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由於「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及人口流入增速快等原因,深圳學位供給備受關注。12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就日前出臺的《深圳市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進行解讀。據介紹,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預計未來中小學教師要新增5至6萬名。
到2025年公辦義務教育規模接近翻番
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新一輪深圳基礎教育大擴容大提質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徑圖。
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範等方面因素,經深入調研和測算,《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座,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座,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建成後,全市公辦義務教育總規模將接近翻一番,預計能夠有效緩解學位供需矛盾。
此目標將分為2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20-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9萬座、幼兒園學位6萬座;第二階段(2023-2025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5萬座、幼兒園學位8.5萬座。聶新平表示,因深汕合作區人口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尚未確定,以上數據不含深汕合作區。
大力引進優秀畢業生和骨幹教師
在發布會現場,有記者問到,近年來深圳大量引進一流名校畢業生,是否為深圳教育壯大師資隊伍的長期發展戰略,未來深圳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將有哪些具體舉措。
「教師是我們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關鍵因素,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表示,哪裡有名師,哪裡才有可能有名校,師資水平是決定學校辦學水平的第一要素。2019年,深圳市中小學招聘了3900名應屆畢業生教師,其中81%是碩士以上,大部分是名校,43%是部屬師範院校的畢業生。
陳秋明介紹,未來五年是學校建設的高峰期,預計未來中小學教師要新增5至6萬名,教育部門將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優質師資。
其中,在教師引進和人才培養方面,深圳市教育局在制訂基礎教育高精尖缺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大力引進優秀畢業生和骨幹教師的同時,將積極籌建深圳師範大學,增強自身培養能力,並與知名高校合作,聯合為深圳量身定製培養教師。
新京報記者 蘇季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