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也成為繼科大訊飛、中科曙光、中科星圖等企業之後的又一中科院系上市企業。
截止發稿時間,國盾量子以每股280元開盤,較發行價(36.18元/股)上漲超過1002%;以該股價計算,國盾量子市值近300億元。這一漲幅刷新科創板首日漲幅新紀錄,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此次上市,國盾量子並沒有選擇在上交所敲鐘,而是選擇了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舉行。
據查,國盾量子從中科大孕育。天眼查顯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過科大控股間接持有公司18%的股份(發行前),為公司最大股東。潘建偉為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目前持有國盾量子660.8萬股,持股比例為11.01%(發行前),而中國科學院亦通過國科控股間接持股7.6%(發行前)。
事實上,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部署,國盾量子已經在國內量子通信領域的重點布局版圖之中。
2015年以來,國科控股先後投資了量子通信設備領域全球龍頭企業國盾量子,聯合阿里巴巴、中興通訊等單位成立了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並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成立了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加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的建設工作,實現了量子信息領域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三鏈」聯動。
而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也與中科大頗有淵源。彭承志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5年),是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衛星系統副總師。
在公司上市儀式上,董事長彭承志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投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網絡建設,為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提供量子安全組網及應用解決方案。
同時,彭承志表示,公司將繼續主導和參與國內外相關標準制定,強化與現有電信網絡、現代信息安全體系的融合;致力於把自主可控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融入國家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拓展和商業化應用,帶動戰略先導產業發展。
量子保密通信行業屬於新興的信息安全領域。此次首日漲幅驚人,也讓部分投資人心有擔憂。
公開資料顯示,國盾量子主要從事量子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系統地提供軟硬體產品,已經在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實現了科技成果在產業應用中的有效轉化。
另據國盾量子招股書顯示,量子保密通信具有針對計算破譯和抵抗量子計算破譯的機密性和長期安全性,但目前產業仍處於推廣期。
在招股書中,國盾量子此次科創板上市擬發行2000萬股,募集資金為7.24億元,將用於投建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包括高性能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實用化星地量子通信系統研究和量子通信晶片化技術等。
從產品上看,目前國盾量子主要產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體四大門類,與經典通信設備、應用終端、光纖信道共同組成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信息安全服務。
公司在招股書中同時表示,量子保密通信大規模產業化需要具備四大條件:低成本和產品小型化;與光網絡架構匹配能力;底層軟體平臺支撐能力;以及需要儘快形成支撐大規模 QKD 組網、運營、應用、認證的完整標準體系。目前國盾量子正在採取有效措施,制定合理的研發和技術路徑,推進量子通信產品大規模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