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候,在今天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積石山下,住著一位賢士,名叫左伯桃,他自幼父母雙亡,苦讀經書,具經天緯地,濟民安邦之才。
但是左伯桃將近50歲時候仍未出仕,只因當時諸侯間恃強凌弱,橫徵暴斂,左伯桃不願意出仕,後聞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賢納士,天下人聞風而歸,於是乃攜書一囊,逕奔楚國而來,迤邐來到雍地。
時值嚴冬,雨雪霏霏,狂風肆虐,凍徹肌膚,風雪交加中,左伯桃衣服衣裳都溼透了,天色漸行漸晚,正當左伯桃以為要凍死在這冰雪之夜時候,遠處一間茅屋透出絲絲亮光,給左伯桃帶來了生的希望。
來到茅屋,輕叩門扉,一書生來開門,四十四五年紀,這就是故事的另一主角羊角哀,他慌忙把左伯桃讓進屋中取暖。左伯桃進得屋內,上下一看,屋中家具簡單,破陋不堪,但滿床的書卷讓左伯桃知道遇到了知己同道。夜裡,二人秉燭夜談,了解到羊角哀也是自幼父母雙亡,平生只好讀書,想救國救民。二人相談甚歡,相見恨晚,當時便結拜做異姓兄弟。這只是故事的開端,這一夜開啟了一個千古好兄弟的序曲。
左伯桃告訴羊角哀,楚王愛惜人才,又以仁政治國,勸羊角哀與自己一起去楚國。羊角哀一表人材,學識又好,一心救國救民,正壯志難酬,便欣然答應左伯桃,天晴後,兩人便往楚國而去。
曉行夜宿,乾糧將要用盡,大雪席地,二人眼看口糧越來越少,身上衣服又很單薄,身上的乾糧如果一個人,可能還能堅持到楚國,有生存的希望,不然兩個人可能都要凍死餓死在雪地。左伯桃這時候作出了一個決定,犧牲自己,保全兄弟,他知道羊角哀有王佐之才,以後會建立大功名。於是,他故意摔倒,讓羊角哀去尋來一塊石頭坐下休息,一支開羊角哀。羊角哀尋來大石,卻發現左伯桃把自己的脫得精光,裸臥在雪地上,凍得已經奄奄一息。羊角哀大吃一驚,抱著左伯桃痛苦,左伯桃讓他穿上自己衣服,帶上乾糧去楚國求取功名,說完話就盍然而逝。羊角哀為了不負兄弟眾望,忍痛前行,大雪紛飛,慢慢掩埋了左伯桃的身體,大雪無言,卻在訴說這一哀傷的故事,一感天地泣鬼神的兄弟情誼。
羊角哀不負兄弟所望,到達楚國,受到楚元王召見,向楚元王上陳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賜黃金百兩,綢緞百匹。羊角哀大志得成,完成了兄弟遺願,但他棄官不做,返回去尋左伯桃的屍首。找尋到屍首後,給左伯桃香湯沐浴,擇一塊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這裡守墓。
故事還沒有結束,「二鬼戰荊軻」的故事又開始了,相傳荊軻的墳墓和左伯桃的墳墓相隔不遠。傳說,荊軻因刺秦王不中,葬在這裡,左伯桃的到來打破了他的安寧,他的鬼魂便去欺負左伯桃。一天夜裡,羊角哀夢見左伯桃,遍體鱗傷,告訴羊角哀是荊軻所害。羊角哀醒來之後,提劍到左伯桃墳前說道:「荊軻可惡,吾兄一人打不過他,讓小弟來幫你的忙罷。」說罷,自刎而死。當天夜裡,狂風暴雨,雷電交作,隱隱聞喊殺之聲,第二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荊軻的墳爆開了。自然,這只是傳說,就「荊軻墓」到底在何處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有陝西鹹陽荊軻墓、山東鄄城荊軻墓、江蘇豐縣荊軻墓,河北肅寧縣的荊軻村和荊軻墓,易縣的荊軻墓和荊軻館。這是因為荊軻的忠勇受到人們愛戴,各地為了紀念他所建的衣冠冢。
不管怎麼說,真實也好,杜撰也好,從積石山走出的這樣一個感天地泣鬼神義薄雲天的書生英雄,告訴我們什麼叫「兄弟情」。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也成為中國古人們的交友典範,「羊左」一詞則是友誼的代稱。
雪花飛舞,白雪席地,大雪埋義骨,一個一絲不掛的男人在雪地裡慢慢被大學掩埋,一個悲痛欲絕的男人負重前行,這是一個多麼悽美悲壯的畫面。中國人義字當先,可義薄雲天如「羊左」者,古今又有幾人!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可在今天這個金錢至上、利字當頭的社會,似乎兄弟情義只是夢,金錢社會才是真。現實中越來越少古惑仔中陳浩南山雞那樣重情義的兄弟,每個朋友都只會狼心狗肺的盯著你的Money。而如果想要真正的成功,還是需要義字當頭,我相信「財散人聚,財聚人散」的道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