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將建成天地一體量子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

2020-10-16 中國青年報

在未來的全國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中,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成為重要的一環。

集中簽約活動現場 海南網絡廣播電視臺 圖

10月13日,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總投資5億元的天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據介紹,項目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包括「天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

文昌國際航天城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起步區分八門灣西片區和航天超算產業片區,明確了「將航天城起步區建設成國際一流、對外開放、融合創新的航天城先行發展示範區」的綜合定位。今年4月,文昌航天城建設實質性啟動。

量子通信則是國內近來頗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新興產業,落地態勢走在國際前沿。如果將隨機產生的密碼編碼在光子的量子態上,依據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一個未知的量子態不能夠被精確地複製,一旦被測量就會被破壞。因此,一旦有人竊取並試圖自行讀取量子密鑰,一定會被發現。只有使用雙方約定的「打開方式」,才能得到正確的密碼信息。這種不依賴計算複雜性,而是基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密碼產生方式就是量子保密通信。

在過去十年裡,若以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類比,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經歷了從「地鐵網絡」到「高鐵網絡」的發展。從最早的安徽蕪湖及合肥城域網,走向全長2032公裡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近期,長三角、山東也提出了覆蓋多個城市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規劃。

那麼,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與衛星航天有何聯繫?原來,由於量子信號不可複製、易受環境影響的特性,地面上的量子中繼技術仍未成熟,天基衛星就成為了量子通信網絡的現實續航手段。

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發射升空,並完成了一系列的量子通信相關科學實驗任務。

公開信息顯示,為了迎接量子保密通信產業,海南已做出了多年準備。

2017年6月29日舉辦的海南全省招商大會上,由海南省政府與國科量子、科大國盾及中國通信服務籤訂了量子通信產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提出將以建設海南量子通信政務示範網為基礎,逐步發展和延伸量子通信產業鏈,在海南組織建設量子通信產業基地,使海南成為全國量子通信骨幹網絡的重要節點和量子通信產業研發和孵化的示範基地。

隨後,由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控股、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參股的海南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迅速完成組建,正式落戶海南數據谷,開展示範項目建設,即海南省政府數據中心與省科技廳、省工商局、省人社廳之間的量子保密專線,實現三個省直單位與省政府數據中心之間的安全通信。

該示範項目於2018年1月宣布完成,標誌著海南進入了「量子通信時代」。

在此基礎上,海南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還投資建設海口市量子通信城域網和海南環島量子骨幹網;建設海口等地量子衛星地面站,構建海南和北京及其他重要城市之間的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海南也在探索聯合相關高校或產業園區搭建量子安全能力開放公共服務平臺,對外提供量子應用產品的對接、聯調、測試和諮詢服務,吸引量子通信產業鏈相關企業通過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創新創業,逐步發展和延伸量子通信產業鏈。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海南將打造全球第一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為什麼選擇海南?
    量子通信保密網絡近日,中國科學院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先後和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中國廣電下屬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在海南打造全球第一條「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王軍偉稱,將基於海南島獨特的地理優勢建設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採用中國有線的地面光纖網絡建設東線和西線的網絡,並在文昌建設實用化量子衛星地面站,實現與墨子號(以及實用化量子衛星)的對接,從而通過量子衛星將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無縫接入到國家骨幹網,實現海南和北京、上海、廣州等重要城市跨域數據以及面向全球的跨境數據的安全流通
  • 建設「全球首條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海南準備這樣幹
    「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海南率先建設全球第一個環島『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既可以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也可以為全球打造創新型量子安全網際網路提供最佳範例,讓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量子信息科學應用和研究的最佳場所和靚麗名片。」王軍偉說。
  • 海南量子衛星地面站預計明年6月底建成
    (以下簡稱中國有線)在海口就「共建海南『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進行戰略合作籤約,該通信網絡建成後,將助力海南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10月13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總投資5億元的高科技項目——「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建設,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合作實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星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
  • 中國引領量子通信發展,海南加入星地一體系統,為何這樣布局
    10月13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總投資5億元的高科技項目——「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環島網絡及量子通信國際業務總部建設,由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國科量子合作實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星地一體"量子通信衛星接收站、環島量子通信總控中心、量子通信空間實驗中心、量子衛星試驗場等。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在10月13日上午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究院是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中心,是我國唯一集運載火箭主動力系統、姿軌、控動力系統及衛星、飛船、空間站、探測器等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研究、設計、生產、試驗為一體的專業研究院。此次籤約後,將充分發揮航天院在高端裝備技術、研發、應用、人才、外資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海南自貿港政策,共同開展產業招商,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落地航天相關項目。
  •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3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在10月13日上午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第三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及國科量子通信2個項目籤約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又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
  • 我國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條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地面跨度4600公裡、天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 「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價值重大
    【光明時評】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 中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經過兩年多的穩定性測試、安全性測試,這一成果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科研團隊在論文中表示,這項工作表明量子技術成熟到了足以實用的地步,能夠通過地面光纖及衛星將更多國家量子網絡連接起來,進而實現全球量子網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稱,建設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最大的用處在於可以實現無條件的保密通信,抵禦黑客攻擊,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 我國科學家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可行!
    ,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論文,論文是對上述成果的一個系統性總結,證明了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初步成熟。《自然》雜誌審稿人評價稱,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 中國科大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over 4,600 kilometres)的論文。
  • 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條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地面跨度4600公裡、天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證明廣域量子通信技術實際應用已經初步成熟,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
  • 央視: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原標題:我國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 浙江九州量子接受人民日報採訪表示:量子通信已成功實現商業化
    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已處於國際領先地位。10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湧現出一批高新技術重大成果。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墨子號」和「京滬幹線」的實驗,構建了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雛形。
  • 中國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
  • 可抵禦所有已知黑客攻擊 中國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1月7日,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消息,潘建偉院士等人組成的團隊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over 4,600 kilometres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成功組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本報訊 中國科學家利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鏈路和兩條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 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國際期刊《自然》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發表了成果論文。
  •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國際期刊《自然》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發表了成果論文。  量子密鑰分發主要有光纖和自由空間兩種實現方式。科研人員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構建了世界上首個集成700多條地面光纖量子密鑰分發(QKD)鏈路和兩個衛星對地自由空間高速QKD鏈路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實現了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