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的共同生活,男男女女之間總會閃現幾朵愛的火花,這是在觀眾的預期當中的。但平頂上的愛情來得像龍捲風,來得這麼快,這麼多,還是把大家熱鬧壞了,彈幕也忙壞了。
作者:侯虹斌(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歷史小說作者,專欄作家,媒體從業者)
以前我曾經特別不能理解,高三時,我們吃飯睡覺都嚴格控制作息,連下課的放風時間都得掐表計時,為啥這一年的學生情侶還特別多,學習還不差?最後還修成了正果?
現在回頭再看,就明白了,封閉的環境,艱苦的奮鬥過程,總是附麗了許多意義和價值。這種困境中相依為命的錯覺,在感情中權重是很高的。
最近在看騰訊的真人秀《我們15個》的第一季「平頂之上」。這檔節目才進行到第五周,已經冒出第二對平頂情侶了。在穀倉裡,流浪漢易秋一直在照顧喝醉酒的愛哭女孩鄧碧瑩,而且兩人還曾在電池房單獨相處。這是惟一監控鏡頭拍不到的房間。引得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猜測:「易秋和碧瑩是要來個平頂山之戀啦?」還有的說:「這是要出第二對情侶了。」大家不由得回憶起一個多星期前,整個桐廬停電5分鐘,來電後他們兩個手拉手從外面進來的情境。
真人秀《我們15個》中,易秋對鄧碧瑩貼心照料
而上一對「情侶」,是人氣極高卻被率先淘汰的劉洛汐與農場主韋澤華(小寶)。
據說,一開始騰訊視頻招募《我們15個》的真人秀參與者就很火爆了。我還挺納悶的,沒有廁所沒有網絡沒有生活資源,15個人一年只有5000元,能怎麼辦?8男7女在這種環境封閉、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從零開始,共同生活一年,通過努力實現他們的理想生活方式。再加上每月淘汰一人、補充一新人,人與人的爭鬥和演繹,想必煞是好看。
其實,一年的共同生活,男男女女之間總會閃現幾朵愛的火花,這是在觀眾的預期當中的。但平頂上的愛情來得像龍捲風,來得這麼快,這麼多,還是把大家熱鬧壞了,彈幕也忙壞了。你看,最風風火火的劉洛汐,存在感始終很強。她熱情洋溢、精力旺盛地投入平頂上的生活;幹活主動,行動積極;一邊熱烈地結交自己的好友,一邊又無情地削另一些同伴的臉。無論是喜歡她還是不喜歡她,這種個性一定是令人無法忽略的。
在這裡,辛苦和髒亂根本不算個事,經常瀕臨破產、吃了上頓沒下頓、無聊,以及人際之間的煩惱,才是對這些沒有經驗的素人的折磨。髒和臭和窮,不正是鄉村生活的日常嗎?劉洛汐與農場主韋澤華(小寶)經常一起幹活,種地、修廁所、修繕牛棚、建化糞池……他們倆互動的場景總是被攝影機捕捉下來。在最髒最臭的牛棚和化糞池裡,兩人互為對方準備口罩和手套,還有撒嬌、調情與關懷,簡直讓化糞池也成為愛的見證地了。觀眾當然看在眼裡,彈幕中不斷充斥著「劉洛汐韋澤華感情升溫」「心機夫婦養成記」「汐寶暗生情愫」等言論。
大概也是在觀眾的加持之下,兩人頻頻一唱一和。接下來又因韋澤華對劉洛汐大吃飛醋,坐實了這段「平頂之戀」。這段情感的萌芽,一度成為這檔真人秀關注的熱點;他們倆在穀倉留個言,賣出個小手鐲,網友們比他們還急,急於想替他們確定這是否「真愛」。
真人秀就是有這點好處,所有情節的發生,「據稱」都是未知的——觀眾不知道這種情感的真偽和進展,當事人同樣也不知道。有時,觀眾的反應還能影響和決定參與者的命運。你別說,影視作品中各種生離死別、纏綿悱惻的愛情比這種淡若清湯的小曖昧精彩激烈得多了;可為什麼這樣「小白」的小細節還能讓觀眾們揪心?因為我們都知道影視劇是假的,都是被預設的,觀眾只管接受就好。但在真人秀當中,觀眾可以有強烈的代入感和情感投射。
《我們15個》其實並不強調人與自然的博鬥,更偏重於全息再現一個社會的組建過程。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平山頂通力合作建立起一個迷你王國?如何勞動分工?工作量怎麼獎懲體現?誰有資格當隊長?這個過程中,會自然形成一個一個相對穩定的小單位;這種單位組合,可能是好朋友,可能是基於短期利益合作的partner,也可能是情侶、家庭。
不過也不要忘記,電視節目永遠只是模擬這種社會組織的形成,而並非真實存在,你很難說清楚,這些細胞單位的建立和形成,是為了節目效果的編排,還是真人秀演員們的自發。
最近,一檔歌唱的真人秀節目當中,導師那英的頭髮在同一位歌手的歌唱中一會兒變直一會兒變彎,事先預設的痕跡太明顯,被網友們好一番挖苦。有資深娛記出來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娛樂節目有一個常識,所有角色的定位都是提前定好的。」有人腹黑,有人扮醜,有人當和事老,有人專門負責挑事、對撕——沒有衝突、沒有戲劇性,大家都爭相當白蓮花和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這節目像個尊老愛幼的表彰大會,還怎麼看?
就像《我們十五個》,觀眾是來看參與者如何克服困難、如何捉對撕殺、如何絕處逢生的,而不是看一場其樂融融的農家樂。
在平頂上,韋澤華曾一再對劉洛汐表示,「你走了,我也不玩了」,劉洛汐被投票淘汰的結果公布後,韋澤華頓時爆發,收拾行李準備跟著她一起離開;但24小時冷卻期之後,卻決定不走。劉洛汐等了一夜,只好流著淚離開了平頂。這段看似溫馨的戀情就此畫上句號。
很難說這些情愫是表演的,就算在分開之後,韋澤華和劉洛汐也仍然借著節目組和官方微博,互相支持、互相寫信、互吐衷腸。這種微妙的感受確實讓觀眾們感同身受。而新的一對CP,大家也集體圍觀易秋為喝多了的鄧碧瑩忙前忙後,笑成內傷。
鄧碧瑩男友來信,易秋醋意大發氣氛尷尬
這種攝像鏡頭之下的人際關係,實際上給這種封閉空間下生存增加了難度,因為,增加了「如何呈現自己討人喜歡的特質」的這部分重要技能。山頂上密布的攝影頭就是一雙雙眼睛,長年生活在這種鏡頭注視當中,「表演」的意識很可能已內化成為行為準則。而且,因為節目中引入了淘汰模式,總會有人特意取悅鏡頭,迎合觀眾偷窺癖,這很難說不是一種在困境中艱難求生的一種策略。長期以往,這種「取悅模式」就會變成他的行為自覺,無法分割了。
這樣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明星們拍戲總是拍著拍著就戲假情真了。在橫店這樣閉合的環境裡一群俊男美女一呆就是三五個月,完事了,宣傳期還得醞釀點緋聞,戲裡演,戲外也演。對那些長期生活在狗仔包圍下的明星來說,生活對於他們,就是一場大大的真人秀。「真人」只是一個修飾,虛構和遊戲的「秀」才是它的本質和手段。
所以,那些和我一樣追著看這個節目的,就不要問我這幾對「平頂戀人」的感情真不真,以後會怎麼發展,風又往哪邊吹了,情意的真假,當事人自己未必知道呢。再說了,用感情來吸引眾人的注意力,增加存在感;又或者是想在這個封閉的圈子當中找到戀人,共同面對困難甚至敵人,都是好想法,可這種方式是加分項還是減分項,還是個未知數呢。
遊戲的魅力就在於不可預測。我行我素也好,百般逢迎也好,一定是有人喜歡這樣有人喜歡那樣,始終無法猜透它的合力最終判決是什麼。有人說過,表白就像是「薛丁格的貓」,沒有揭開蓋子前你永遠不知道你是成功還是失敗;而在真人秀中的情感,那更是裝在兩重箱子裡的「薛丁格的貓」,不僅不知成敗,還不知真假。
誰要是曾經捉過這樣的貓,在困境中培養過他們的愛情,想必,對這樣的經歷一定畢生難忘。
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