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

2020-12-03 中國科學院

「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培訓班」舉行

2019-11-20 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11月1日至15日,「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海南研究院舉行。來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印度、尼泊爾、約旦、突尼西亞和黎巴嫩等10個國家的14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此次培訓班是中科院發起的系列「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之一,由空天院主辦,石河子大學、空天院海南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地學分會共同協辦,旨在幫助「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的農業信息化科技和管理人員了解農業領域目前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現代農業信息化的技術需求,為發展中國家培養現代農業科技與科研管理人才,為將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長期國際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以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

  培訓班於11月2日正式開班,由研究員張立福主持。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國際組織處主管董麒、空天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天梁、石河子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力受邀參加開班儀式並致辭。開班致辭後,學員們聽取了關於中科院和空天院國際合作與交流情況的報告,並參觀了三亞站。

  11月3日至15日,培訓班圍繞「高光譜遙感技術助力精準農業」主題,開設了專業課、實踐課、野外科學實驗與考察等系列課程,內容涵蓋高光譜遙感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監測技術、農作物長勢遙感、農業典型病蟲害遙感機理與方法、葉綠素螢光遙感及農業應用等,並聘請了國內10餘位德才兼備、具有豐富研究與講課經驗的專家為學員授課。同時,為了讓學員更好掌握課堂知識,培訓班設計了系列野外實驗與軟體操作等實踐課程,例如智能手持式光譜儀操作與實驗、無人機高光譜與葉綠素螢光自動觀測光譜儀展示與操作、多維遙感分析軟體(MARS)操作等。培訓期間,為促進青年人才國際合作和創新,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會理事、副研究員黃長平還組織學員就「一帶一路」國家青年科技人才合作研究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此外,培訓班還專門安排學員參觀考察了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等農業基地,讓學員深入了解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科技等。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們一致認為學習到許多前沿知識,達到甚至超過個人預期目標,會將所學知識在本國進行推廣與應用,並期待未來能與中國在遙感與精準農業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參觀三亞站


  11月1日至15日,「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海南研究院舉行。來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印度、尼泊爾、約旦、突尼西亞和黎巴嫩等10個國家的14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此次培訓班是中科院發起的系列「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之一,由空天院主辦,石河子大學、空天院海南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地學分會共同協辦,旨在幫助「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的農業信息化科技和管理人員了解農業領域目前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現代農業信息化的技術需求,為發展中國家培養現代農業科技與科研管理人才,為將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長期國際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以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
  培訓班於11月2日正式開班,由研究員張立福主持。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國際組織處主管董麒、空天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楊天梁、石河子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力受邀參加開班儀式並致辭。開班致辭後,學員們聽取了關於中科院和空天院國際合作與交流情況的報告,並參觀了三亞站。
  11月3日至15日,培訓班圍繞「高光譜遙感技術助力精準農業」主題,開設了專業課、實踐課、野外科學實驗與考察等系列課程,內容涵蓋高光譜遙感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監測技術、農作物長勢遙感、農業典型病蟲害遙感機理與方法、葉綠素螢光遙感及農業應用等,並聘請了國內10餘位德才兼備、具有豐富研究與講課經驗的專家為學員授課。同時,為了讓學員更好掌握課堂知識,培訓班設計了系列野外實驗與軟體操作等實踐課程,例如智能手持式光譜儀操作與實驗、無人機高光譜與葉綠素螢光自動觀測光譜儀展示與操作、多維遙感分析軟體(MARS)操作等。培訓期間,為促進青年人才國際合作和創新,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會理事、副研究員黃長平還組織學員就「一帶一路」國家青年科技人才合作研究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此外,培訓班還專門安排學員參觀考察了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等農業基地,讓學員深入了解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科技等。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們一致認為學習到許多前沿知識,達到甚至超過個人預期目標,會將所學知識在本國進行推廣與應用,並期待未來能與中國在遙感與精準農業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參觀三亞站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遙感博士的農業夢,麥飛科技劉龍:視覺光譜在數字農業中的應用
    講者簡介:劉龍,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博士,麥飛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獲得者,多家國際頂級遙感期刊審稿人。是水稻植株精準探測領域的權威專家。,國際TanDEM-X衛星計劃PI,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起草團隊成員,參與制定國家遙感數據產品產業化標準。
  • 中阿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舉辦園藝蔬菜培訓班
    11月5日,中阿園藝蔬菜培訓班在地拉那農業大學開班。姜瑜大使、連鋼參贊、阿總理府「百村計劃」國家協調員馬加利蒂、地拉那農業大學副校長凱佐、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蔬菜學系教授沈火林、高麗紅等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來自阿全國各大區、市30多名園藝蔬菜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聚焦一帶一路
    原標題:《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聚焦「一帶一路」   科技日報北京6月6日電 (記者操秀英)科技部6日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報告建議,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需重點關注相關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 高光譜遙感就是「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怎樣煉成  上文提到的埋藏的地雷是如何被高光譜遙感技術輕易發現的呢?因為土壤被挖開後再回填回去,土壤的結構、水分都改變了,高光譜遙感技術就是根據這種細微的土質變化,發現了地雷的藏身處。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利用高光譜遙感儀器,可以探測出塔利班武裝晚上經常走的道路。高光譜遙感技術還可以發現隱蔽的哨所、坦克,偽裝起來的軍事設施。
  • 高光譜遙感技術飛進大農田!
    從何時下種到何時收穫,農友們得面臨許多決策時刻;為此農業領域正在經歷數據導向的轉型,農友開始採用數據分析以及智能農業科技以改善利潤以及風險管理。
  • 2020北鬥「一帶一路」技術與應用國際培訓班開啟報名
    活動背景2020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實現全球組網的建成,並於7月31日舉行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這標誌著北鬥已具備全球完整服務能力。北鬥國際培訓班旨在面向海外提供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主的導航定位技術應用培訓和人才開發,開展北鬥技術和產業相關的國際合作交流,推動北鬥服務全球。
  • 「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
    4月17日,為迎接即將於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文出版社聯合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全球合作共贏主題研討會暨《「一帶一路」這五年的故事》系列圖書發布會。
  • 郭華東:「數字建設」擁抱「一帶一路」
    』區域性和跨國家的社會、文化、環境和生態的協同發展,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在9月18日上午舉行的首屆數字經濟暨數字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圍繞「數字絲路」建設發表主題報告時這樣說。2016年,郭華東倡議並牽頭髮起「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目標是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以地球大數據為科學支撐,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科學研究問題。
  • 高光譜圖像的多樣化應用和推廣介紹
    目前,基於高光譜數據的目標探測及精準識別技術已在多個國家制定了實用可靠的發展計劃。美國作為高光譜遙感大國和軍事強國,在高光譜遙感技術製備方面一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其HMD(Hyperspectral Mine Detection,高光譜地雷探測)計劃、HRST(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高光譜遙感技術)計劃和 Dark Horse計劃均對高光譜探測識別開展了研究。
  • 【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院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
    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做好科技為新絲路建設服務的這篇大文章,中國科學院於2016年初啟動實施《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計劃》。  1 國際科技合作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意義與獨特功能  「一帶一路」大多數沿線國家(地區)尚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面臨著眾多的經濟、社會、環境等發展問題。
  • 2021年病蟲害重發態勢,高光譜成像在精準農業這樣應用
    對病蟲害的早期監測方法目前仍然停留在主要靠人工肉眼來識別、判斷,存在效率低、誤差大、滯後性嚴重等弊端;也有提前施藥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但會產生用藥不精準、時機不成熟,造成農藥浪費,環境汙染的問題。而且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的逐漸嚴重,農戶單打獨鬥作業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越來越不符合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 高光譜遙感技術介紹及應用
    2018年4月26日,"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順利升空,5顆衛星均已進入預定軌道,目前狀況良好。4顆高光譜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歐比特公司成為國內一家擁有高光譜遙感衛星的民營企業,開啟了高光譜遙感新時代!   1. 什麼是高光譜遙感?
  • 「行業專題」高光譜遙感技術助力農作物精細分類
    遙感技術告訴你》,我們探討了如何利用高光譜遙感影像數據估算農作物面積。文中提到,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客觀、準確、及時地提供農作物生態環境和作物生長的各種信息,它是精確農業獲得田間數據的重要來源。本期案例,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利用高光譜遙感影像數據進行農作物精細分類。
  • 學術| 時空協同的精準農業遙感研究
    遙感作為宏觀、快速地獲取地表信息的唯一手段,為農作物的生長監測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近年來,高解析度遙感成像技術極大地促進了精細化和定量化的農業信息提取,農業遙感監測也轉向精細地塊尺度、高頻觀測的作物信息提取。
  • 【中國科學報】擦亮高光譜遙感這雙慧眼
    而這樣的做法放到今天已不再神奇,高光譜遙感技術會把這些偽裝統統撕掉。  它的獨特魅力令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簡稱「遙感地球所」)副所長張兵始終為之著迷。在他看來,這項技術在國防軍事、精準農業、水環境監測、地礦勘察等諸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他願意畢其一生去擦亮高光譜遙感這雙慧眼。
  • 像素級多模式高光譜智能遙感技術
    報告題目:像素級多模式高光譜智能遙感技術報告時間:2020年10月17日13:30報告地點:君怡酒店一樓會議室(貴賓廳)報告人:胡長虹報告人簡介: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空間二部控制與軟體研究室主任,博士,碩士生導師。
  • 孫九林院士:科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新聞—科學網
    「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理念上大家確實認可了,需要通過平臺,讓更多項目落地。 在日前舉行的第33屆國際地理聯合會大會上,2016』「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智庫論壇是最大規模的分論壇之一,來自多國的科學家呼籲:全球地理學家共同加強「一帶一路」研究。
  • 【論文精選】無人機多光譜遙感反演冬小麥SPAD值
    《農業工程學報》2020年第36卷第20期刊載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周敏姑、邵國敏、張立元、姚小敏與韓文霆的論文——「無人機多光譜遙感反演冬小麥SPAD值」。該研究由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項目號:2017YFC0403203)等資助。
  • 遙感地球的脈動丨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自2014年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空天院認真貫徹落實,聚焦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協同創新,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如今的這份榮譽,不但是對他們7年潛心攻關的最好總結,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 遙感地球的脈動|「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自2014年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空天院認真貫徹落實,聚焦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協同創新,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如今的這份榮譽,不但是對他們7年潛心攻關的最好總結,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