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牧草按生長年限來分,有1年生的如蘇丹草和青飼玉米;2年生的如黑麥草和金花菜;多年生的如紫花苜蓿和菊苣等。按來源不同又可分為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葉菜類、根莖瓜類等。養羊牧草要選擇適合自己地區的氣候、地質的牧草品種,選擇得好,羊不但生長快,而且產量高,效益好。適合養羊的牧草和飼料品種主要有:羊草、豆科牧草、紫花苜蓿、黑麥草、高丹草、蘇丹草、拮扦飼料、青貯飼料和多汁飼料等。
1、羊草,這種草耐踐踏,耐放牧,綿羊、山羊特別愛吃。羊草所含營養物質豐富,在夏秋季節是家畜抓膘牧草,亦為秋季收割乾草的重要飼草。這種植物耐鹼、耐寒、耐旱,在平原、山坡、沙壤土中均能適應生長。在我國東北、內蒙古等地被廣泛應用。
2、豆科牧草,屬於雙子葉植物的一種,莖、葉蛋白質含量都非常高,乾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也達到20%左右,是養羊的優良飼料,其營養成分甚至可以和一些精良飼料媲美像苜蓿等。
3、紫花苜蓿,為薔薇目、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 根粗壯,深入土層,根頸發達。莖直立、叢生以至平臥,四稜形,無毛或微被柔毛,枝葉茂盛,遍布全國各地。平均壽命7年左右,喜歡溫暖乾燥的氣候條件,是羊最喜歡的優質牧草。
4、高丹草,是用高粱和蘇丹草雜交而成,它綜合了高粱莖粗、葉寬和蘇丹草分櫱力、再生力強的優點,雜種優勢非常明顯,乾草中含有粗蛋白,含糖量較高,適宜青貯,可以用來養牛、羊、兔、鵝和魚等畜禽,生產上表現為優質高產,效益明顯。
5、黑麥草,為禾本科、黑麥草屬植物,黑麥草屬約有10種植物,我國有7種。其中多年生黑麥草和多花黑麥草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栽培牧草。也是各地普遍引種栽培的優良牧草,常生於草甸草場,路旁溼地。
6、蘇丹草,它是耐旱、產高、質優、適宜在氣候溫暖、乾旱地區種植的1年生優良牧草;它喜溫暖,不耐寒,種子發芽最低溫度8℃,最適溫度為20~25℃;幼苗遇低於3℃的溫度即受凍害或完全凍死,成株在低於12℃時生長變慢;它根系強大,入土很深,能利用土壤深層的水分和營養;它抗旱能力極強,在降雨量僅250毫米地區種植仍可獲得較高產量;它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種植,但不宜種植在沼澤土和流沙地上。
7、秸稈飼料,秸稈的特點是長、粗、硬,不便於羊採食,且消化率不高,除切短飼餵外,還可採用浸泡法、氨化法、鹼化法、發酵化進行調製。
①浸泡法,將秸稈切成3釐米左右長的小段,用清水浸泡,使其軟化,可以提高適口性,增加羊的採食量。如用淡鹽水浸泡,羊更愛採食。
②氨化法,將無黴變的農作物秸稈或稻草鍘成7釐米左右長,每100公斤用尿素5公斤、水10公斤拌勻後均勻地灑在秸稈草料上,裝入池中踏實後密封;也可裝入絲袋中垛起並用塑料布密封,溫度控制在15℃左右,10天後即可使用,隨用隨取,用後封好即可。
③鹼化法,將秸稈切短,用3倍量1%的石灰水浸泡3天,撈出後瀝去石灰水即可飼喂。為提高處理效果,可在石灰水中按秸稈重的 1%添加食鹽。
④摻和法,把收集來的小麥秸稈粉碎,然後和粉碎的紫花苜蓿摻和在一起,這樣餵既增加羊的適口性,又能均衡各種營養。
8、青貯飼料,牧草和秸稈在收穫、曬乾後,要及時運到貯草場打垛堆貯。青貯後的玉米秸稈飼料可以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一般曬制乾草養分會流失20%-30%左右,有時甚至多達40%以上,而青貯後的養分僅流失5%左右,尤其能夠有效地保存維生素。另外,通過青貯,還可以消滅玉米秸稈中攜帶的很多寄生蟲(如玉米螟、鑽心蟲等)和病菌。
9、多汁飼料,可將鮮地瓜、蘿蔔、南瓜、白菜等多汁飼料切成細條,攪拌在粗飼料中,既能補充營養,又能改善飼料適口性,增強羊的食慾,促其胃腸道蠕動,減少瘤胃積食、腸道阻塞等疾病的發生率,而提高其消化率。
總之羊是反芻動物,喜食植株高大、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牧草。因此,飼養肉羊應以種植羊草、黑麥草、蘇丹草等為主,飼用玉米桔杆、青貯飼料和多汁飼料等為主。只有科學地制定牧草和飼料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種草養羊的優勢,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你覺得如何?點擊關注分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