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 教授 研究生
走下課堂 走進農場
穿梭於羊圈
奔波於沂蒙大地
校園裡"擼羊"
臨沂大學這位「羊教授」想幹啥
如今,在校園裡擼貓已經成了各大高校學子們的日常。那麼,在校園裡能擼到小羊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臨沂大學農林科學學院的院長呂慎金就在學校實驗室基地養殖了一批沂蒙黑山羊和小尾寒羊。既研究羊又親自養起了羊,呂慎金成了名副其實的「羊教授」。
據介紹,呂慎金的研究生李敏的畢業論文就是在基地裡完成的。
這只是臨沂大學科研創新,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一個縮影。
臨沂大學
與城市共生共榮 同頻共振發展
一座城市的發展,與高校發展相輔相成、互為一體。臨沂大學是沂蒙革命老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誕生在臨沂、成長在臨沂,與臨沂市是高度的命運共同體。長期以來,學校堅持「服務沂蒙」的辦學宗旨,牢固樹立校地命運共同體理念,牢記服務地方使命,緊緊圍繞地方需要和發展戰略,積極融入臨沂、依靠臨沂、服務臨沂、貢獻臨沂,深化城校融合發展,建立水乳交融、共生共榮的校地關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把臨沂大學打造成臨沂市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打造鄉村振興教育「臨大」樣板
臨沂耕地面積大、農業人口多,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提高老區人民生活水平,亟需臨沂大學提供智力支持。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臨沂大學積極探索新時代農科人才培養新模式,把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林人才作為辦學努力方向,用優質的教育培訓和志願服務為鄉村振興「強筋壯骨」,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撐和服務保障。
4月20日,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籤約奠基儀式舉行,這是全省高校第一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是全省教育系統服務鄉村振興的又一項重大成果,也是深化校地融合、強化協同發展、實現共生共榮的多贏結合體,得到省教育廳、省派蒙陰鄉村振興服務隊的直接支持。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總佔地50畝,總建築面積達33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300多人在校培訓與學習。臨沂大學藉助鄉村振興學院平臺優勢,進一步提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水平,深化與地方產學研合作,將學院建設成為培養「現代農民」的一流基地、鄉村創新創業的示範平臺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端智庫,打造鄉村振興教育的「臨大樣板」,為沂蒙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事業貢獻「臨大力量」。
近年來,臨沂大學立足地方實際,致力於全面融入臨沂市經濟社會發展大潮,先後推出了「教授博士下基層」「千名教授博士服務科技教育沂蒙行」「大學生百校千企萬村(社區)行」暑期社會實踐、培訓各類農業科技人才、選派「第一書記」等一系列舉措,助力脫貧攻堅,與沂蒙老區共生共榮共成長。
成為服務地方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
臨沂大學立足本地優勢,依託產業基礎,聚焦鄉村振興、商貿物流、會展經濟等重點領域,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聯動發展。早在2017年12月,臨沂市委市政府印發了《臨沂市與臨沂大學城校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此後,雙方開展了系列活動,資源互享,優勢互補,取得了良好發展成效。
人才是一個城市和一所大學的希望所在。今年7月31日,臨沂市人才工作創新項目集中揭牌儀式在臨沂應用科學城舉行,臨沂大學參與共建了沂蒙創新研究院和沂蒙博士創業園,搭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創新平臺,完善校地合作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機制,進一步推進校地、校企合作,推動「城校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推進臨沂「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戰略性轉變作出積極貢獻。
臨沂大學與臨沂市是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融合發展、協同發展是永恆課題。臨沂大學對接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和臨沂市主導產業,集中打造12個應用型專業(群),獲批4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按照「政府搭臺、企業注資、學校借勢發展」建設模式,校地聯合成立山東商貿物流研究院、山東沂蒙文化研究院、山東省腫瘤診療一體化技術工程實驗室、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育研究所、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精品旅遊戰略研究院等10餘個應用型協同性研究院所,建有40多個產學研基地,與臨沂市各縣區、各開發區和規模以上企業籤訂120餘項合作協議,合作開展200餘個合作項目,向地方轉讓科技成果近百項,一大批應用性研究成果已經在沂蒙地區推廣應用,成為服務地方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為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臨沂大學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連續開展臨沂市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暨臨沂大學專家教授企業行活動,厚植區域特色,推動城校互動、深度融合和協同共進。專家教授團深入大中小企業,交流產學研合作,在技術升級、項目研發、平臺申報等方面開展合作,對接相應項目,實現互利共贏。
積極推進科研成果「家門口」轉化
「大學科技園建設工程」是臨沂市與臨沂大學城校融合發展十大建設工程之一,主要依託臨沂大學、臨沂市應用科學城建設大學科技園,打造環臨沂大學創新激發區和創業孵化圈,為臨沂市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創新原動力,著力建設高端化、生態化、國際化的大學科技園。今年年初,臨沂大學與臨沂市高新區、臨沂人才工作集團達成協議,三方共建大學科技園,各方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舉全市之力,深入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實現科研成果「家門口」轉化。目前,大學科技園在孵企業共計95家,其中臨沂大學教師創辦15家,學生和校友創辦共計30家。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精神,強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4月24日,臨沂大學與奧德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節能技術研究院籤訂智慧能源產業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整合三方優勢,推進智慧能源科技攻關,共同實施智慧能源產業重大創新研發項目,構建智慧能源現代技術重大平臺,構建智慧能源產業質量標準,提供能源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為山東省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和區域新舊動能轉換、為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和節約型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直以來,臨沂大學與沂蒙革命老區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臨沂大學的跨越式發展,既是沂蒙革命老區改革開放40年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共興共成長的集中體現。
來源:臨沂大學
編輯: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