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飛離地面的是法國人,1783年蒙戈爾菲爾兄弟首次駕駛熱氣球升空,不過除了法國人,知道他們的人並不多。現在,法國仍是世界航空科技強國,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飛機。英國人是活塞式飛機時代的航空強國,但在噴氣機時代落伍了。法國正相反,自1950年代開始,它在噴氣飛機領域取得的成就遠大於它的活塞式飛機。
目前歐洲只有兩個國家能自己設計和製造高性能飛機,一個是法國,另一個是瑞典。法國人的審美文化在世界上都有獨特影響力,他們的飛機外觀也很有特色,以下是外形靚麗排名前10的的法國飛機:
10. 寶璣 1001 Tagon(牛虻)攻擊戰鬥機
應北約要求寶璣公司(Breguet)研製的後掠翼中單翼單座輕型戰鬥攻擊機,配備三輪小車起落架,可在野戰機場粗糙跑道上起降,裝1臺布里斯托「奧菲斯」BOr.3渦輪噴氣發動機。寶璣公司獲得了3架原型機的製造合同,1957年7月26日首飛。第2架原型機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有所改進,機身略有加長。
為提高高速飛行性能,飛機採用蜂腰形面積律設計原理,翼根處膨脹擴張,增加了儲油量。1958年4月25日,Br.1001 Taon(牛虻)創造了當時的1000公裡閉合航線飛行速度世界記錄,在7620米飛行高度上飛行時速達1075公裡。後因與其他多個在研方案相比性能並不突出,研製工作終止,共製造2架原型機。
9. 達索-寶璣 「神秘」 20商用客機
1961年12月年開始研製的一種用於軍事偵察和專機服務的8至10座級小型噴氣客機,下單翼雙發後置發動機布局,採用普惠公司JT12A-8發動機。1963年5月4日原型機首飛成功,發動機更換為通用電氣公司的CF700型發動機。1965年1月1日量產型首飛。1965年傑奎琳·奧裡奧爾駕駛該機創造1000公裡閉合航線平均飛行時速859公裡的女子飛行速度世界記錄。直至目前,該機仍在生產,並推出多種改型。
8. 達索「陣風」多用途戰鬥機
「陣風」戰鬥機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陸基和艦載雙用途戰鬥機,可用於國土防空、近距空中支援、縱深打擊、偵察、反艦、核威懾等多種戰鬥任務。2004年「陣風」進入法國海軍服役,2006年進入法國空軍服役,在阿富汗、利比亞、馬裡、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執行過戰鬥飛行任務,累計飛行時間已超過30000飛行小時。埃及、卡達、印度等國空軍裝備了「陣風」戰鬥機。
7. 法國國營西南航空公司 SO.8000 Narval(獨角鯨)艦載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重建了航空工業,布雷裡奧、布洛克、Sub-Ouest等公司合併而成法國國營西南航空公司,Sud-Ouest SO.8000 Narval是應法國海軍要求而設計的艦載戰鬥機。原型機於1949年4月1日首飛,共製造2架原型機。
這是一架雙尾撐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和武器都在中央短艙上,由於座艙位置高,視野極好。發動機驅動兩副三葉共軸逆向螺旋槳推動飛機,外觀現代。
兩架原型機中第二架率先於1949年4月首飛成功,第一架原型機1949年12月首飛成功,試飛中發現控制性較差,整體性能不理想,後取消發展。
6. 法國國營東南飛機製造公司 SE.161 Languedoc(朗格多克)商用客機
這是由法國國營東南航空公司研製的四發商用客機,該機研發始於1930年代,二戰後交付法航和法國空軍。
1936年法國開始考慮研製一架可以執飛法國到北非法屬殖民地的民航客機,原型機F-ARTV首飛於1939年12月15日,裝4臺單臺功率1020馬力的Gnome-Rh ne 14N星形活塞發動機。項目進展緩慢,二戰爆發後維希政府曾訂購20架,但僅製造了一架廠房就被盟軍飛機炸毀。
法國解放後項目重啟,代號WE.161,1945年8月25首飛,到1948年向法航交付了40架。
該機為全金屬四發低單翼客機,雙垂尾,機組5人,標準載客33人,商務艙布局載客24人,經濟艙布局載客44人。
該機向法航、法國空軍和法國海軍共交付100架,還出口波蘭5架,換裝普惠公司R-1830發動機。
5. 達索「幻影-4000」戰鬥轟炸機
「幻影4000」是比單發「幻影2000」更大更重的戰鬥機,它裝2臺斯奈克瑪SNECMA M53-2渦扇發動機,在發動機進氣道上有小型鴨翼,玻璃座艙比「幻影2000」更現代化,除此之外兩種飛機差別不大,均為三角翼和半圓形進氣道的常規布局。
1979年3月9日「幻影4000」首飛,主要由達索公司投資研發,尺寸上與美國F-15「鷹」式戰鬥機相當,主要擔負遠程截擊和戰鬥轟炸任務。
1980年代早期,沙特空軍最終選擇F-15裝備本國空軍,達索公司中止了「幻影4000」的研發,法國空軍更關注的是「幻影2000」,因此「幻影4000」沒有了客戶,但在這一項目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用在了後來的「陣風」戰鬥機上。其唯一一架原型機存放在巴黎航空航天博物館。
4. 布加迪 Model 100P 競速飛機
1936年,布加迪嘗試以Bugatti T50B (Type 50B)8缸直列發動機為動力製造飛機,這款發動機由用于格蘭披治汽車競速賽的汽車發動機改進而來,製造這架飛機的目的就是創造速度世界記錄,尤其是3公裡競速世界記錄。布加迪邀請路易斯·德·蒙格主持飛機的設計。
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飛機之一。除了進氣口,這架飛機機身十分光滑,採用以熱帶美洲輕木為原料的層壓木製膠合板工藝減輕飛機重量和獲得最優的空氣動力學效應,不同部位採用不同木料,承力結構採用高檔硬質木料,此外還採用許多當時屬高科技的減重技術,如發動機曲柄箱採用鎂合金製造,配機械式渦輪增壓器,最終飛機總重量僅為1.4噸。
1940年德軍逼近巴黎時,尚處於製造中的飛機零部件和加工機械被分拆埋藏在巴黎近郊和巴黎東北30英裡Ermeronville布加迪私人城堡倉庫中。
1947年8月21日布加迪逝世,100P的零部件仍存放在城堡中。戰後剩餘的零部件幾經輾轉,最終由美國布加迪汽車愛好者購買收藏,經過修復但缺少發動機的布加迪 100P現展出於美國EAA 航空冒險博物館。
3. 法國南方飛機公司Caravelle(卡拉韋勒)商用客機
法國南方飛機公司設計製造的Caravelle是一架巧妙應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造型美觀的商用客機,它有著德哈維蘭「彗星」噴氣式客機機鼻,配備羅爾斯羅伊斯噴氣發動機。
Caravelle1959年開始交付斯堪地那維亞航空公司,是世界上第一種量產型中短程噴氣式商用客機,其生產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初。所具備的一些特色讓它成為一架很有意思的飛機。
該機舷窗是帶弧線的三角形,乘客們擁有很好的向下視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架民航飛機是這樣的舷窗,另外這種舷窗是帶窗簾的。
一般來說發動機後置的商用客機都採用垂尾頂端安裝水平尾翼的布局,而Caravelle的水平尾翼在垂尾一半高度,也就是十字形水平尾翼布局。
美國航空公司採購和運營了20架Caravelle,1961年7月14日首架交付使用,有些航班屬於商務人士特價航班,只有男性飛行員。想想看要是今天有這樣的航班會發生什麼事。
2. 達索公司「幻影2000」多用途戰鬥機
達索的「幻影2000」是一架第四代多用途單發單座戰鬥機,它以1970年代法國空軍主力戰機「幻影III」輕型戰鬥機為基礎設計。「幻影2000」經過數次修改升級成為多用途戰鬥機,並外銷世界多個國家,著名改型包括「幻影2000N」和「幻影2000D」戰鬥攻擊機,「幻影2000-5」和多種外銷機型,共製造600餘架,裝備9個國家的空軍。
1. 達索「幻影IV」戰鬥機
1956年10月的蘇伊士運河衝突促使法國尋求自己的戰略性核幹涉力量。戴高樂上任後開始著手相關項目,主要內容包括飛機和彈道飛彈。在當時,由於超音速飛行的熱效應,「幻影III」只能以2馬赫速度飛行數分鐘,而對「幻影IV」的要求是能以同樣速度穩定飛行超過20分鐘,內外結構、設備、油料和液壓系統必須安然無恙。法國廠商獨立完成了所有技術研發工作。
「幻影IV」01號樣機主要用於驗證持續超音速飛行技術,外觀、發動機和空重與「幻影III」差別不大,但載油量大了三倍,而且結構、布局、設備也很不同,它也是法國第一架採用雙餘度電傳飛控系統控制飛機俯仰和滾轉的戰鬥機。
「幻影IV」轟炸型樣機主要用於驗證電子偵察和壓制幹擾等與轟炸作戰有關的技術,共製造三架。
幻影III(左)與幻影IV(右)
1959年6月17日上午10時20分,羅蘭.格拉瓦尼駕機首飛成功,飛行持續40分鐘。1960年9月19日第一架樣機創造了1000公裡閉合航線速度世界記錄(1822公裡/小時),9月23日又在500公裡閉合航線將該記錄提高到1972公裡/小時。
1963年12月7日,量產型首飛成功,1964年2月開始交付法國空軍,同年10月,第一個裝備轟炸型「幻影IV」的中隊開始進行戰備值班。法國成為一個真正的核大國,法國戰略空軍以每月2架的速度裝備該機,直到1968年3月。
「幻影IV」是歐洲第一種真正能以2馬赫速度進行巡航的軍用飛機,到目前為止也是西歐國家中唯一的一種。
2005年開始「幻影IV」自法國空軍退役。
如果喜歡,請轉發或點「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歷史的天空雲捲雲散,金戈鐵馬,殘陽如血,刀槍如畫。
微信:LFYSD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