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環境裡的愛情與薛丁格的貓

2020-11-22 騰訊網

[摘要]一年的共同生活,男男女女之間總會閃現幾朵愛的火花,這是在觀眾的預期當中的。但平頂上的愛情來得像龍捲風,來得這麼快,這麼多,還是把大家熱鬧壞了,彈幕也忙壞了。

作者:侯虹斌(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歷史小說作者,專欄作家,媒體從業者)

以前我曾經特別不能理解,高三時,我們吃飯睡覺都嚴格控制作息,連下課的放風時間都得掐表計時,為啥這一年的學生情侶還特別多,學習還不差?最後還修成了正果?

現在回頭再看,就明白了,封閉的環境,艱苦的奮鬥過程,總是附麗了許多意義和價值。這種困境中相依為命的錯覺,在感情中權重是很高的。

最近在看騰訊的真人秀《我們15個》的第一季「平頂之上」。這檔節目才進行到第五周,已經冒出第二對平頂情侶了。在穀倉裡,流浪漢易秋一直在照顧喝醉酒的愛哭女孩鄧碧瑩,而且兩人還曾在電池房單獨相處。這是惟一監控鏡頭拍不到的房間。引得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猜測:「易秋和碧瑩是要來個平頂山之戀啦?」還有的說:「這是要出第二對情侶了。」大家不由得回憶起一個多星期前,整個桐廬停電5分鐘,來電後他們兩個手拉手從外面進來的情境。

真人秀《我們15個》中,易秋對鄧碧瑩貼心照料

而上一對「情侶」,是人氣極高卻被率先淘汰的劉洛汐與農場主韋澤華(小寶)。

據說,一開始騰訊視頻招募《我們15個》的真人秀參與者就很火爆了。我還挺納悶的,沒有廁所沒有網絡沒有生活資源,15個人一年只有5000元,能怎麼辦?8男7女在這種環境封閉、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從零開始,共同生活一年,通過努力實現他們的理想生活方式。再加上每月淘汰一人、補充一新人,人與人的爭鬥和演繹,想必煞是好看。

其實,一年的共同生活,男男女女之間總會閃現幾朵愛的火花,這是在觀眾的預期當中的。但平頂上的愛情來得像龍捲風,來得這麼快,這麼多,還是把大家熱鬧壞了,彈幕也忙壞了。你看,最風風火火的劉洛汐,存在感始終很強。她熱情洋溢、精力旺盛地投入平頂上的生活;幹活主動,行動積極;一邊熱烈地結交自己的好友,一邊又無情地削另一些同伴的臉。無論是喜歡她還是不喜歡她,這種個性一定是令人無法忽略的。

在這裡,辛苦和髒亂根本不算個事,經常瀕臨破產、吃了上頓沒下頓、無聊,以及人際之間的煩惱,才是對這些沒有經驗的素人的折磨。髒和臭和窮,不正是鄉村生活的日常嗎?劉洛汐與農場主韋澤華(小寶)經常一起幹活,種地、修廁所、修繕牛棚、建化糞池……他們倆互動的場景總是被攝影機捕捉下來。在最髒最臭的牛棚和化糞池裡,兩人互為對方準備口罩和手套,還有撒嬌、調情與關懷,簡直讓化糞池也成為愛的見證地了。觀眾當然看在眼裡,彈幕中不斷充斥著「劉洛汐韋澤華感情升溫」「心機夫婦養成記」「汐寶暗生情愫」等言論。

大概也是在觀眾的加持之下,兩人頻頻一唱一和。接下來又因韋澤華對劉洛汐大吃飛醋,坐實了這段「平頂之戀」。這段情感的萌芽,一度成為這檔真人秀關注的熱點;他們倆在穀倉留個言,賣出個小手鐲,網友們比他們還急,急於想替他們確定這是否「真愛」。

真人秀就是有這點好處,所有情節的發生,「據稱」都是未知的——觀眾不知道這種情感的真偽和進展,當事人同樣也不知道。有時,觀眾的反應還能影響和決定參與者的命運。你別說,影視作品中各種生離死別、纏綿悱惻的愛情比這種淡若清湯的小曖昧精彩激烈得多了;可為什麼這樣「小白」的小細節還能讓觀眾們揪心?因為我們都知道影視劇是假的,都是被預設的,觀眾只管接受就好。但在真人秀當中,觀眾可以有強烈的代入感和情感投射。

《我們15個》其實並不強調人與自然的博鬥,更偏重於全息再現一個社會的組建過程。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平山頂通力合作建立起一個迷你王國?如何勞動分工?工作量怎麼獎懲體現?誰有資格當隊長?這個過程中,會自然形成一個一個相對穩定的小單位;這種單位組合,可能是好朋友,可能是基於短期利益合作的partner,也可能是情侶、家庭。

不過也不要忘記,電視節目永遠只是模擬這種社會組織的形成,而並非真實存在,你很難說清楚,這些細胞單位的建立和形成,是為了節目效果的編排,還是真人秀演員們的自發。

最近,一檔歌唱的真人秀節目當中,導師那英的頭髮在同一位歌手的歌唱中一會兒變直一會兒變彎,事先預設的痕跡太明顯,被網友們好一番挖苦。有資深娛記出來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娛樂節目有一個常識,所有角色的定位都是提前定好的。」有人腹黑,有人扮醜,有人當和事老,有人專門負責挑事、對撕——沒有衝突、沒有戲劇性,大家都爭相當白蓮花和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這節目像個尊老愛幼的表彰大會,還怎麼看?

就像《我們十五個》,觀眾是來看參與者如何克服困難、如何捉對撕殺、如何絕處逢生的,而不是看一場其樂融融的農家樂。

在平頂上,韋澤華曾一再對劉洛汐表示,「你走了,我也不玩了」,劉洛汐被投票淘汰的結果公布後,韋澤華頓時爆發,收拾行李準備跟著她一起離開;但24小時冷卻期之後,卻決定不走。劉洛汐等了一夜,只好流著淚離開了平頂。這段看似溫馨的戀情就此畫上句號。

很難說這些情愫是表演的,就算在分開之後,韋澤華和劉洛汐也仍然借著節目組和官方微博,互相支持、互相寫信、互吐衷腸。這種微妙的感受確實讓觀眾們感同身受。而新的一對CP,大家也集體圍觀易秋為喝多了的鄧碧瑩忙前忙後,笑成內傷。

鄧碧瑩男友來信,易秋醋意大發氣氛尷尬

這種攝像鏡頭之下的人際關係,實際上給這種封閉空間下生存增加了難度,因為,增加了「如何呈現自己討人喜歡的特質」的這部分重要技能。山頂上密布的攝影頭就是一雙雙眼睛,長年生活在這種鏡頭注視當中,「表演」的意識很可能已內化成為行為準則。而且,因為節目中引入了淘汰模式,總會有人特意取悅鏡頭,迎合觀眾偷窺癖,這很難說不是一種在困境中艱難求生的一種策略。長期以往,這種「取悅模式」就會變成他的行為自覺,無法分割了。

這樣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明星們拍戲總是拍著拍著就戲假情真了。在橫店這樣閉合的環境裡一群俊男美女一呆就是三五個月,完事了,宣傳期還得醞釀點緋聞,戲裡演,戲外也演。對那些長期生活在狗仔包圍下的明星來說,生活對於他們,就是一場大大的真人秀。「真人」只是一個修飾,虛構和遊戲的「秀」才是它的本質和手段。

所以,那些和我一樣追著看這個節目的,就不要問我這幾對「平頂戀人」的感情真不真,以後會怎麼發展,風又往哪邊吹了,情意的真假,當事人自己未必知道呢。再說了,用感情來吸引眾人的注意力,增加存在感;又或者是想在這個封閉的圈子當中找到戀人,共同面對困難甚至敵人,都是好想法,可這種方式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個未知數呢。

遊戲的魅力就在於不可預測。我行我素也好,百般逢迎也好,一定是有人喜歡這樣有人喜歡那樣,始終無法猜透它的合力最終判決是什麼。有人說過,表白就像是「薛丁格的貓」,沒有揭開蓋子前你永遠不知道你是成功還是失敗;而在真人秀中的情感,那更是裝在兩重箱子裡的「薛丁格的貓」,不僅不知成敗,還不知真假。

誰要是曾經捉過這樣的貓,在困境中培養過他們的愛情,想必,對這樣的經歷一定畢生難忘。

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薛丁格的貓為什麼恐怖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2020-06-19 08:55:59 來源: 精彩影視燴 舉報   薛丁格的貓定論可以讓貓存在中間態
  • 什麼才是愛情最合理的方式,要不要做感情裡薛丁格的貓
    03要不要做感情裡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實驗。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種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這就好比,你覺得伴侶可能有外遇時,你們微妙的感情就像被關在手機裡的貓。
  • 如何理解「薛丁格的貓」?
    近幾年來,「薛丁格的貓」混得風生水起,早已超出了量子力學的範疇,甚至涉入愛情領域。我有一位同學,在國內一大型相親節目中就談到了薛丁格的貓,儘管現場有不少人聽說過能夠將薛丁格的貓和愛情扯上關係,不過當時沒有幾人能夠表現出理解了薛丁格的貓。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本文我們將簡單了解「薛丁格的貓」。
  • 睡前小故事:薛丁格的貓
    「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薛丁格的貓小白趕緊捂住大橘的嘴大橘寵溺一笑,馬上改了口,「那我們就假設用人類做實驗吧,如果鐳不發生衰變,那麼關在盒子裡的人就會好好的活著……」。小白又打斷了大橘,「能不能不要像講課一樣,通俗點好不好嘛,我就想知道薛丁格的貓是什麼?你說的什麼氰化物、衰變的我一句沒聽懂。」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
    薛丁格的貓是物理學的四大神獸之一,並非是指某種動物,而是一種思維實驗。接下來講一下這個實驗的背景故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家對相對論比較了解,或者是即使不懂什麼意思但是會經常聽說。
  • 薛丁格的貓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薛丁格提出的貓的理想實驗並不是要證明什麼,而是表達對波恩統計解釋的不滿。微觀世界中物質的運動並不能用牛頓力學去描述。德布羅意給出物質波的概念後,德拜對薛丁格說「既然是波,怎能沒有波動方程?」沒想到薛丁格幾個月後真的給出了一個波動方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丁格方程。這個方程能夠很好的描述微觀世界中粒子的運動,其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足以和牛頓第二定律在經典力學中的地位相媲美。薛丁格也因這個方程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薛丁格方程不是推導出來的,更像是拼湊出來的。儘管薛丁格方程非常優美地解決了微觀粒子的運動,這方程的背後還有基本的問題困擾著物理學界。
  • 破解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薛丁格的貓悖論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設想在一個封閉的匣子裡,有一隻活貓及一瓶毒藥。 那麼破解薛丁格貓悖論的關鍵點也在這裡。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難以理解的糾纏態
    隨著這些年穿越電視劇的影響,蝴蝶效應和薛丁格的貓開始被大眾廣泛流傳。本篇文章就來講一講薛丁格的貓。實驗內容薛丁格的貓將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不透明容器中,箱子裡面放上一個放射性原子(衰變概率為50%),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瓶劇毒物質,一把錘子。
  • 深入淺出講解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涉及到了量子力學派系之爭。我們先了解一下薛丁格的貓提出的背景: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在當時的量子理論派系中,薛丁格和愛因斯坦是一派而波爾等哥本哈根派則把波函數解釋為受觀測影響的概率函數,這讓薛丁格極其不爽。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丁格的貓」來反駁波爾等人,大意就是:一隻貓被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中,容器裡面防止了一套通過放射性元素驅動的毒藥釋放系統。即如果元素發生衰變,就會激發開關釋放毒氣把貓殺死。如果未衰變,貓就會好好活著。
  • 招新|我們都是「薛丁格的貓」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是從《生活大爆炸》裡第一次接觸到「薛丁格的貓」,記得當時還特意去百度百科搜索了一下。時隔多年,最近又想起來,因為,突然發覺,面對選擇,我們有那麼多時候都如此契合這樣的情景。「薛丁格的貓」指出:當盒子處於封閉狀態,整個系統保持不確定性,即貓生死疊加。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鬼?
    設想在一個封閉的匣子裡,有一隻活貓及一瓶毒藥。當然,物理學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變的機率——也就是貓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機率。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它的兩種本徵態。如果我們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薛丁格貓,則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此時,貓構成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
  • 薛丁格貓死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下面請出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的薛丁格貓。 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裝有一個量子儀器和一隻貓,這個量子儀器,比如說是一個量子的粒子,它有一半的可能會衰變,另一半的可能則不發生衰變。如果這個粒子衰變了,就會引發一瓶毒藥被打破。毒藥被打破了之後,貓就會被毒死。而另有一半可能,量子衰變並沒有發生,那麼毒藥沒有被打破,貓也沒有被毒死。
  • 薛丁格貓究竟死了沒有?
    導讀:如果你對薛丁格貓很熟悉,請直接跳到第二節。 一、薛丁格貓 薛丁格方程是偏微分方程,要掰扯偏微分方程,就要有足夠的門檻,不是什麼人都能扯上兩句的(估計扯了也沒人聽),但是「薛丁格貓」似乎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數學手段,什麼人都能扯上一通,所以在網上和自媒體上時不時的跳來跳去。據說圍繞它爭論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說法。
  • 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
    我的世界:破解MC不科學,還原經典實驗薛丁格的貓,它會活著麼?我的世界:MC科學實驗篇之「薛丁格的貓」,破解MC不科學現象!具體的實驗方法就是薛丁格把一隻貓放進了封閉的箱子裡,箱子裡還有一瓶放射性物質。這個放射性物質50%的機率會產生毒氣,50%的機率又不會。換言之,這隻貓既可能死,又可能活。於是這隻既死又活的貓,被稱為「薛丁格的貓」。所以今天,我們就在《我的世界》裡,用這個實驗來破解MC的不科學。
  • 你看,這支薛丁格的貓!
    最近學了個新詞:「薛丁格的貓」。網上關於「薛丁格的貓」這個詞,常都是被拿起又放下。具體意思意卻沒有多少人去深究,歸根結底,薛丁格的貓還是比較費解的。01.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物理學的一個理論,大概意思是說當沒有人能看到盒子裡面的一隻50%概率死掉情況的貓時,這隻貓既可以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叫做「量子疊加態」,也可以說是「薛丁格貓態」。所以說,一切事物的狀態都不是確定的,除非進行觀察最終找到答案!這個理論,簡直像極了我們年輕時期,各種曖昧的感覺呀!我覺得這個比喻是比較適合併且合理的!02.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來源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被稱為史上最著名十大思想實驗之一,其提出和實驗過程對人類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與推動意義。
  • 操控量子:拯救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貓咪了,它一直遊走於生死邊緣,似生非生,似死非死,而最近,耶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宣稱,他們找到了拯救這隻貓咪的辦法。那首先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做了一個思維實驗——著名的「盒子裡的貓」(cat-in-a-box),把一隻貓,同放射性衰變源、蓋革計數器和密封的毒瓶一起,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如果蓋革計數器檢測到單個原子的放射性衰變,它就會粉碎毒瓶,殺死貓。
  • 動漫裡出場率居高不下的「貓」,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在前幾集,《青春》就提到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性名詞「薛丁格的貓」,動漫裡學姐就被認為與「薛丁格的貓」的一樣。處在一個「存在」與「不存在」的狀態之中。相信大多數的觀眾對「薛丁格的貓」這一名詞並不會感到陌生,在小說、動漫、以及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在這一名詞。有時候只是單純的提出這一個名詞,有時候則是作出引申。就像在魔法禁書目錄中「炮姐」給一隻貓取名到狗·德川家康·薛丁格。
  • 知道薛丁格的貓,那你知道薛丁格的123589個女人嗎
    薛丁格,和他的貓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是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建立了波動力學。薛丁格的貓是他提出的一個著名思想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如果鐳發生衰變,貓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