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衛星第一股國盾量子上市:潘建偉院士創立,擬建「星地一體」

2020-07-10 泰伯網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也成為繼科大訊飛、中科曙光、中科星圖等企業之後的又一中科院系上市企業。

截止發稿時間,國盾量子以每股280元開盤,較發行價(36.18元/股)上漲超過1002%;以該股價計算,國盾量子市值近300億元。這一漲幅刷新科創板首日漲幅新紀錄,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此次上市,國盾量子並沒有選擇在上交所敲鐘,而是選擇了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舉行。

據查,國盾量子從中科大孕育。天眼查顯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過科大控股間接持有公司18%的股份(發行前),為公司最大股東。潘建偉為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目前持有國盾量子660.8萬股,持股比例為11.01%(發行前),而中國科學院亦通過國科控股間接持股7.6%(發行前)。

事實上,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部署,國盾量子已經在國內量子通信領域的重點布局版圖之中。

2015年以來,國科控股先後投資了量子通信設備領域全球龍頭企業國盾量子,聯合阿里巴巴、中興通訊等單位成立了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並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起成立了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加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的建設工作,實現了量子信息領域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三鏈」聯動。

而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也與中科大頗有淵源。彭承志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5年),是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衛星系統副總師。

在公司上市儀式上,董事長彭承志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投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網絡建設,為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提供量子安全組網及應用解決方案。

同時,彭承志表示,公司將繼續主導和參與國內外相關標準制定,強化與現有電信網絡、現代信息安全體系的融合;致力於把自主可控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融入國家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拓展和商業化應用,帶動戰略先導產業發展。

量子保密通信行業屬於新興的信息安全領域。此次首日漲幅驚人,也讓部分投資人心有擔憂。

公開資料顯示,國盾量子主要從事量子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系統地提供軟硬體產品,已經在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實現了科技成果在產業應用中的有效轉化。

另據國盾量子招股書顯示,量子保密通信具有針對計算破譯和抵抗量子計算破譯的機密性和長期安全性,但目前產業仍處於推廣期。

在招股書中,國盾量子此次科創板上市擬發行2000萬股,募集資金為7.24億元,將用於投建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包括高性能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實用化星地量子通信系統研究和量子通信晶片化技術等。

從產品上看,目前國盾量子主要產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體四大門類,與經典通信設備、應用終端、光纖信道共同組成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信息安全服務。

公司在招股書中同時表示,量子保密通信大規模產業化需要具備四大條件:低成本和產品小型化;與光網絡架構匹配能力;底層軟體平臺支撐能力;以及需要儘快形成支撐大規模 QKD 組網、運營、應用、認證的完整標準體系。目前國盾量子正在採取有效措施,制定合理的研發和技術路徑,推進量子通信產品大規模商業化。

相關焦點

  •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潘建偉創立公司上市 量子衛星第一股擬建「星地一體」 來源:泰伯網 • 2020-07-20 11:15:01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
  • 潘建偉院士等創辦,量子通信第一股來了?
    7月9日,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志等創辦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盾量子)正式登陸科創板,由此成為國內外首個獨立上市的量子通信科技公司。其中,科大控股為最大股東,持股18%(發行前);潘建偉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持股11.01%(發行前)。
  • 量子通信概念股龍頭國盾量子上市 股價暴漲923.85%
    7月9日,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超過1000%。截至收盤,股價暴漲923.85%,報收370.45元/股,創下了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漲幅紀錄。國盾量子究竟是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能創造科創板漲幅神話?接下來它是否真正能夠成為長期牛股?量子通信的理想和現實究竟差多遠?
  • 國盾量子首日狂漲10倍,潘建偉院士身家已超24億
    中籤號碼共有1.36萬個,每個中籤號碼只能認購500股國盾量子股票。若按收盤價370.45元計算,中一籤國盾量子可以賺16.7萬元,若按盤中最高價399元算,中一籤就可以賺18.14萬元。此前,科創板新股天智行曾憑藉上市首日614.29%的漲幅,打破了科創板新股首日的漲幅紀錄。但僅僅兩天後,這一紀錄就被國盾量子刷新。
  • 國盾量子股價市值雙腰斬,量子衛星前路難測?
    9月7日,有「量子通信第一股」之稱的國盾量子盤中大跌,股價最低下探至215.05元,是為上市以來最低。今年7月9日,國盾量子在科創板上市,其開盤價為每股280元,較發行價上漲650%。上市之初,國盾量子股價一度漲至496元,市值達到396億元。此後,國盾量子股價從496元跌至215.05元,累計跌幅約57%;其市值則跌破180億元,市值累計蒸發超210億元。
  •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上漲1000% 「量子之父」潘建偉為股東
    中科院「上市方陣」再添量子通信第一股,上市首日股價上漲923.91%,市值近300億元。7月9日,國盾量子(688027.SH)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36.18元,開盤大漲673.9%,打破了微芯生物保持的科創板新股開盤漲幅511.85%的紀錄。國盾量子收報370.45元/股,漲幅923.91%,總市值296億。
  • 國盾量子漲近1000% 「量子之父」潘建偉23年造就24億身價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9日消息,國盾量子今日在科創板上市,該股發行價為36.18元。此次發行2000萬股,募集資金為7.24億元,主要用於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隨著國盾量子打破科創板個股上市首日最大單日漲幅的記錄,其背後的創始人及二股東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受到市場關注。據悉,潘建偉目前持有國盾量子660.8萬股,持股比例為8.26%(發行後),是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按股票開盤價計算,其所持股份價值18.5億元,而今日收盤後,潘建偉所持股份市值已達到了24.48億元。
  • 國盾量子今日登陸科創板!中國量子中心誕生「量子通信第一股」
    7月9日上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027)科創板上市儀式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舉行。經過11年的砥礪奮進,國盾量子正式鳴鑼上市,成為中國量子通信領域首家A股上市企業。而國盾量子所在的合肥高新區,也發展成為國內量子技術產業最為集聚的中國「量子中心」。
  • 刷新A股新紀錄 國盾量子上市首日最高暴漲1000% 「量子之父」身價...
    7月9日,國盾量子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大漲923.91%,盤中一度暴漲1002.82%,刷新了A股首日漲幅新紀錄。上個紀錄由天智航創下,同樣是科創板,首日大漲614.29%。國盾量子的發行價為36.18元/股,今日收盤價370.45元/股,要是能幸運中一籤,最高能賺超18萬,即使按收盤價計算,單籤盈利也高達16.7萬。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
    32 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僅傳輸了 32 釐米。如今,潘建偉團隊構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將通信距離擴展了 1400 多萬倍。從 32 釐米到 4600 公裡1 月 7 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團隊構建了 4600 公裡、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
  • 尹浩院士: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2030年可應用—新聞—科學網
    與會科學家表示,預計2020年區域量子通信網絡可成熟應用,2030星地一體的量子通信可投入應用,量子信息科技革命給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從跟蹤者和模仿者轉變成未來信息技術時代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三位院士尹浩、杜江峰和房建成分別分享了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精密測量,以及量子傳感等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和應用進展。
  • 「量子通信第一人」潘建偉的富豪之路
    2004年6月,這個實驗室的第一屆理事會成立,中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任理事長,楊福家院士和唐叔賢院士任副理事長。2004年8月,中科院又正式聘任唐叔賢院士為實驗室主任,侯建國院士為常務副主任。五個院士領銜,可見規格之高。
  • 「量子通信第一人」潘建偉的富豪之路,已成功套現億萬元
    請大家記住它,因為2020年7月上市的科創板股票「國盾量子」,就是科大國盾。只不過上市前的股份是6000萬股,上市時面向大眾又增發了2000萬股,所以總股本變成了8000萬股。各方的股權,也就相應稀釋了1/4。國盾量子的前十大股東的情況如下表所示。他們的股權都稀釋了1/4。
  • 量子通信板塊高開低走,距離產業化還有多久?
    早在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京滬幹線」正式開通。2018年,國家廣域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在「京滬幹線」基礎上,增加武漢和廣州兩個骨幹節點,中國使用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長度達到7000公裡左右。 要說到量子科技在我國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研究團隊。
  • 「量子科技第一股」上市,中科大副校長身家24億
    來源:市界作者 |市界王春曉 編輯 | 朗明 7月9日,「量子科技第一股」國盾量子(688027.SH)登錄科創板。該股開盤即大漲673.9%,盤中漲幅一度擴大至1000%,再次刷新了科創板的首日漲幅記錄。 由於漲勢過猛,觸發臨時停牌,截至收盤,國盾量子報370.45元/股,全天漲923.91%,成交額41.44億元,換手率81.56%。與發行價格36.18元/股相比,首日股價是其10倍多。
  • 浙江九州量子、國盾量子、問天量子三足鼎立,發力行業建設
    中科大下屬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盾量子」)近日正式在科創板上市。國盾量子的IPO計劃早在2017年之前就已啟動,並在過去三年裡為上市掃清了一切障礙,包括與競爭對手九州量子的一場大戰。
  • 揭秘量子通信第一股
    當下量子通信技術,更應該理解成為「光纖通信+量子加密」或者「量子密鑰分發」,它是一種信息安全技術。目前即將登陸科創板的量子通信第一股「國盾量子」,其招股說明書中對公司的市場定位也是一家信息安全公司,選擇類比的上市公司也是來自於信息安全行業。
  • 答卷2020|潘建偉:身家超27億的中國「量子之父」
    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後來居上,計算能力遠遠超過了美國谷歌的「懸鈴木」。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也將全球量子計算研究推向下一個裡程碑。「九章」成為世界級重大科研成果,也讓被媒體譽為中國「量子之父」的中國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成為「頂流明星」。
  • 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領先 國盾量子董事長點明原因
    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商業化將成為「量子」進一步的努力方向。據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11月7日報導,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演講中介紹,目前衛星量子通信單顆低軌衛星無法直接覆蓋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區白天工作,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微鈉量子衛星組網,並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實現小型化
  • 墨子號衛星的發展歷程.量子晶片.量子加密通話手機量子SIM卡
    墨子號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量子通信是量子疊加態和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潘建偉研究小組沿著電荷編碼量子比特實現超快量子計算路線圖,探索了延長電荷編碼比特相干時間的新方法,在保證量子比特超快操控速度的同時,獲得與自旋編碼量子比特同樣的長相干特性。砷化鎵材料此前多應用於光電領域,砷化鎵在量子晶片製作與實現新型量子比特編碼有較好的特性,量子晶片研發有望進入快車道。2018年2月,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半導體砷化鎵量子晶片研製方面再獲新進展,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六量子節點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