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08年的金融危機一觸即發:美股世紀大崩盤剛起步 A股「假牛市...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中產投資

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淺水遊——歐美股市十年大運已過

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原油實際閃崩盤中一度暴跌逾30%,美股股指期貨跌5%觸發熔斷。A股也沒有扛住,滬指跌3%,創業板指跌逾4%。A股的反彈已經初步宣告夭折,而全球股市的第二輪暴跌就此開啟。

本來此前給美股「設計」了一個路線,那就是可能會構築一個三角形,反彈一下再跌。不過多頭孱弱,選擇了直接繳械。這對於我們來講一點也不意外,無非是早死晚死的問題,而時間上也就是幾天而已。美股股指期貨跌5%觸發熔斷,破位暴跌宣告短線反彈終結,新一輪下跌開啟。對於美股而言,標普指數第二波下跌的幅度至少會與第一波等長,最終可能會跌至2018年12月低點,此後才能出現周線級別波段反彈。

港股周一也大幅下挫,恆指已經跌破大型三角形下軌,現暫於去年8月低點獲得支撐。短期也許會出現反抽,但我相信後面破位只是時間問題。而一旦正式破位,那麼後市將出現類似2018年的月線級別大跌。如果說歐美股市和A股沒多大關係,那港股和A股的相關性是否大很多?如果港股後面持續大跌,那麼A股後市能獨立走牛嗎?

上周曾認為滬指將衝擊3058點做雙頭,不過上周四的漲幅超出預期,看這個架勢是要再衝一下3100點。實際上,如果外圍股市不暴跌,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再衝幾十點意義並不大,無非是再多割一批韭菜而已。而在當前這種大環境下,主力已經力不從心,無力再最後組織衝鋒了。滬指的2074點是一個重要支撐,而周一這裡被破掉,並且盤中反抽後再下,那麼這就初步宣告反彈已經夭折。短期反抽可能隨時出現,再衝3000點回補部分缺口甚至更高也不是不可能,但意義不大。後市可關注2月28日低點2878點,這裡一破意味著反彈正式結束,下一目標指向2685點,而此位置再破,那麼2440點就將不保。當然,這還需要一些時間,算是後話了。

創業板指大跌逾4%,再衝2293點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創業板這裡類似2015年6月,即不是很標準的雙頭,2293點大概率就是反彈大頂。從此前的總龍頭半導體指數來看,周一破位暴跌逾8%。作為先行指標,它已經提前宣告反彈正式結束,新一輪下跌開啟。如果後市半導體板塊持續下挫,那麼創業板指數的走勢就可想而知了。

此刻,我們此前一直預期的歐美股市世紀大崩盤已經初現端倪,相信後市終結兌現!為什麼我們堅信這一天會到來?沒有什麼神秘的,只不過是經濟規律使然,邏輯非常簡單。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靠大放水換取了經濟復甦,而這個時間已經持續十餘年了。復甦-繁榮-衰退-蕭條的經濟周期循環規律不會被打破,可以靠「凱恩斯主義」扭曲一時,但無法扭曲一世,該來的總會來。而現在,該到了全球步入衰退+蕭條周期了,那麼股市就是下跌一條路!疫情只是導火索,不要讓它背鍋,A股此前不是還「疫情牛」了嗎?

原油周一盤中一度大幅下挫逾30%,這堪稱是「世紀大閃崩」。此前歐佩克減產談崩,沙特也宣布要增產,這確實是比較大的利空,但市場反應如此激烈,只是因為產量的問題嗎?我想市場對需求的擔憂才是深層次原因。原油有大宗商品之王的稱號,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比起失真的股市更能代表終端需求。為何此前歐佩克持續在減產保價?如果全球經濟沒問題,他們用這樣做嗎?歐美股市此前持續走牛,是歸功於流動性泛濫,通俗講就是錢太多沒地方去,都湧入了股市。不過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市場的預期開始悲觀,紛紛開始拋售股票,現金為王時代來臨,擊鼓傳花的遊戲戛然而止了。「拋棄基本面,擁抱大陽線」已成往事,大清算終將到來!

隨著全球經濟的衰退,大型金融危機終結再度爆發。金融危機的本質是債務危機,隨著後市資產價格的下跌,全球資產負債表將惡化,危機將就此引爆。什麼叫做破產,資不抵債就是破產,實際上沒有負債也就不會破產,最差也就是「無產階級」窮光蛋。而全球在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債務規模激增,以美國為例,07年美國國家政府債務為7萬億美元,而截至年初,這個數字達到23萬億美元,瘋狂擴張了3倍多。這是全球的一個縮影,因此一度債務泡沫破滅,引發的金融危機規避將超越08年!那麼說美股出現1929年以來的最慘烈暴跌,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對於A股而言,國內的經濟確實是長期穩中向好,相信本輪危機國內受到的衝擊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最小的(最大變量是房地產市場)。而A股在2015年已經提前見頂大跌,目前處於半山腰的位置,後面也不會再出現股災了。只不過在全球化背景下,唇亡齒寒,只要不是自給自足都會受到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買主窮了,你的生意能不受影響嗎?所以期待A股獨立走牛市不現實的,後面還是要出現最後一殺,即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我們將更加堅定地認為滬指必破2440點,創業板指不出意外也將跌破1184點,「牛市論」終將被證偽!從大的框架來看,A股目前處於13年周期(重要時間窗)的寬幅震蕩整理之中,最後一跌完成後將啟動新的超級牛市。對此之前有文章已經做過相關論述,後市可擇機進行補充。

全球股市的世紀大崩盤才剛起步,這絕不是什麼「正常調整」。後面將是風捲殘雲、摧枯拉朽、鬼哭神嚎!2020年才是真正的「萬劫不復之年」,這就是見證歷史的時刻!顫抖吧!夢牛者!

====文章回顧====

美股盤中驚魂一跳歷史大頂"提上日程" A股"大牛市"且夢且珍惜

歐美股市暴跌拉開全球金融海嘯大幕 中小創將"舉鼎而亡"

慘遭血洗後全球股市大勢已去:A股不會獨立走牛 反彈後請"跳車"

股市"逆行者":我為什麼做一個人見人恨的大空頭——寫在2020"萬劫不復之年"

2019年A股展望:年內有波"假牛市" 然後是"絕望一殺"(細節有誤,但不影響大局)

相關焦點

  • 危機啟示錄:回購模式的興衰與美股十年牛市的終結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員William2018年初春,北半球剛開始回暖,儘管比特幣價格在1月觸頂後持續暴跌,但一點也不妨礙大眾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未來發展的美好憧憬,也正是在這一年前後,各大數字貨幣交易所紛紛上線了自己的平臺幣,並先後開啟了平臺幣回購銷毀模式
  • 從慢牛到快熊:美股十年啟示錄
    網際網路寡頭們耀眼的業績增長,掩蓋了美股牛市的主要邏輯,有大量分析師在各類報告中喊出了「美股上漲靠盈利驅動」的口號。事實並非如此。企業盈利能力是牛市的支撐之一,但美國股市最大的推手其實是公司回購[1]。尤其是當大量經營狀況不那麼好的公司,也開始東施效顰大比例回購時,我們就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好公司也就算了,那些爛公司用來回購股票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呢?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要往前追溯到08年金融危機的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人們經常用「為大場面而生」來形容那些在體育賽事上力挽狂瀾的明星運動員,在2008年,伯南克就是那個踩著七色雲彩的蓋世英雄。
  • 美國60年房地產牛市如何終結並引發金融危機?!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巨幅波動。特別是疫情加速蔓延的3月份,堪稱國際金融市場有史以來最動蕩的一個月。國外主要股市大面積出現技術性熊市,油價暴跌,美股10天4次熔斷,連股神巴菲特都驚呼「活久見」。
  • 美國股市幾次大崩盤血淋淋的教訓
    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件,1929年的美國股市恐慌與崩盤,往往會給股票市場投下幾十年的陰影。該事件同時也拉開了痛苦而漫長的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序幕。  在1929年「黑色的十月」中,市場崩盤出現了。牛市轉變為熊市(價格不斷下跌的市場)。到1933的大蕭條的低谷時期,市價已經下跌了85%。  股票市場的變動趨勢可以用股票價格指數進行跟蹤記錄;股票價格指數是一攬子公司股票價格的加權平均數。通常使用的包括30家大公司的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DJIA),以及標準普爾500指數,它是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股票價格的加權平均數。
  • 華爾街資深預言家:美聯儲進一步升息 恐引發下一次股市崩盤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股市似乎在10月提前進入「寒冬」,美股今年的牛市行情似乎畫上了句號。截至周一(10月29日)收盤,道指已經跌逾1%,標普500已經跌1.21%,今年的漲幅已經完全消失殆盡,納斯達克指數今年僅小漲2%左右,較年內高位已經跌超1000點。
  • 李迅雷:本輪危機與1929大蕭條比較
    隨著美股出現大跌,我估計持續11年之久的美國股市見頂了,而且可能會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波及全球。於是我在2月28日召集了中泰研究所總量團隊的電話會議,就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進行討論。  儘管大家對此次疫情會否導致美國發生系統性風險的爭議頗大,但金融工程部的首席分析師唐軍認為認為海外疫情失控的概率很大,見3月2日發表的《海外疫情失控的概率有多大?》
  • 今日推薦|全球市場崩盤與比特幣的春天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凱氏物語就在前天隔夜,美股開始崩盤了。重點是,這不是美股一家的崩盤,而是一大片的崩盤。疫情從中國來看,基本上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並且逐步在減少,這個趨勢大家都可以看得見。但是對於外國就是另一回事了。
  • 全球股市崩盤金融危機真的來了?什麼投資品才具有避險屬性
    金融危機真的要來了嗎? 回顧幾次大型經濟危機:1973滯脹危機,1997年金融危機,2007年次貸危機。 經濟危機的周期越來越短,發生頻次越來越高。而自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雖然沒有出現廣泛的繁榮景象,但也並未出現又一次蕭條。
  • 除非暴跌 否則7天後美股這波牛市將成史上最長牛市
    伴隨著十年來的金融和政治動蕩,牛市仍然保持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於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主持的全球流動性盛宴。現在美聯儲已經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體制,多年來困擾市場的風險,包括估值過高,仍然存在,使得一些權威人士預測牛市即將消亡。
  • 美股期貨暴跌5%觸發「熔斷」,美股會不會迎來「黑色星期一」?
    金融市場再度掀起「熔斷潮」,美國股市期貨價格在美國東部時間3月22日大幅下跌,預示美股在3月23日開盤時可能繼續走低。今日美股會不會迎來「黑色星期一」?《家族企業》雜誌為您奉上一些參考資料。表1 美國股指期貨近期觸發交易限制的時間和原因(均為北京時間)美股空頭一個月帳面獲利超3000億美元根據金融科技和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最新數據,美國空頭從2月19日(標普500和納指創下記錄高點)至3月19日的一個月,盈利為3,436.7億美元。
  • GMO兩次預見美股崩盤傳奇投資人:市場正深陷「史詩級泡沫」
    目前形成了2009年以來的「史詩級泡沫」,極端的高估值、暴漲的資產價格、瘋狂的新股發行與歇斯底裡的投資者行為,這將會導致類似於1929年、2000年科技泡沫以及19世紀初南海泡沫級別的泡沫。泡沫也是投資者們感受「富貴險中求」的機會。但是泡沫破裂也意味著有巨大的財富損失,如何避免巨大損失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泡沫是機會也是風險。
  • 股市熔斷只是開始,一場更大災難正在醞釀,損失遠超08年次貸危機
    說起08年的次貸危機很多人對此都記憶猶新,這場始於美國華爾街的危機最終席捲了全球。當時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全部放緩,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嚴重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的銀行業,無數銀行因無法及時收回貸款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就連花旗銀行在危機的衝擊下也受創不輕。
  • 美股已脫離地心引力?2020牛市殺手大盤點
    然而,有媒體刊文指出,其實類似這樣的地緣政治危機之外,值得美國股市在2020年擔心的其他問題還有很多。也許,綿延十年多的牛市在這一年就將宣告壽終正寢,而原因卻未必是來自遙遠的中東——美股市場不顧一切地狂飆突進,持續走高,讓華爾街上許多人為之喝彩,但同時也讓緊張感爬上了這些人的心頭——大盤越是上漲,他們就越擔心牛市行將結束。
  • 美股反彈之路能否避免二次探底?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應對疫情,美國已經採取了金融危機以來從未出現的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鑑於目前的發展趨勢,需要警惕經濟下滑向衰退演化,避免對實體經濟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和破壞。本周公布的數據已經顯示出了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的衝擊。
  • VIX恐慌指數創歷史新高 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峰值
    騰訊證券3月17日訊,衡量股市恐慌程度的一項指標剛剛超過10多年前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飆升近25點,接近43%,收於82.69的創紀錄高點,超過了2008年11月21日創下的80.74的峰值。追蹤標普500指數30天隱含波動率的VIX指數僅在3月份就上漲了一倍多。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核心結論:①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我國長期股權投融資時代已徐徐展開,權益投資出現三大特徵:賽道化、龍頭化、機構化。②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③A股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內需是中期主線,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或源於港股補漲。
  • 大危機中的三件事情和一支股票
    此後,作為一個有興趣關注各種投資和投機的人,我經歷了各種市場的崩盤:歐債危機歐元的崩盤、A股2015年股災崩盤、日本核洩漏的崩盤等各種「正常」金融市場的崩盤,以及比特幣和數字貨幣司空見慣的崩盤和歸零。每次崩盤之後,無一例外都是報復性的反彈,而在崩盤之前都是狂熱的上漲。 非常遺憾的是,這些大起大落,我並沒有能夠把握到太多,個別機會中曾經有幾十倍利潤但倉位並不重。
  • 海通策略:A股有望打破「牛不過三」 春季行情已開始
    來源:金融界網站核心結論:①牛市周期除了看時間還要看空間,本輪牛市相較歷史漲幅不高且節奏較慢,有望打破「牛不過三」。②過去牛市結束信號是盈利或情緒見頂,預計本輪ROE回升至21Q4,目前市場情緒只有60度,牛市仍在途。③春季行情已開始,短期重視低估滯漲的大金融,全年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