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午茶:雷達測速預警儀的工作原理相信大家對雷達測速預警儀一定不會陌生,這是現代汽車中的一種常見電子裝置,它可以在一定距離內檢測到周圍是否有雷達測速儀,當汽車靠近雷達測速儀時就會發出警告,所以又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電子狗,按其技術含量一般有以下兩類:
善領飛越星GT356SC
普通電子狗
生產電子狗的廠家,在有電子眼和固定測速的地方,偷藏了一個無線電發射器,它針對所在路線的特點,發了含有信息代碼的無線電信號,汽車開近此地,接收器收到發射器的無線電信號,解碼出報警類型,發聲晶片發出語音報警,如此路段限速,此路口有電子眼等。實際上鋪地式S線圈不會產生信號,通常廠商會將發射器預先埋設在固定式照相前300到1000公尺處,只要行經該路段的車上裝有語音型預警機,便可收到預警訊號。這種電子狗的優點僅僅是是成本低,其缺點十分突出:
(1)不管攝像頭是否真正在工作,信號發射機都會發出信號,而對於駕駛員來講是誤報。
(2)如果所有的紅綠燈都裝了電子眼,電子狗就會吠個不停,不但失去報警意義,還非常吵人。
(3)由於道路的變化、商業競爭的激烈,廠商彼此破壞對方的發射機,或者發射機電池耗盡,預警機根本不會產生報警,會對消費者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要特別小心這類商品。
(4)在中國無線電頻率的使用也需要經過無委會的批准,但是P頻並沒有報批,所以會被無委會的偵測車探測到,隨時可以被取締或幹擾。
(5)電子狗不能判別方向,如對面車道或交叉車道有電子眼,也會誤報。
善領飛越星GT356SC
雷達探測儀
雷達探測儀的原理是接收到雷達信號後,馬上報警,提示車主減速。它的價格一般在800元至2000元,性能高低也非常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感應到雷達波的頻段不同。因為中國各城市道路的雷達測速設備從不同的國家進口,使用的雷達頻率大多並不相同,同一個城市有些裝了來之三四個國家的不同頻段的雷達測速器。低端的雷達探測器,往往只能感應一個頻段的雷達波,而高端的雷達探測器,可以感應多個頻段的雷達波。此外,感應的距離遠近也體現了雷達探測器的性能高低。如感應距離過近,車主來不及減速,已經被拍到了;如減速過猛,還易造成追尾事故。高端的雷達探測器可以一公裡左右感知雷達波,而差的只有在200米左右才能感應。
目前常見的測速雷達預警儀有以下幾種:
(1)單頻測速雷達警示器。即只能接收X頻段或K頻段的,這類裝置只能用於部分地區的部分監視裝置,漏報多,成本低,價格便宜;
(2)多頻段測速雷達警示器。一般為X、K、Ka頻段,也只能適用於部分地區,可以對付幾種警用裝置;
(3)全頻測速雷達警示器。可接收全部頻段,如X頻、K頻(俗稱三腳架)、Ku頻、新K頻、Ka頻、LASER 雷射、Ka-Laser、P頻等。這類測速雷達警示器設備在全國範圍內均有效,在高速上反映特別靈敏,一般提前500米到2公裡就預報。但在市區內幹擾也大,經過電子自動門的時候也會報警。要解決這類問題需要集成其他技術,如善領GT356SC的AFF智能濾波技術,可以最大限度解決由於太過敏感而導致的誤報問題。
善領GT356SC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帶有自動雲升級功能,數據同步實時更新,超過70萬安全駕駛信息,無需手動操作,徹底告別傳統定期上網升級數據方式。而且善領支持用戶採集、上傳缺漏固定測速數據,共同完善DSA數據系統。
大數據時代下的汽車電子產品,標準的汽電產品——電子狗或許應該是這樣的:首先,它必須能準確採集足夠多的數據;其次,它得在數據的基礎上滿足車主的一般基礎需求,如固定測速、流動預警;數據方面善領GT356SC有無可撼動的優勢,是唯一一家涵蓋中國西藏、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數據,行業內80%都採用善領DSA專業地圖。最後,它必須有基礎需求額外的針對車主的服務——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滿足基礎需求之餘,越能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的產品,就越受歡迎。而善領行車記錄儀V21則很好的滿足了這點,它集雲狗和行車記錄為一體,當然,這就得另起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