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謙和他的養羊事業
養羊是個大市場,這個道理我是從一個孤獨的牧羊人————牛曉謙的經歷弄明白的。
世界羊肉生產近10年來一直逐年增長,雖然隨著人造纖維的迅速發展,市場對羊毛的需求量在減少,但是由於人類膳食結構的改變,人們越來越喜歡屬於安全食品的羊肉,特別是羔羊肉,它瘦肉多、肉質鮮嫩,羶味小、脂肪含量低、易消化。而且羊肉生產的發展空間巨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全世界人均肉類佔有量40公斤,羊肉僅佔4.5%。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大力發展肉羊業,隨著世界肉羊業的發展,世界養羊生產對肉用品種羊的需求量加大,種羊價格不斷上漲。德國波爾山羊種羊的價格高達1500美元以上。
我國也緊隨世界潮流,城鄉居民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對羊肉的需求量激增。但是國內羊肉產量僅佔肉類總產量的4.5%,人均羊肉的佔有量不足3公斤,為滿足需求不得不大量進口,近幾年進口量都在3萬多噸。
發展肉羊生產,除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外,還具有快速扶貧意義。養羊事業的關鍵在良種覆蓋率,英、法、德等歐洲國家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羊肉生產佔到其養羊收入90%左右,可是我國羊存欄量雖然達到3.58億隻,綿羊存欄量達1.94億隻,綿羊存欄量和綿羊肉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但我國良種覆蓋率僅為45%。表現為單個羊胴體體重低、品質差。世界綿羊平均胴體重15.6公斤,美國達到了30公斤以上,澳大利亞、英國達到20公斤以上,我國的綿羊僅為14.6公斤。
要使我國良種覆蓋率達到80%,則需要供給30萬到60萬隻優質種公羊。20多年來,我國進口了許多肉羊種羊,飼養在20多個省區市,卻由於雜交改良技術欠缺,採用常規繁殖技術純種繁育速度慢,至今未見根本成效。
牛曉謙就是從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們那裡,了解到這些情況的。本來只想在河北香河找塊地,蓋幾間房子,種點農產品,和一幫朋友休閒度日的牛曉謙硬是被那些畜牧專家說動,不知深淺地與農大合作搞起了「創新科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將香河那塊地變成了高標準種羊場。有了這個試驗基地,農大的科學家選用我國適應性強、早熟、產羔率高的小尾寒羊為母本,以具有優良產肉性能的無角陶賽特和夏洛來羊為父本,採用三元育成雜交的方式培育具有良好的產肉性能和較高的繁殖性能的肉用新品種。試驗過程是極為艱苦的,當牛曉謙看到那些農大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忘我奮戰,每每為之感動和震撼。2002年,科技部將「北方肉用綿羊新品種培育」列入國家「863」課題,經過3年艱苦努力,基地已培育出2000隻高標準種羊,連香河地方領導都為之感動,主動將柏油馬路修到了種羊基地門口。
牛曉謙沒有想到,雖然按科技部中國農村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王 的話說,他正在幹的是引起一場畜牧業革命,並能開創一個巨大市場的大事情。可要等種羊的品種固本並通過鑑定,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和巨大的投入。為此,這位現代「牧羊人」在投入以前做生意賺的1000多萬元後,又變賣了房子,他和公司30多位決心成就一番大事的科研人員緊緊綁在了一起,他們不後悔,儘管目前是困難的,但他們看到了自己為之獻身的養羊事業的光明前景。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農博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農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查看更多相關的新聞
推薦圖片
廣告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