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領量子通信發展,海南加入星地一體系統,為何這樣布局

2020-10-19 電動工具迷

10月13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總投資5億元的高科技項目——「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建設,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合作實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星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

隨著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發射升空,並完成了一系列的量子通信相關科學實驗任務。我們站在了量子通信的科技前沿,現在即將實施的海南文昌「星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等項目,將和北京、南山、德令哈、興隆、麗江量子通信地面站以及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站在內的地面科學應用系統一起,與量子衛星共同構成天地一體化量子科學實驗系統。

量子通信發展意義深遠,"星地一體"優勢突出,系統布局引領發展

近些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目前,中國走在全世界量子通信方面的最前列,美國和歐洲都在緊追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事實表明,發展量子科技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中國科技家們在量子科技上奮起直追,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總體上看,我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存在不少短板,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就在今年夏天,M國能源部宣布了建設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而早2018年底,他們頒布了《國家量子倡議法案》,宣稱絕不能容忍在量子科技領域落後。這些文件都表明,他們非常重視量子通信。

追溯我國量子通信發展歷史,2011年12月中科院立項量子衛星項目,這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一是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墨子號」同期還先後建設了包括南山、德令哈、興隆、麗江4個量子通信地面站和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站在內的地面科學應用系統,與量子衛星共同構成天地一體化量子科學實驗系統。

2017年6月、8月,「墨子號」衛星先後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千公裡級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

當時,《科學》雜誌封面上,「墨子號」從星空向地面發出兩道光,宛如兩條長腿跨出一大步,也象徵量子通信向實用邁近一大步。雜誌刊發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衛星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等人的論文。

在過去十年裡,若以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類比,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經歷了從「地鐵網絡」到「高鐵網絡」的發展。從最早的安徽蕪湖及合肥城域網,走向全長2032公裡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緊接著長三角、山東、海南也實施了覆蓋多個城市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工程項目。

現在海南加入「星地一體」,即將建立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那麼,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與衛星航天有何聯繫?原來是由於量子信號不可複製、易受環境影響的特性,地面上的量子中繼技術仍未成熟,天基衛星就成為了量子通信網絡的現實續航手段。

海南集約打造量子通信高地,提高安全性能服務,助力經濟發展

為了迎接量子保密通信產業,海南已做出了多年準備。早在2017年6月,海南全省招商大會上,由海南省與國內量子科技企業就籤訂了量子通信產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提出了將以建設海南量子通信政務示範網為基礎,逐步發展和延伸量子通信產業鏈,在海南組織建設量子通信產業基地,使海南成為全國量子通信骨幹網絡的重要節點和量子通信產業研發和孵化的示範基地。

隨後,由與國內量子科技優秀企業組建本土公司,落戶海南數據谷,開展示範項目建設,建立海南省政府數據中心與省科技廳、省工商局、省人社廳之間的量子保密專線,實現三個省直單位與省政府數據中心之間的安全通信。該示範項目於2018年1月宣布完成,標誌著海南進入了"量子通信時代"。

在此基礎上,海南還建設海口市量子通信城域網和海南環島量子骨幹網;建成海口等地量子衛星地面站,構建海南和北京及其他重要城市之間的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海南將打造全球第一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海南也在探索聯合相關高校或產業園區搭建量子安全能力開放公共服務平臺,對外提供量子應用產品的對接、聯調、測試和諮詢服務,吸引量子通信產業鏈相關企業通過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創新創業,逐步發展和延伸量子通信產業鏈。

依託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開展對政務外網的認證服務、數據共享交換和移動辦公等業務場景進行試點驗證,開展量子技術和政務領域密碼技術的創新融合研究,並進一步推動建設量子衛星地面站,通過量子衛星接入國家骨幹網,實現和北京、上海等國內外重要城市的高安全等級加密通信,促進數據在跨境/跨域流通領域的制度創新,服務自貿港建設。

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明確將量子通信列入超前布局的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要求推進量子通信網絡建設。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作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點支持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2020年9月19日,「量子直接通信技術」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成果之一發布,該技術理論是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團隊在2000年原創性地提出的。該團隊成功研製出了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樣機,完成了全部設計功能和長時間穩定性檢測,實現了10公裡光纖鏈路4 kb/s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電話,推動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實用化發展。

2020年10月中國科大在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Marlan Scully、德國維爾茲堡大學Sven Hofling等合作,在同時具備高純度、高不可分辨、高效率的單光子源器件上觀察到強度壓縮,為基於單光子源的量子精密測量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有許多光子、量子實驗室;

在量子科學領域,有潘建偉、陸朝陽、郭光燦、李傳峰等卓越科學家;

在量子科技企業中,湧現了許多技術水平領先"產、學、研"企業;

他們的不斷攻克下,我國在量子科學領域創造了無數個世界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月6日,中國科技大學80後教授陸朝陽憑藉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獲得了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

在量子通信方面我一馬當先,人才濟濟。但是在量子計算方面,M國是領先的,中國還需要緊追。2019年,谷歌公司就宣布實現了「量子霸權」,意思是對一個特殊的任務,他們的量子計算機計算得比現有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

總結:

我們必須要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多方面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同時,也要認清差距,接受多重挑戰。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增強我國科技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值得一提是中國科技大學所在城市合肥,近些年一直引領量子科技發展。之前投資千億打造出以京東方代表的顯示屏產業,緊接著繼續高投入晶片產業,現在舉全省之力投資千億在合肥打造全球最大量子實驗室,這將給我國量子科技產業怎樣的奇蹟?又會給安徽發展提供哪些新的機遇?請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國器"《》深度解析。

更多大國重器、超級工程、高端裝備、前沿科技解析請在西瓜視頻搜索"國器"。

相關閱讀:

上西瓜視頻,漲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新技能。

相關焦點

  • 建設「全球首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海南準備這樣幹
    海南「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示意圖。「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國科量子通信副總裁王軍偉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科量子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國家重大戰略需要,未來將打造「星地一體、五橫六縱」國家廣域量子通信骨幹網絡。我國各大城市也都在加快量子城域網建設。
  • 海南將建成天地一體量子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
    據介紹,項目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包括「天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文昌國際航天城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起步區分八門灣西片區和航天超算產業片區,明確了「將航天城起步區建設成國際一流、對外開放、融合創新的航天城先行發展示範區」的綜合定位。
  • 海南將打造全球第一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為什麼選擇海南?
    量子通信保密網絡近日,中國科學院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先後和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在海南打造全球第一條「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為什麼選擇海南?看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優勢據了解,國科量子正在全面布局海南量子通信網絡的建設,除了建設海南「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網,國科量子還將建設海南量子通信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海南量子通信產業基地、並為海南的智慧海洋工程建設提供支撐。
  • 量子通信風口下,中國廣電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布局幾何?
    綜合整理:苗夢佳核心要點: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來源:泰伯網 • 2020-07-20 11:15:01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 量子衛星第一股國盾量子上市:潘建偉院士創立,擬建「星地一體」
    事實上,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部署,國盾量子已經在國內量子通信領域的重點布局版圖之中。2015年以來,國科控股先後投資了量子通信設備領域全球龍頭企業國盾量子,聯合阿里巴巴、中興通訊等單位成立了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並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成立了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加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的建設工作,實現了量子信息領域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三鏈」聯動。而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也與中科大頗有淵源。
  • 尹浩院士: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2030年可應用—新聞—科學網
    與會科學家表示,預計2020年區域量子通信網絡可成熟應用,2030星地一體的量子通信可投入應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給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從跟蹤者和模仿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時代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尹浩、杜江峰和房建成分別分享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以及量子傳感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和應用進展。
  • 海南量子衛星地面站預計明年6月底建成
    原標題:國科量子「牽手」中國有線助力海南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共建「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10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量子)與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
  • 量子通信讓「竊聽風雲」成為歷史,中國電信搶先布局為安全加碼
    比如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此後,中國科研人員利用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成果。2017年,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項目通過總技術驗收。今年也是量子通信的豐收年,2020年,中國量子通信領域進入豐收期。
  • 「京滬幹線」與「墨子號」成功對接 中國領先世界量子通信應用
    張輝表示,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推動了中國量子科技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為量子科技營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量子科技應用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先後啟動了量子科技領域的戰略計劃。
  • 中國在量子通信獨佔鰲頭,量子通信到底有多重要呢?
    量子模擬圖一 量子是什麼呢?量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不可再分割。量子世界中有兩個基本原理:1. 量子疊加,就是指一個量子系統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的疊加態上。甲就可以把沒有被竊聽的密鑰傳送過去,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可以實現安全量子密鑰分發,實現不可破譯的保密通信,也就達到了絕對的信息安全。三 中國量子通信的發展情況 中國的量子通信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量子的學習和研究,其中在2001年至2005年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相繼建立了不同級別的量子秘鑰分發實驗室。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在10月13日上午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究院是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中心,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姿軌、控動力系統及衛星、飛船、空間站、探測器等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專業研究院。
  • 量子黑科技上升為國家戰略 量子通信概念股強勢大漲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經過兩天的發酵,量子通信無疑點燃今日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的上漲熱情。   量子科技將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量子通信這一概念或許很深奧陌生。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3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在10月13日上午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又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
  • 浙江九州量子接受人民日報採訪表示:量子通信已成功實現商業化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量子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先後啟動了量子科技領域的戰略計劃。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量子科技的具體應用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3個領域。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表示:「我們的工作表明,量子通信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大規模實際應用」。他表示,類似地,如果將不同國家的國家量子網絡結合起來,如果大學、機構和公司聯合起來對相關協議、硬體等進行標準化,全球量子通信網絡就可以建立起來。與傳統加密不同,量子通信被認為是不可破解的,因此被視為銀行、電網和其他部門安全信息傳輸的未來。
  • 合肥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產業布局多點開花
    量子科技,被譽為影響人類未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國際科技競爭的熱點領域。  近年來,我市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契機,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加快推進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在量子科技領域,一場激烈的競賽正在展開。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算……如今,量子科技已成為全球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中國已按下「快進鍵」。
  • 量子通信——未來通信方式的「供給側」革命
    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這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中國人在世界尖端科技領域實實在在地放了一顆衛星。  什麼是量子衛星?為什麼中國人要發射量子衛星?懷著這樣的不解與好奇,2016年9月19日上午,東方網記者來到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的齊魯軟體園,走訪設在這裡的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
  • 中國量子通信重大突破!論文再登Nature,天地一體4600km通信網絡
    《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重磅成果,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  尤其是我國在2011年12月立項、2016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不僅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重要一步,也有效地協助我國科學家們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實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