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羊常見疾病有哪些?冬季由於氣溫低,養羊一旦管理不當容易造成羊疾病的發生,給羊場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那麼冬季養羊常見疾病主要有羊支原體肺炎、羊痘、巴氏桿菌病、羔羊痢疾、羊快疫、羊咳嗽等。那麼如何做好預防措施呢?
冬季養羊常見疾病有哪些?
羊支原體肺炎
冬季寒冷,羊**容易患上的就是支原體肺炎,這個病是3歲以下的山羊**容易感染的,綿羊感染的可能性較小,此病主要在冬春季節多發,還是地方性流行。主要經呼吸道感染,感染率高達60%甚至更高。
羊患上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18~20天。主要表現為高燒、咳嗽、呼吸困難、流鼻涕。有的發生腹瀉,口腔黏膜潰瘍,唇、乳房有血疹,孕羊還會流產。
預防措施:堅持自繁自養,不從疫區購羊,如果必須購買,也要嚴格檢疫,隔離觀察,及時淘汰病羊,加強圈舍消毒,也可以用疫苗預防。如果有羊患上支原體肺炎,可以用紅黴素、鏈黴素或土黴素等進行治療。
羊痘
羊痘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病羊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特異的痘疹,個別羊發病後很快蔓延全群。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或由損傷的皮膚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節流行,飼養管理不好可促使發病。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節適當補飼,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對發病羊進行隔離,對未發病羊緊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屍體深埋,防止擴散病毒。
2、治療:大羊用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魚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連用1—3天。
巴氏桿菌病
巴氏桿菌病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多發生於羔羊。當寒冷、潮溼、多雨雪、氣候劇變、圈舍通風不良、營養缺乏和飼料突變時易發生內源性傳染。
1、預防:平時加強飼養管理,避免羊受寒冷侵襲,做好環境消毒工作。對已經發病的羔羊,應查明誘因,積極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並將其立即隔離。圈舍、用具用10%的石灰乳或3%的來蘇兒、5%的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
2、治療:將青黴素80萬國際單位、鏈黴素100萬國際單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兩次,連用3天。對嚴重病例,可用四環素或磺胺噻唑鈉等配合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靜注,待症狀緩和後,再改用其他藥物繼續治療。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在冬春季節多發,危害7日齡以內羔羊,2~3日**易感染。可經消化道、 臍帶或創傷口感染。羔羊體質瘦弱,寒冷襲擊、哺乳不當和飽餓不均等驟變是該病發生的重要誘因。
該病潛伏期1~2天,發病羔羊開始表現精神沉鬱和食欲不振,不久發生腹瀉,糞便惡臭。後期便血,逐漸臥地不起。有的羔羊腹脹或排便量稀少,有神經症狀,頭向後仰,四肢癱瘓,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後昏迷,體溫低於常溫。該病如果治療不及時,羔羊在1~2天內就會死亡,僅僅有少數症狀輕的可以自愈。
防治措施。對發病的羔羊立即進行隔離,對汙染的環境要進行徹底的消毒,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做好保暖及合理的哺育工作。可以用土黴素、磺胺類藥物對羔羊進行治療。使用三聯四防疫苗對妊娠羊在產前2~3周進行接種,或在羔羊出生後12小時內飼餵土黴素,連用3天,可預防該病的發生。
羊快疫
羊快疫病也是死亡率比較高的一種病,該病以6~18個月齡的綿羊**易感染,山羊也發病,經消化道感染,秋冬和初春季節多發,以散發為主。臨床症狀為羊突然死亡,常放牧時死於牧場或早晨死於圈舍中。慢性的羊體質衰弱,運動失調。出現腹脹、腹痛和腹瀉,**後衰竭,昏迷後數小時或24小時內死亡,極少有羊能耐過。
該病**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大多數病羊來不及治療即死亡。對那些病程稍長的病羊,可用青黴素肌肉注射,每隻羊每次160~320萬單位,每天2次,或內服磺胺嘧啶0.1~0.2g/kg體重,每天2次。輔助療法是:強心、補液解除代謝性酸中毒。可用含糖鹽水500~1000ml,5%碳酸氫鈉100~150ml,10%安鈉咖10~15ml,混合後靜脈注射,或內服20%石灰乳,每次50~100ml,每天1~2次。對可疑病羊全群進行預防性投藥,如飲水中加入蒽諾沙星,或環丙沙星。
羊咳嗽
寒冷天氣受寒或異物刺激引起,病羊流鼻涕,持續性咳嗽。
治療方法:
用蜈蚣泡菜油衝溫開水給病羊灌服,視羊大小,灌服適量,一般咳嗽一次見奇效。
冬天養羊如何才能規避病害?
1 溫度管理
對於開放式羊圈,我們可以用塑料布覆蓋它,最好採用雙層的塑料布。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用塑料布蓋住羊圈,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給羊群們防風禦寒和保持羊圈溫度的效果。對待育肥羊圈和非哺乳期母羊圈,這種方法很很合適。另外,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羊圈溫度,在塑料布覆蓋的基礎上,再採用燒地暖進行加熱。
對於封閉式羊圈,裡面都是些不耐寒及不抗凍生長階段的羊種。所以農民們用塑料布可能不行了嗎,得儘可能地採用鍋爐或暖氣等工具進行給羊圈加熱。
2 通風
農民要對羊圈進行查修,及時更換其中破損的門窗,天氣轉冷後需要關好門窗,防止有風邪入侵。但大家要想下,長期處於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人都要病,何況是羊?所以我們在做好羊圈封閉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給羊圈通風換氣的工作,散掉裡面的有毒有害氣體。可以根據溫度適當間隔一定時間進行通風換氣。
3 羊圈的衛生環境
因為冬天,羊群活力降低,整天窩在羊圈裡,就容易吃喝拉撒。於是在羊圈地面糞汙比較多的情況下,會加快羊群散發體溫,如果糞汙一旦結冰就會影響羊的活動,孕羊容易出現流產現象。因此羊圈內的糞便、汙水需要及時清理乾淨。為了擁有一個既可以保持羊圈乾燥衛生,又可以為羊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趴窩環境,同時為了節省飼養員勞動強度與保持羊圈長時間乾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農民可鋪設簡易發酵床。用3~5公分粉碎秸稈、鋸末或稻殼等在羊圈地面鋪設,並接種一些發酵益生菌。
—end—
(圖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