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周四(1月7日)最新消息顯示,今天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在經過2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之後,這一成果已經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這意味著,又一張「國家名片」出世,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在天地一體化量子通訊網絡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
據悉,安全性高是量子通信最大的優點。目前,我國建成的量子保密通信線路,可以抵禦所有已知的量子黑客攻擊方案。而對於這一突破,潘建偉則表示,這表明量子通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已經足夠成熟。
事實上,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已經接入了包括金融、電力和政務等在內的150多家行業用戶。而在「墨子號」和「京滬幹線」等一系列量子通信重要成果的帶領下,美歐正緊跟中國的步伐,紛紛宣布加速入局。
報導顯示,早在2016年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就已成功發射,但是一直到2020年,美國才正式發布《量子網絡戰略願景》和《量子網際網路國家戰略藍圖》,提出在未來5年將展示實現量子網絡的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
另外,歐盟也發布了量子旗艦計劃《戰略研究議程》,並表示其6-10年的願景是使用量子中繼器在光纖上實現800公裡以上的量子通信(目前中國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的總長已經超過2000公裡)。
文 | 陸爍宜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