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晚,
小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
臨沂老鄉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薛其坤
已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新一任校長。
薛其坤院士,1962年12月生於蒙陰。1980年畢業於蒙陰一中,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獲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陳嘉庚數理科學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菲裡茲·倫敦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等獎勵,入選「國家特支計劃」傑出人才。2005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目前為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是國際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編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編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主編。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本科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任教;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至1999年先後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和工作;
1999年8月至2007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9年9月至2005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5年5月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歷任物理系副主任、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
2011年至2016年任清華大學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
2013年5月至2020年11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7年12月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實驗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3年,薛校長和他的團隊
成功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這項研究可以直接降低電子器件的能量消耗
使電子產品的運行更加流暢
因為這項科研成果
薛校長成功獲得首屆未來科學大獎
並且獎金高達一百萬美元!
對普通人而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並不僅是一個讓人云裡霧裡的科學名詞,它還意味著某種科幻小說般的未來生活:若這項發現能投入應用,超級計算機將有可能成為iPad大小的掌上筆記本,智慧型手機內存也許會超過目前最先進產品的上千倍,除了超長待機時間,還將擁有當代人無法想像的快速。
這一發現甚至令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都激動了:「這是從中國的實驗室裡頭,第一次做出並發表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出生、長大於沂蒙山區的薛教授
取得了諸多成就
這個世界上,真正天賦異稟的人何其稀有。
常人眼中的「天才」,
不過是比任何人都能拼上性命的努力罷了。
今天,就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薛教授!
▼
薛其坤在《開講啦》節目中
薛其坤在《朗讀者》節目中
他是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也曾三戰考研
他曾帶領團隊率先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也曾七年才拿下博士文憑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
出生、長大於沂蒙山區的教授
他就是我們臨沂人的驕傲——薛其坤
在清華大學
薛其坤有個眾人皆知的綽號:「7·11教授」
這源於20多年前他留學日本的一段經歷
薛其坤個子不高,但目光如炬。在清華大學,他有一個比「院士」還要響亮的名號——「7-11」。早上7點扎進實驗室,一直幹到晚上11點。這樣的作息時間,薛其坤堅持了20年。
「7-11」源自日本留學時的「魔鬼訓練」。1992年6月,薛其坤來到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他的導師櫻井利夫要求,工作日必須早上7點到實驗室,晚上11點離開。
起初,語言的不通、嚴苛的作息,讓薛其坤感覺異常孤單,跟家人通電話,幾乎要落淚。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接到爸爸的電話,常常會給他背剛剛學到的課文:「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稚嫩的童音,讓薛其坤振作起來,他要對得起家人,對得起祖國。他咬牙堅持,實在疲倦了,還曾經躲進廁所裡眯一會兒。他不僅把「7-11」複製到周末,還把這個習慣帶回了清華大學物理系。
3戰考研,7年讀博
「7-11」院士並不是個天才
「7-11」院士不能說是個天才。1984年,他考研報考哈爾濱工業大學,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兩年後,報考中科院物理所,這次物理只考了39分。雖然深受打擊,但他依然堅持,第三次考研,終於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
考研屢敗屢戰,讀研也頗為曲折,他花了7年時間才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這樣的堅持似乎感動了命運,赴日留學後,科研慢慢有了起色。
對於物理學,他充滿激情和夢想,深更半夜想到個新點子,他也會立即給同事發郵件。「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來之不易,薛其坤用自己的激情和堅持感染著他的團隊,4年間先後實驗嘗試了1000多個樣品,終有收穫。
薛其坤並不呆板,他喜歡看小說,踢足球。雖然是「海歸」,但英語總帶著「山東味兒」。「我就是敢張嘴說。」「7-11」院士樂在其中。
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臨沂人
薛其坤也時刻不忘為家鄉獻上自己的力量
2018年9月10日-11日,
薛其坤應我市的邀請,
作為嘉賓參與鳳凰衛視紀錄片
《誰不說俺家鄉好·臨沂篇》拍攝,
並通過自己的見聞與感受,
把紀錄片中臨沂之韻、美 、根、魂、新等
五大篇章串聯在一起,
為宣傳「大美新」臨沂、
弘揚沂蒙精神奉獻一位臨沂人的力量。
薛其坤參觀華東烈士陵園、沂蒙革命紀念館
(點擊查看視頻)
薛其坤說,
「只要你勤奮、執著、專注,
就不會在世上一事無成。」
他是臨沂人學習的榜樣,
讓我們為這位臨沂科學家點讚!
願我們每個人都受到鼓舞,
追求極致,快樂又有責任地追夢。
來源:臨報融媒-琅琊新聞網微信綜合南方科技大學、央視
編輯:向量
領導說了↘↘
1個
=1個雞腿!
1個
工資就漲五毛錢!!
小琅這個月全靠你們點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臨沂老鄉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