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籌建中國第8所海洋大學,深圳將再添一所高水平大學
而全國範圍內以海洋大學命名的高校現有7所,它們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其中,中國海洋大學是「985工程」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江蘇海洋大學是2019年才出現的「新大學」,前身為原淮海工學院。
-
近期籌建的34所大學:廣東12所深圳就有三所,多所航空類高校
近期傳出籌建消息或者有最新建設動向的高校有34所,而其中廣東就有12所,這反映出廣東在經濟崛起後,迫切的希望打造教育大省的願望。 長期以來廣東的教育發展與自身經濟不匹配,211大學只有4所,僅為江蘇的三分之一,甚至沒有中西部的湖北陝西多,如果這12所大學都能成功開辦,廣東的高等教育資源將大幅提升。
-
深圳技術大學正式成立,籌建速度快過南科大
深圳新聞網 圖深圳高校建設速度有多快?今天深圳一所大學在籌辦三年後正式成立。據深圳新聞網消息:11月27日上午9時30分,深圳技術大學成立大會在該校運動場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從籌備到正式成立,深圳技術大學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在高校建設領域,深圳再次體現了「深圳速度」。在此之前,從2007年3月深圳市政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到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前後經歷了五年時間。
-
廣東省67所本科高校點評
廣東省位於我國華南地區,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省會廣州和深圳是副省級市。目前全省擁有本科高校67所,其中有5所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21個地級市中,有15個地級市開設了本科高校(分校區不計入),其他6個地級市暫時沒有本科高校。廣東省本科高校主要集中在省會廣州市達37所,深圳、珠海、肇慶、東莞等各有3-5所,其他城市零星分布有1-2所。
-
第四所大學深圳亮相!中科院打造最強高校陣容,實力或超清華北大
中國科學院旗下的第四所大學——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於2021年啟動首屆本科生招生,招收人數預計300人,這一消息在深圳高交會上公布後,引起各方廣泛關注。至此,中科院已在合肥、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建設大學,加上中科大在蘇州建設新校區,以及在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科研和園區,中科院系統的高校實力大增,將有趕超「清華+北大」的趨勢。
-
深圳的海洋大學,一所呼之欲出的高校!
這意味著從政策層面上對深圳組建海洋大學給予支持我國目前有6所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以及剛從淮海工學院改名來的江蘇海洋大學。其中上海海洋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國海洋大學是985/211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那麼,深圳的海洋大學定位會如何?
-
深圳的兩所「其他高校」,世界排名卻超大部分雙一流
在2021三大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約40所內地高校進入全球500強榜單。其中,僅有兩所「其他高校」上榜,剩下的都是雙一流大學。這兩所威武霸氣的「其他高校」被稱為「深圳雙子星」,一所是深圳大學,另一所是南方科技大學。
-
官方確認 又一所「國字號」高校落戶青島
2017年6月28日,青島市市委高校工委副書記李岷陪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調研組一行,到高新區調研中國康復大學規劃選址相關事宜。即將在青島籌建的中國康復大學可謂眾所期盼、意義重大山東省和教育部高度重視並支持籌建中國康復大學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於傑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康復大學的籌建,已積極開展相關基礎工作,希望在中國殘聯、教育部等部門的支持下,儘快推動康復大學落地,山東省和青島市將全力做好相關服務保障。
-
深圳:爭取南科大等高校進入「雙一流」
據「名師說」微信公眾號備受關注的《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日前已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共有127項,包括「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含爭取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大學名單,加快推進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等籌建,進一步探索創新深港合作特色學院辦學模式,高水平建設深港合作辦學試驗區等舉措。 「深圳要支持自家高校進入『國家隊』。
-
深圳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共成長 特區高校「長子」的擔當
今年4月,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2019年國際專利申請(PCT)排名,深圳大學以247件的數量蟬聯全球教育機構第三,僅次於加州大學系統和清華大學,超過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等世界名校。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創辦的城市大學,建校37年來,深圳大學緊隨特區,快速發展。
-
重慶大學「不給力」,五所一本高校建議合併,西南政法在列
除了直接引進和深耕發展外,創建高水平一流大學,高校圈還有一種很奏效的方式——多所實力不俗高校合併。比如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等「985工程」、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如今在高校圈的實力和地位,均受益於2000左右的全國高校合併潮。當年沒有合併或合併校數量不多、實力不強的985高校,近些年在排行榜上明顯靠後。
-
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到2022年,我市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達到10所以上,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海洋教育質量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到2035年,我市將形成富有青島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態圈,海洋教育青島模式在全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深圳到2025年新建百萬基礎教育學位,將大力引進優秀教師
據介紹,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座,預計未來中小學教師要新增5至6萬名。到2025年公辦義務教育規模接近翻番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介紹,《實施意見》明確了新一輪深圳基礎教育大擴容大提質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徑圖。
-
中科院第四所大學落地深圳,首屆招生300,目標三個「最」
在2016年剛剛籤約的時候,這所院校準備使用的名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後來這個校名沒有通過。 學校的主校區將選址光明科學城,總建築面積達56萬平方米。目前位於深圳光明區的過渡校區,面積9.5萬平方米,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
2020年招收高水平棒球運動員、壘球運動員高校簡介
為了推動廈門大學競技體育的發展,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根據廈門大學高水平體育運動隊的需要,2020年廈門大學將繼續通過專項體育運動水平、身體素質和文化課綜合考核的方式,選拔具有體育專長的高水平棒球運動員。
-
又一所知名高校將落戶廣東,世界大學排名與中山大學並駕齊驅!
該協議內容為澳門科技大學將設立珠海校區,擬落戶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會開設相關學科研究生層次(碩士及博士)的學位課程。 要說啊,最近外地名校到廣東建設校區的喜訊真不少。像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大學就在廣州設立了廣州學院,之後又在深圳設立了中科院深圳理工學院。
-
22所職業院校籌建,486所高職生均經費最少僅6千,網友:這太少了
從2020年6月教育部統計的高校數量看,全國共計3000餘所,其中高職高專就有1468所,數量佔了全國高校的近一半,其中公辦的1100餘所,民辦的330餘所,中外合辦的3所。高職招聘如此龐大的數量,一方面說明國家重視高職教育,2020年宣布計劃擴招200萬人;一方面也說明社會需要技工人才,雖然高職是高中生最後的無奈選擇,但如果想有個穩定工作,找一個技術活,高職也不是最壞的選擇。
-
大濟南新藍圖系列報導④提升隊伍「含金量」 濟南力爭到2025年人才...
根據《綱要》,濟南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效集聚創新要素,加快齊魯科創大走廊建設,高水平打造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籌建空天信息大學,持續實施泉城系列重點人才工程,以政策精準「滴灌」促進人才活力競相逆發,力爭到2025年人才總量突破300萬。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國3所高校進入世界前十!
近期,國際頂級科研期刊《自然》雜誌出版方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本次榜單為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學/機構排名。自然指數又是個啥呢?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82種來源期刊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
-
各大高校2019年兩院院士數量統計排名,這所雙非一騎絕塵
而一所高校院士的數量也是代表著這所高校科研能力的強弱,因此每年院士申報的時候也是優中選優,能入選院士真的代表這個人在科研領域做到了極致。而院士又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學院士,不管入選哪一個都是非常厲害的。今天小編就匯總了2019年各大高校兩院院士數量排名,來看看哪些高校頂尖人才的實力最為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