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深圳特區報》A5版整版刊發專題文章《深圳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創新型大學》,報導深圳大學建校37年來,始終與特區發展同頻共振,特別是高水平大學建設以來,深圳大學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標杆,被稱為「內地進步最快高校」。當前,深圳開啟了「雙區」建設的新徵程,站在灣區「C位」的深圳大學,將繼續肩負起特區高等教育「長子」的使命,擁抱城市、服務大灣區,以大學之擔當驅動「雙區」之發展。今日,我們推送專題之一:《與城市共生共榮共成長 特區高校「長子」的擔當》。
今年初,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深圳大學研發的快速檢測試劑盒和「隱形手套」備受關注,為疫情診斷和醫療防護提供了巨大助力。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攻關,深圳大學針對疫情迅速開展60項防治防控攻關課題,還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服務政府決策,發揮了綜合性大學的獨特優勢和特區高等教育「長子」的使命擔當。
這只是深圳大學科研創新體系的一個縮影。
今年4月,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2019年國際專利申請(PCT)排名,深圳大學以247件的數量蟬聯全球教育機構第三,僅次於加州大學系統和清華大學,超過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東京大學等世界名校。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創辦的城市大學,建校37年來,深圳大學緊隨特區,快速發展。特別是2012年提出建設高水平大學以來,深圳大學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地方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深圳速度」。
2012年以來,在QS、THE、USNews、ARWU四大權威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深圳大學國際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0名,國內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名,進入「全球進步最快大學」行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輕大學排行榜單上,深圳大學成為入選的6所內地大學之一。
當前,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新徵程全面開啟,高等教育發展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深圳大學把「先行示範」的標準貫徹辦學各方面全過程,高起點、高標準、超常規謀劃推進改革創新,打造與城市發展水平和建設先行示範區的目標要求相匹配的一流大學。
此時,站在灣區「C位」的深圳大學,將繼續肩負起特區高等教育「長子」的使命,擁抱城市、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以大學的擔當驅動城市的發展。今年初,深圳大學制定了《深圳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工作方案》,將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建成驅動「雙區」建設、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一流創新型大學。
與城市共生共榮共成長
特區高校「長子」的擔當
這是一所融入了城市血脈的大學
37年前,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百業待興,求才若渴。特區政府拿出當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來創辦深圳大學,為的就是「我們給你們錢,給你們地,你們給我們人才!」
深圳大學不辱使命,建校37年來,共培養了20餘萬校友,其中80%紮根深圳。他們奮鬥在這座城市每一座亮燈的大廈,行走在每一條寬曠的城市街道。
馬化騰、史玉柱、李書福、周海江……一大批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傑出創新創業人才從深大荔園走出來,創立了騰訊公司等數十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企業,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深大校友創辦了3家世界500強企業,4位校友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2位校友入選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的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名單,深圳大學校友財富位居2018年中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大學排行榜榜首,深圳大學也被譽為「中國全球頂級富豪企業家的搖籃」。
回望深圳大學的創校歷史,註定了與這座特區城市,與改革大時代緊密相連。更令人引以為豪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大學培養的創新創業人才對城市和國家現代化的貢獻,不亞於國內任何一所高校。
這是一所繼承了特區改革基因的大學
建校初期,獎學金、學分制、勤工儉學、開放式校園、交費上學、畢業不包分配、就業雙向選擇、教職員工全員聘任、後勤社會化管理改革……深圳大學每一項舉措,在當時中國高等教育領域都有著「石破天驚」的味道。
開展高水平大學建設以來,深圳大學繼續堅守改革精神,人事制度改革、完全學分制改革、榮譽課程、校長教學獎、「四創」教育體系、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諸多探索都走到了全國高校的前列。深圳大學還在國內高校中率先制定實施《深圳大學文化創新發展綱要》,致力於「建設有靈魂的大學」,引起廣泛關注。
深圳大學的實驗精神與特區的敢闖精神高度契合,正因為如此,深圳大學成為一所充滿了魅力、活力、動力和創新力的創新型大學。
這是一所刷新了「深圳速度」的大學
1983年,深圳大學當年創建、當年招生、當年開學,創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紀錄,成為與「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相比肩的「深圳速度」的深大版本。
建校23年時,深圳大學在當時政策體制規定的最短時間內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辦學層次的三級跳躍。緊隨特區,從無到有,深圳大學以「深圳速度」超常快速發展,「用25年走過了內地高校50年的路程」,創造當時內地高校的歷史紀錄。
2012年建設高水平大學以來,深圳大學國際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0名,國內排名每年上升超過10名,被譽為「內地進步最快的高校」。在目前公認的QS、THE、USNews、ARWU四大權威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深圳大學均已進入主榜,創造了地方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深圳速度」,成為國內地方高水平大學的標杆。
一直以來,深圳大學與特區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高歌猛進,不斷刷新著「深圳速度」。
這是一所發揮了特區高校「長子」擔當的大學
目前,深圳大學承擔著全市60%以上的本科人才培養,50%以上的研究生人才培養。深圳大學還在全市10個區分設13個科研孵化平臺,包括南山工業技術研究院、龍崗創新研究院、坪山區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等,以硬核科研成果對區域和行業發揮著創新驅動的引擎作用。
作為特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鎮,深圳大學發揮著「頂天立地」的作用;不僅為自己的城市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國家使命,服務國家戰略。
其中,港澳基本法中心和饒宗頤文化研究院服務於「一國兩制」國家戰略,促進深港青年交流;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廣特區經驗做法;文化產業研究院致力於建設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打造文化研究全國高地;城市治理研究院著力打造重要的黨建研究智庫;深圳大學還包攬了全市高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並成功孵化了深圳技術大學,計劃籌建深圳大學帕森斯設計學院。
可以說,深圳大學的跨越式發展,既是深圳特區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共興共成長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