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適道」(ID:survivalbiz),作者:念少爺,36氪經授權發布。
1935年,薛丁格用一隻貓反駁了哥本哈根對EPR(愛因斯坦、博士後羅森、研究員波多爾斯基三個人名字的首字母)思想實驗的詮釋。
也就是說,他認為,兩個暫時耦合的粒子,不再耦合之後,彼此之間仍舊維持關聯。這種現象,叫做量子糾纏。
1972年,量子糾纏的存在被證實之後,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應用。以現代光學、電子學和凝聚態物理為代表的量子科技革命第一次浪潮興起。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雷射原子冷卻、單光子探測和單量子系統操控等微觀調控技術的突破和發展,以精確觀測和調控微觀粒子系統,利用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獨特量子力學特性為主要技術特徵的量子科技革命第二次浪潮即將來臨。
上周五(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集體學習,指出量子科技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周末幾個題材利好下,周一開盤指數紛紛出現較大高開,但可能大家都還沒看懂這到底是何方神聖,最熱的量子通信板塊頭部幾個標的封單都不大,最「正」的國盾量子也沒有開在漲停,情緒明顯不高。
那麼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有哪些題材值得關注?
雖然我國在量子科學領域的起步不算早,但發展卻是最快的。早在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京滬幹線」正式開通。2018年,國家廣域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在「京滬幹線」基礎上,增加武漢和廣州兩個骨幹節點,中國使用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長度達到7000公裡左右。
要說到量子科技在我國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研究團隊。
正是潘院士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等相關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2019年1月31日,美國科學促進會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以表彰該團隊通過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推動大尺度量子通信實驗研究做出的貢獻。
可以說,在量子科技領域中,量子通信是中國領跑世界的高科技名片,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前沿科技和戰略新興領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並預測2023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5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製圖:適道
不過,量子通信雖然提供了一種原理上安全的通信方式,但要從實驗室走向廣泛應用,需要解決兩大挑戰,分別是現實條件下的安全性問題和遠距離傳輸問題。
2009年成立的國盾量子正是致力於解決安全性問題。
2020年7月9日,被稱為A股「量子通信第一股」的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開盤即漲超過600%,盤中一度暴漲1002%至399元,股價暴漲超過10倍。
這意味著中一籤最高可以賺18萬。
根據國盾電子招股書,公司經營發展主要依託於國家和地方政府推進的眾多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建設項目,主要產品為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包括QKD 設備、信道與密鑰組網交換設備,報告期內的設備銷售收入總額佔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為 75.74%。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公司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與經典通信設備、應用終端、光纖信道共同組成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是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最核心部分,佔項目建設成本的50%以上。
今年在科創板上市的國盾量子已經成立11年了。2009年,國盾量子在安徽合肥高新區正式創立,企業創立之初,中國量子通信產業還是一片「無人區」。
國盾量子產品涵蓋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QKD)、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體四大門類,可見,在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元器件核心零部件上打破了國外壟斷。同時,國盾量子也牽頭制定了國內外標準項目8項,參與21項,在國際相關標準化機構制定量子通信標準方面發揮了「中國力量」。
要說到國盾量子的背景,那是妥妥的「國家隊」。
根據股權結構,IPO之前,科大控股佔股份18%,國科控股佔股7.6%,創始人彭承志佔股2.82%,值得關注的是,潘建偉教授也是公司創始人之一,在公司2009年剛成立的時候出資了330萬元,同時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暨董事長彭承志、董事暨總裁趙勇的博士研究生導師,與公司常務副總裁陳慶系本科同學。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如今,上市後潘建偉教授本人持股8.26%左右,不參與任何經營管理。但據招股書披露,科大控股通過潘建偉的授權委託控制其股份表決權。
從公司大客戶來看,公司主要客戶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通信建設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為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項目承建單位,該項目的招標方為公司關聯方中科大;
客戶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是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幹線」項目、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建設(滬合段、漢廣段)、新疆天文臺星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廣域網應用項目、北京量子城域網A段項目、量子保密通信央行 RCPMIS 項目等的承建單位,該項目招標方為關聯方國科量網。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87%、 73.59%和80.75%。其中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公司作為量子保密通信設備及相關技術服務供應商,對其銷售量子保密通信設備及相關技術服務的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21%、21.14%和57.90%。
然而國盾電子的後續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作為「國家隊」自然少不了政府的大力補貼。報告期內,公司利潤總額中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337.41萬元、5,413.60萬元和5,948.26萬元;報告期各期末,遞延 收益全部為政府補助,餘額分別為20,005.53萬元、20,705.41萬元和20,472.87 萬元。
但是2017年-2019年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72億元、2.57億元、2.56億元,收入略有下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3073.40萬元、2300.23萬元和1469.32萬元,淨利潤也在下滑。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製圖:適道
對於近年來業績的不斷下滑,公司解釋系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推進的時間和進度存在不確定性,造成對量子通信產品的採購需求呈現一定的波動性,因此存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淨利潤的下滑對應的是研發成本的逐年攀升。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 5,318.03萬元、7,344.36萬元和9,620.95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3.41%、25.89%和36.35%,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8.73%。
量子科技領域確實還不成熟,需要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技術研發前景不明朗,產業化落地也還需要時間,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以說明為什麼這幾天板塊會高開低走。
但是科創板對其的接納與包容也說明了國家的支持和信心,現有資本市場的標的,除了國盾電子,還有光庫科技、藍盾股份等,都還處在起步階段,但是從長期來看,只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想必會帶領行業加速規模化。
正如潘建偉在一次採訪中所說,只要天氣好,北京時間凌晨24時後,是可以看到「墨子號」向你眨眼睛的。夏天到了,在晴朗的夜晚,不妨抬頭親眼目睹「墨子號」划過你所在城市的夜空。
這代表著人類的未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選股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