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由臺灣網軍發起募資併購買版面的廣告,14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其中提到「臺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對此,世衛組織在回應臺灣媒體採訪時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臺灣衛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
據報導,這份廣告文案被切成上下兩塊,分別以黑、白為底色。上半部提出問句「誰能幫忙?」下半部大言不慚地回答「臺灣」。廣告底下還附上公開信故作委屈地聲稱,「臺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在這則廣告刊登的同時,臺灣所謂的「官方」媒體立刻煞有介事地向世衛組織發出採訪函,不過很快就被世衛組織打臉。世衛組織發言人賈撒列維克15日以電子郵件回復該媒體詢問表示,世衛組織數十年以來一直與臺灣的衛生部門保持定期技術交流。郵件還詳細列舉了包括2019冠狀病毒在內的歷年來全球不同健康議題,臺灣的衛生專家和部門如何與世衛組織互動。
對於臺灣網軍的最新行動,蔡英文當晚在臉書發文力挺,聲稱臺灣走向世界有多種方式,集資登廣告、架網站或捐物資,都是很好的起點,她還毫不謙虛地表示,「要把臺灣經驗貢獻給全世界」。對此,有分析不客氣地指出,蔡英文難道是要把臺灣網軍霸凌的「經驗」貢獻給全世界嗎?
針對臺灣網軍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島內批評聲浪不斷。有網友直言,「不論如何,都是臺灣送美元給美國爸爸的一種」,「美國的報紙業最近好像很慘,當作贊助吧」。也有網友表示,「相信這設計,如果是外國人買來看,大概只會掃一眼後翻頁的那種」,「點進去不到一分鐘就不想看了」。還有網友嘲諷,「加一點手機規格說明,應該會更有記憶點」,「整個就是手機廣告」。
對此楊泰順評價:我想誇大這個議題背後的目的其實是很明顯的,就是以疫情來推動「臺獨」這樣一個說不出來的動機。
民進黨希望透過這樣一個臺灣在防疫工作上做得很成功,世衛組織是不是要接受臺灣作為一個會員,讓臺灣可以把它的經驗提供給其他國家來做參考。如果就這樣一個用心來看的話,我認為它做再多的動作其實也不會有實質的效果。過去臺灣曾經用中華臺北的名義到WHA(世界衛生大會)上做一個觀察員,結果那時候民進黨因為是「在野黨」,民進黨就動員了它的一些支持者在日內瓦當眾羞辱臺灣的代表:你是誰?你是代表什麼來的?你的名稱是什麼?你民進黨當年以這樣的手段去否定用中華臺北的名義來參加WHA(世界衛生大會),你今天又怎麼可能又用中華臺北的名義來參加呢?它要這樣做,它也會遭逢它內部「極獨」勢力的一些批判。
所以蔡英文對這個事情是有一點進退失據,所以現在就登了這麼一個廣告,他們希望喚起全球各個國家的關注。關注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章程在那裡,這個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覺得今天所做的這些事情其實也不過就是「出口轉內銷」。我在《紐約時報》登了這麼大一個廣告,我告訴臺灣民眾,你看我做了多大的努力,我要提升臺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如果在這個事情上中國又做了一些很嚴厲的批判的話,正中了民進黨的下懷:就是因為中國的阻撓,所以使得我們這些努力都付諸流水。所以它明明就是利用這樣一個動作,來鞏固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