反會成為應對金融風暴的一項重要對策。」
  • 康波周期衝擊將至,每一個人都將面臨命運的抉擇!
    這個階段必定要經歷一次大的金融風暴(2008年次貸危機只是康波周期衰退階段裡的一次調整,而這一次衰退後期結束之際,其衝擊將更為猛烈),在康波大周期裡,只能人為的推遲危機的爆發時點,但是不可以避免這件事的爆發。 一般而言,引爆危機的導火索必定是美國連續加息,最終導致其他經濟體危機爆發。
  • 超越08年的金融危機一觸即發:美股世紀大崩盤剛起步 A股「假牛市...
    對於美股而言,標普指數第二波下跌的幅度至少會與第一波等長,最終可能會跌至2018年12月低點,此後才能出現周線級別波段反彈。港股周一也大幅下挫,恆指已經跌破大型三角形下軌,現暫於去年8月低點獲得支撐。短期也許會出現反抽,但我相信後面破位只是時間問題。而一旦正式破位,那麼後市將出現類似2018年的月線級別大跌。
  • 太陽風暴抵地球或引全球大停電 2012年九大預言
    關於太陽風暴的歷史記憶  人類對太陽風暴影響的清晰記憶,始於1859年9月1日。兩位英國天文學家在觀測太陽時 看到,在一個大黑子群附近,有一大片新月形的明亮閃光以每秒100多公裡的速度掠過黑子群,然後很快消失。不久後,電報聯絡中斷,地磁臺記錄到強烈的地磁暴。在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晚上,地球上高緯度地區的人們,看到了明亮絢麗的極光。
  • 可能因為細胞因子風暴
    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細胞因子風暴免疫科及血液科醫生有著豐富的風暴追逐經驗,CS常常發生在一些嚴重疾病的活動期,如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巨噬細胞活化症候群(MAS)、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等[3]。不用太解釋,看著這些病的名字就很恐怖了。毫不誇張,這些醫生每天都在追逐風暴。呼吸科的風暴與其他疾病導致的風暴有沒有相似之處呢?答案是「有!」
  • 中央氣象臺:今天南方降雨暫歇,明日起再迎新一輪強降雨
    今天南方降雨暫歇,明日起,新一輪強降雨蓄力再出擊!雲南、貴州、重慶至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地需關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山洪地質災害等;另外,長江流域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流域的雨情、汛情變化需引起公眾注意。
  • 「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復甦有望在2022-2023年?
    作者 / 編輯:史凱  審核:雷蕊  當前「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已然進入一種疫情下的「新常態」。  隨著「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不僅中國防控形勢嚴峻,全球範圍內的很多國家或地區都處於疫情嚴峻的階段。世界旅遊組織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仍有93個國家的邊境對外國遊客完全關閉。  10月4日-10日的一周,歐洲新增病例數量比三月份疫情高峰時高出近三倍。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模擬了未來幾個月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如何發生。結果顯示:歐洲第二波疫情將發生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之間,歐洲各國感染率的精確高峰期可能受控於社交隔離、本地熱點控制和邊境控制措施。在最新研究中,法國裡昂核物理研究所和南丹麥大學的科學家採用了第一波疫情的數據,並考慮了15%的感染率變化。
  • 全國天氣降水量預報圖:南方強降雨暫歇 黃淮暴雨來襲
    原標題:今天南方強降雨暫歇 明起黃淮多地暴雨來襲 責任編輯:鄭莉莉
  • 陳根: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有什麼不同?
    歐洲新冠疫情已然面臨第二波高峰壓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預計「今年聖誕將大不同於尋常」。全球股市近日更是跌勢不止。事實上,在那些單日新增病例只有個位數的日子裡,歐洲人曾短暫重獲了出行和社交陳根: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有什麼不同?的自由、甚至生出了「生活很快會重回正常」的幻想,然而所有的幻想都在現實前被打的稀碎,最終,還是回到了疫情前。
  • 鍾南山:端午節將爆發第二波疫情?北京因疫情拆卸地鐵座椅?謠言
    鍾南山:端午節前後將出現第二個疫情高峰近日網絡上流傳著一張鍾南山院士截圖,圖片上顯示鐘南山院士表示國內「第二個疫情高峰」將在端午節前後到來,並再次強調端午節假期千萬別出門。假!!鍾南山院士在接受CNN採訪時確實表示過中國仍然面臨新冠第二波疫情的挑戰,但暫未說過端午節前後將出現第二個疫情高峰相關的話。
  • 第二波崛起國家面臨的21世紀挑戰
    這種掙扎自救的混亂狀態可能還會持續多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就意味著第一波崛起的發達國家,還要艱難地在不穩定的高處顛簸甚至下滑前行,同時還要經受第二波崛起國家帶來的挑戰,以及來自第三波甚至第四波崛起國家的多方壓力。今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西方精英們開始研討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變革問題就是一個顯著的例證。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大疫情持續衝擊下的世界金融大動蕩
    未來的「新全球化」可能是基於區域合作基礎上的全球化,這對未來金融市場會產生很強的關聯影響。論壇第二單元,與會嘉賓圍繞四大議題發表精彩觀點及討論。1、全球金融動蕩的關鍵原因是疫情衝擊還是金融體系本身積累的風險?
  • 衝擊《舞蹈風暴》第二季冠軍前,「古典舞女神」華宵一心裡有個最大...
    本周六(9日)晚,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將迎來收官之戰。四強舞者華宵一、黎星、謝欣、陳鎮威將衝擊冠軍寶座,為節目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6日下午,華宵一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她分享了作為古典舞女神參加節目的心路歷程,同時她表示,師弟羅昱文的離開,是她最遺憾的事。
  • 莫拉莉斯中尉到來 風暴英雄喜迎醫療兵
    莫拉莉斯中尉到來 風暴英雄喜迎醫療兵 2015-10-09 10:47    編輯:蛋蛋 風暴英雄交流QQ群:34038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